蒼穹之下,識空有限

蒼穹之下,識空有限

導語: 自從《三體》火熱之後,大眾對高維時空的熱度空前,而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聊高維之前,我們先看看另一個耳熟能詳的概念:“見識”,著名科技博士達人吳軍的最新力作;見,見聞;識:佛教術語是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即處理外部世界與內心活動的過程時產生的智慧;見識即見聞擴大視野智慧的過程;


1

四維時空

蒼穹之下,識空有限

目前為止,我們認識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維,即三維空間(現實世界)加一維時間;從幾何上將一維代表一條線,二維是二條線交集而成一個面,三維是三條線交集成為一個體;四維是在三條線在各自方向上的無線延伸出時空;如此看來在四維時空中人的見識受到二大因素的困擾;空間和時間;

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望洋興嘆”空間的限制使人見識短;

莊子: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侷限人的見識

毛主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人的見識還受制於複雜的外部迷惑;

如是一個人要擴大見識:1.擺脫空間活動圈的限制 2.閱古知今穿越時間的限制 3.學習正確的哲學方法去虛見實;然即是如此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沒有高維視角的視野仍舊是內生的延伸擴張;


2

跳出見識

蒼穹之下,識空有限

同維度的兩條平行線,在沒有發生時空變化時,永遠不會有交集和見識的擴展;一維視野,一個習慣於熟悉環境的思維,不知道好也不知道不好的狀態,或者不屑於自我改變,逃避環境的變化;

蒼穹之下,識空有限

同緯度的線發生了扭曲,任何陽性的扭曲都需要陰性力場的作用,時空變化,這個力場的形成可以來自自身的證悟也可以來自外部的影響,無論是無師自通還是偶遇伯樂貴人,恭喜你升級到二維視野,強化這個思維力場,將你需要的高維資源不停吸納,如此你可以繼續升維直至到達金字塔的頂端;一覽縱山小,宇宙的宏偉與人類的渺小;

蒼穹之下,識空有限

如前述內部的升維都是通過維度交集實現的,最終達到的效果也是一棵樹變成一片森林;你可以精通於某個領域,但是換了環境你力場未必就有作用;作為平面哲學是線與線的關係;而高維哲學是點與線的關係;點永遠不與線交集,因為他們是包含關係;從中心高維視角看,外圈的任何一個區域不過是其投影;而從外圈獲得的見識也只不過是管中窺豹,盲人摸象;或許對於個體無論處於塔式結構的任何一層只要實現上升就有了其滿足生活的價值性現實性;但放於歷史的長河中虛幻中,人類最終需要跳出這週而復始的三角塔式架構;高維總在陰性中,以陽識陰而不見陰,以陰視陽而全其陽;超越維度即是如此;將其立體化後宇宙也即是外圍的穹頂,而不可及的穹心早已以疊加的形態演繹無數次;每一次的人生百年的實踐都不過其剎那間的在穹頂的投影;但這種循環並非無限制下去,時間的第二維度會不停的釋放高維能量,智慧的開啟,即色受想行“識”的覺醒和儲能;能量釋放完畢一切歸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