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以后不能随便用佩奇了

果然是城市套路深,今年突然活遍网络的小猪佩奇,今日被人注册商标。

看来以后不能随便用佩奇了

2017年末,小猪佩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走红的同时,网上出现了诸多侵权周边商品。近期,小猪佩奇商标及著作权权利人--娱乐壹英国有限公司举起“反盗版大旗”,联合警方在广东汕头、东莞两地查获了13000多件“小猪佩奇”的假冒产品,对中国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十几家“小猪佩奇”假冒产品的主要卖家提起了民事诉讼,但由于商标被“恶意抢注”,打假难度无形中增加。

《小猪佩奇》自从2004年诞生后,在全球180多个国家被译成40种不同的语言发行,自2013年起,权利所有人就开始陆续申请注册名为“Peppa Pig(小猪佩奇)”商标。2015年6月,《小猪佩奇》正式进军中国,在央视、优酷和爱奇艺等平台火爆播映,获得一年超过百亿次的播放量,而经过抖音等社交平台网站对其形象恶搞后,小猪佩奇的受众不再局限于孩子,在成年人中的知名度和传播度也是大大提升。

在这种语境下,国内不少人看到了小猪佩奇这个卡通形象所隐藏的商机。一系列“恶意抢注”行为由此而产生。

看来以后不能随便用佩奇了

一则以小猪佩奇为名的商标注册信息。图片来源:中国商标网。

《商标法》明确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可以说,不法商家这种“恶意抢注”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在先使用人的正当权益,也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不法商家的这种行为,除了知识产权意识单薄,恐怕也不能排除是利用动画形象大热与真正版权人进入中国之间的时间差,通过“恶意抢注”的行为,来牟取暴利。

这种恶意抢注的事情,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还多有发生,有些还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