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對象存儲必須成爲2018年數據策略的一部分

數據存儲策略不斷演變,對象存儲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方便的工具,超越了其他策略。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在2018年將對象存儲考慮到你的數據策略中,為未來做最好的準備。

為什麼對象存儲必須成為2018年數據策略的一部分

不存儲的數據就是丟棄的數據——就是這麼簡單。丟棄的數據會失去價值和機會。這種觀點並不新鮮。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數據是驅動它的燃料。如果不能儲存這些寶貴而又巨大的資源,將直接影響到你的商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但是,是什麼讓對象存儲如此重要呢?傳統存儲產品的成本每年都在下降。與此同時,每臺設備存儲越來越多信息的能力不斷提高。雖然維持現狀似乎比提高效率更有效,但讓我們明確一點——事實並非如此。存儲數據的“能力”與存儲數據的“實際”能力不同。對象存儲的論點不是“為什麼”存儲數據,而是“如何”存儲、縮放和最終訪問數據。

為什麼對象存儲必須成為2018年數據策略的一部分

存儲選項

有四種主要的存儲介質:文件、塊、對象和磁帶。在本討論中,磁帶將被排除在外,因為它主要用於存儲容量巨大、成本極低、性能不那麼重要的地方。這就剩下了文件和塊存儲的苦差事了,“塊”(雙關)上的新成員對象存儲(Object storage)正在利用它。

文件存儲

多年來,大多數軟件應用程序被設計成基於文件存儲的讀寫數據。總是與文件系統相關聯的,它的目錄結構和文件命名構造非常適合本地存儲用例。將您的計算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移動設備視為基於文件的存儲的經典用法。文件存儲的唯一缺點是無法輕鬆擴展容量。為了存儲更多的信息,可以添加或增加存儲介質。多年來,這一直是它的禍根,直到網絡支持的塊存儲開始進入市場。

塊存儲

現在需要澄清的是,塊存儲一直都存在。例如,文件存儲通常由塊存儲支持,它的文件系統抽象位於頂部。相對較新的是,當提到塊存儲時,人們想到的是它的聯網方面(例如NAS、SAN)——將許多遠程“原始”存儲設備連接起來以擴展容量的能力。多年來,一些應用程序如數據庫、電子郵件服務器和虛擬機已經使用“原始地址訪問”來讀寫和分割存儲。但當涉及到存儲、組織和訪問當今的海量數據時,文件系統是主要的接口。這種文件系統抽象是文件和塊存儲(即使在聯網時)滿足其限制的地方。

對象存儲

對象存儲是存儲塊中的新成員。換句話說,它是一個類似於文件系統的抽象,並且通常也使用基於網絡的塊存儲。然而,它是一個具有非常簡單接口的新存儲範式。與文件存儲(在複雜的層次目錄結構中數據與名稱關聯)不同,對象存儲使用惟一標識符名稱(需要全局惟一)來關聯不透明的值。這種體系結構和接口的優點是能夠動態地實現大規模的規模。可以將對象存儲看作是一種“平面”結構和命名約定。由於每個對象和關聯的名稱都與任何其他對象斷開連接,因此添加額外存儲非常簡單。規模幾乎是無限的。

“為什麼對象存儲…”的論點是,從來沒有一個情況下,對象存儲是存儲數據的推動力。換句話說,無法存儲數據的典型原因——成本、限制、複雜性——被簡單地刪除了。像Amazon的S3(雲原生對象存儲)這樣的服務簡單、便宜、耐用並且有彈性。其他存儲解決方案(如文件和塊)的總擁有成本通常是數據被丟棄的原因——存儲所有數據的成本太高了。

然而,這些數據可能包含巨大的價值,通過對象存儲以低成本保留它可以幫助企業將以前的成本下降轉化為價值驅動。

優點和缺點

與任何架構選擇一樣,每種存儲類型都有優缺點。對象存儲的無限規模確實有一些不足。對象存儲是存儲任何類型的數據的好地方,無論是結構、半結構化還是非結構化。甚至可以添加元數據來描述不透明值(稱為對象標記)中的內容。然而,當涉及到檢索和/或分析這些具有成本效益的數據時,性能似乎總是會出現。

對象存儲沒有磁帶存儲那麼慢,但是通常與數據庫和SSD相關聯的高性能隨機訪問肯定不是整個對象存儲值的一部分。通常,對象存儲被看作是一個數據湖轉儲場,其中數據被轉移到應用程序中進行實際分析。但是,就像所有事情一樣,“時代是一種改變。”“新的應用程序開始使用對象存儲作為主要接入點,新的分析解決方案進入市場。

為什麼對象存儲必須成為2018年數據策略的一部分

勇敢的新應用

將對象存儲作為主要存儲庫(即數據湖)的趨勢每天都在增長。Gartner表示,到2021年,80%的企業數據將以某種形式的對象存儲方式存儲。當涉及到雲計算時,很可能有很多雲數據已經作為對象存儲了。

數據存儲的地方就是創新萌芽和成長的地方。如今,對象存儲是存儲正在生成的大量數據的絕佳場所。創新將來自新的應用程序和服務,這些應用程序和服務也使用對象存儲作為主要的訪問點——甚至是經過嘗試和真正的數據庫解決方案。

托馬斯·黑茲爾:是AWS S3數據管理和分析服務CHAOSSEARCH的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和首席科學家。他是通信、虛擬化和數據庫科學技術前沿的連續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