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空白!中國研製超尖端戰機,不用滑跑就起飛降落,直接上航母

美國海軍的強大毋庸置疑,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它們武器性能的全面性,很多它們掌握的技術,別國都不具備,而我國正在努力填補一些空白。最近,我國正在研製一款短距垂直起降戰機,美國早已在2008年就對這類戰機進行了首飛,並對之命名為F35B。

填補空白!中國研製超尖端戰機,不用滑跑就起飛降落,直接上航母


短距垂直起降戰機與我國的殲-15艦載機在性能上有點類似,殲-15艦載機就是為了能夠在航母有限的甲板之上起飛設計製造出來的。但是,垂直起降戰機相比較殲-15艦載機能在更短距離內實現起飛,用於航母之上時不需要彈射和阻攔裝置。所以,未來短垂戰機有可能和殲-15艦載機一樣登上航母甲板。

填補空白!中國研製超尖端戰機,不用滑跑就起飛降落,直接上航母


另外,2018年3月5日,美國黃蜂號兩棲攻擊艦正式部署F35B,這意味著,我國自主生產的兩棲攻擊艦今後也可以裝備類似F35B這樣的短垂戰機。

不過,垂直起降戰機也存在明顯的缺陷,比如,垂直起降戰機空重較大,燃油又很少,機動性和載荷航程能力都相對於其它戰機有所下降,像F35B的作戰半徑是1110公里,而我國殲-20為2200公里,僅就作戰半徑而言,F35B和殲-20相差甚多。

填補空白!中國研製超尖端戰機,不用滑跑就起飛降落,直接上航母


有了前車之鑑,相信我國在研製短垂戰機時會盡量避免以往的不足。此前,許多外媒也都猜測我國已經在短垂戰機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可能已有成品在進行測試,代號殲-18,是否真實尚不可知。不過,反觀今日我國軍用航空可謂方興未艾,殲-20、運-20、殲-15艦載機等都取得成效,但我國還缺少短距離垂直起降戰機,如果殲-18真的存在,那麼我國將填補這個領域的空白,也算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