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说起夜晚的两江广场

庞大的广场舞大军

凉爽漫卷的江风

你还能想到有啥?

大渝君最近注意到还有另一道风景

一位老人每天提着小桶水,拿着大笔

安安静静地在地板上写着什么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傍晚,云阳两江广场,广场舞大军还没上场,这位老人已经提着装备,一个小水桶+一支大毛笔,开始在地上写字,一块砖一个字,每一笔都苍劲有力。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老人姓张,名定扬,今年已75岁。张老说,他家住武装部周围,每天吃完晚饭6点左右就提着小水桶拿着大毛笔出门了。这样的日常从去年旧历4月初五就开始了,除了雨天每天都来。一人路人好像是问张老某个字啷个写,他一笔一划地边写边讲解。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问起张老来此写字的原因,他笑着说:“我既不打牌,又不跳舞,这样写字又不费钱,还可以增加记忆力!”然后他又悠悠得叹了口气:“人老了,记忆了就不行了~”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至于每天书写的内容,是不重样的。想写啥就写啥,有时找不到内容,就看看广场上LED屏幕播放的新闻。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有个小孩路过调皮的要去踩张老刚写的字,旁边的大人拉着他教育了一番:“人家老爷爷字写这么好,你去踩啥子嘛!”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此时,广场上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高音喇叭里也放起了动次打次的广场舞曲。只有张老在的这一个角落属于“喧嚣中的宁静”。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张老又写下了“雲阳電視臺”(云阳电视台)几个大字,有围观的说如果不连着看,很容易把“臺”字看成“壹元”的“壹”。然后他又写了一个“壹”字,指出两个字的区别:“一个字下面是个‘至’,一个是‘豆’,区别大哎!”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渐渐地,围观的人多了,夸“老人家写的字真得好!”,张老谦虚地说只是一个打发时间的爱好,旁人就说这个爱好真的不错!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张老写的“天下龙缸”、“云阳梯城”。他和大渝君摆白时谈到,年轻时在坝上工作,经常晚上值班,但是容易打瞌睡呀,就得找点儿事做,然后他就想到写字,抄书。初中四期没毕业的张老很多字都是通过后来抄书认识的,其实他最擅长写硬笔。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一位路人围观后和张老一聊,噫~是本家人!再一聊,噫~还有共同认识的人!再再一聊,噫~同是爱好书法的人!张老把笔递给他,让他也写。这位路人执笔沾了点水,左手背在身后,大笔一挥,写下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刚刚好与现在的天气应景。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后来来了位女士,和张老是熟人。张老向周围的人夸她:“她是我见过的女性之中写字写得最好的!”然后鼓动她去写几个字。她本来推辞,后又抵不住劝,接过笔,安安静静写去了。一手好字引得路人皆夸赞。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云阳这位七旬老人的别样爱好

夜渐深,凉风起。晚上8点,有人耐不住秋夜的寒凉早早回家了。张老还在继续写着,他说,反正每天这桶水写完了就回家,大概就是快9点了。

其实张老还开玩笑说

“会发展这爱好,还不是因为穷”

大渝君内心,我也穷,为什么我的爱好只有吃

还不是因为没耐心,静不下心来


总而言之

不管发展何种爱好

都得有耐心与坚持

尤其是张老这种高雅的兴趣爱好

还得修身养性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