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海外|美国的监管机制

2017年7、8月份,国内共享单车的两个头部玩家ofo和摩拜,纷纷出海,大规模进军海外,按照两家所放出来的官方消息,预计

年底覆盖全球200个城市,其中ofo的目标是在年底之前要进入全球20国。

2017年12月7日,ofo正式宣布进入法国巴黎,正是第20个国家,也提前宣告这一目标的达成。12月20日,摩拜单车宣布与日本最大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商LINE达成战略合作。同时,LINE已领投摩拜单车日本子公司的A轮融资,未来将全面助力摩拜单车拓展日本市场

共享单车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去年冬天不仅经历了倒闭潮,也属于出海全面爆发的前夜,如果说共享单车的国内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进入了寒冬季,那么海外的圈地争夺战则正在激烈进行中,且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在入驻每一座海外城市前,企业都会对当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进行详细调研,与当地政府、交通管理及监管部门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当地城市的需求,政府政策的规定及监管的要求,确保产品和运营符合各项规定。

共享单车在海外|美国的监管机制

共享单车在海外|美国的监管机制

主 持 人

向共享单车在国外也有,共享经济才出现三年,共享单车也就出现一年,在国外有没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或者经验,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谈 婧

在这一点上,重点调研美国和英国的一些情况,虽然这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加上监管机构反应还是挺快的,现在已经开始有一定的立法的动作。其实英美的经管机构,他们在共享网约车这个领域吃过一个亏了,例如伦敦,全世界最早一家开始接触网约车的城市,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它在几个月前就把网约车给停了,共享单车算是出现的第二个主流的共享领域,政府相当于已经学到了些经验。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硅谷所在的地方旧金山,另外一个是西雅图,这两个地方都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合理的一个监管,他们

无一例外的都是采取了以政府为主体去进行发放牌照的方式,具体我可以和大家介绍一下。

共享单车在海外|美国的监管机制

在西雅图,它是采取了准入的形式,准入三家,然后这三家是按照政府的一定标准拿到牌照,并且企业在投放单车的时候,会根据政府规定数字和步调进行投放,比如说他们规定每英里不能够超过多少辆单车,大家根据这个数量来进行投放,以及它会有步调进行投放,例如第一个月先是500辆,如果说不能够满足要求,再试1000辆,

逐步去加大,这样就避免了浪费,这是西雅图的情况。

共享单车在海外|美国的监管机制

对于旧金山,定义一个非常详细的准入标准,这个标准就包括保险、自行车的质量(要求自行车能使用5年以上),同时对自行车材料的环保、整个安全,及投放的计划都需要向政府去报备。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才能够给企业发牌照去进行运营,并且运营中间出现的一些状况,能不能够满足标准及是否能持续的满足标准,政府都会持续的进行监管,所以,如果你现在去到西雅图或者旧金山,会发现城市里的共享单车,包括无桩的共享单车,它相对来说会更有序一些。

这样的监管机制其实是值得中国政府去借鉴的,都能够让政府、公司和民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