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0+元補一堂缺席人生多年的性教育課究竟值不值?

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詭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性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

以上截取自已故臺灣作家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花5000+元補一堂缺席人生多年的性教育課究竟值不值?

圖片選自網絡,與文中內容無關


顯然,房思琪的老師是導致她自殺的主謀。毋庸置疑,房思琪得父母是愛她的,但是,由於人們觀念等因素的限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父母成了主犯隱形的“幫兇”。

花5000+元補一堂缺席人生多年的性教育課究竟值不值?

圖片選自網絡,與文中內容無關


圍觀周圍的家人、朋友,性教育,在他們中間也同樣是缺失的。

當決定要自費5000+去補上一堂性教育課程時,大家都持反對和懷疑的態度。因為,首先是因為資金問題。的確,對於工薪階層來說,5000+並非小數目,而且用這麼一筆費用去上一堂在目前來看沒有任何“用處”的課,無疑是“不值當”的。但是,我還是堅持自己的主見。

花5000+元補一堂缺席人生多年的性教育課究竟值不值?

圖片選自網絡,與文中內容無關


性教育不僅僅是房思琪家曠課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還沒意識到這門課已經開學。而林奕含、甘肅女孩跳樓等等事件不由得引起我們深思,究竟在我們物質生活逐步提高的同時,對於人們兩性教育的關注,僅僅停留在“說教”層面,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付諸有力行動。這究竟是平凡人們的無知還是當代教育的缺失?

花5000+元補一堂缺席人生多年的性教育課究竟值不值?

圖片選自網絡,與文中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