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缺席」,不一定是壞事,「蒙氏教育」中那些簡單可行的方法

藤兒今年已經三歲了,正準備上幼兒園。由於我跟藤兒爸爸都是上班狗,為了謀生,工作日一般來說都是由藤兒的奶奶帶的。

一個週日的下午,我們一家三口都在家裡看電視,忽然間電視上就響起了“最炫民族風”。忽然間一扭頭,卻看見藤兒在一邊就擺好了架勢,跟隨著電視裡的音樂,翩翩起舞。那動作別說就多標準,那節奏也是每一步都踩在了點子上,看得我跟藤兒爸爸目瞪口呆,甚至都忘了拍下來。而最最重要的是,整首歌裡面,藤兒都是一臉認真的,完全不像是玩的樣子。一曲終了,我跟藤兒爸爸都看呆了,忘記鼓掌。藤兒這時卻走到我們面前說:還要看嗎?還看的話就記得鼓掌喔!這時我們兩個才如夢初醒,抱起兒子,稱讚他剛才的表演,兒子這頓表演可謂“一鳴驚人”了。

你的“缺席”,不一定是壞事,“蒙氏教育”中那些簡單可行的方法

其實,使得藤兒習得這番表演的,正是我的婆婆。

奶奶是今年有60歲了,但是身體還很健壯,當年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一群姐妹到今天還有聯繫。她們最經常聚在一起做的活動,就是跳廣場舞。即使是那時候藤兒還小,她也照樣帶著藤兒一邊給藤兒曬太陽,一邊自己跳廣場舞。

你的“缺席”,不一定是壞事,“蒙氏教育”中那些簡單可行的方法

後來,跟婆婆聊起來,婆婆才說我們少見多怪。原來藤兒在跟著婆婆的時候,很早就開始跟著她們一起跳了。剛開始婆婆是一邊跳一邊看著藤兒在旁邊學著樣動來動去,婆婆也沒有刻意去糾正他。婆婆說:反正小孩子怎麼動都是動,也就不理他了,只要不走丟就好了。可沒曾想,藤兒跟著她們跳啊跳的,慢慢就有模有樣了。

從剛懷孕開始,我就跟老公說好了,孩子雖然是我們生出來的,但是怎麼成長,還得看他自己的際遇,我們能做的就只是給他一定的幫助,引導他,鼓勵他。所以,當藤兒2歲多的時候開始有意識自己拿勺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就充分肯定他的行為,告訴他,這是在成長,這是學會照顧自己。慢慢得,他就開始越來越主動的自己拿著勺子吃飯了。

你的“缺席”,不一定是壞事,“蒙氏教育”中那些簡單可行的方法

現在看到藤兒的舞跳得這麼好,正好印證了蒙氏教育的理念:孩子有自己成長的路徑,我們只是需要給他適量的幫助就行了,剩下的,他們自己會去探索。

什麼叫“蒙氏教育”呢?

“蒙氏教育”源於一位名叫 瑪麗亞·蒙特梭利的意大利女性教育家,她也是一位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獨特的教育理念就叫做“蒙氏教育”,她的教育理念風靡整個西方,特別對於歐美地區發達國家影響深刻。

蒙氏教育主要內容是兒童早期教育,也就是嬰幼兒時期的培養。它的基本原則如下:

你的“缺席”,不一定是壞事,“蒙氏教育”中那些簡單可行的方法

而我們今天談到的就是:尊重兒童本性,從幼兒自身立場出發,抓住兒童發育敏感期,從日常生活著手來訓練寶寶,培養寶寶獨立性。這一點對於父母來說,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也是對於我們來說,,十分有用的一條。因為這一點著眼於對生活技巧的把握,觀察,和實踐。只要這一點做好了,孩子未來必定是獨立的,腳踏實地的,他們會成為生活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