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蒸汽朋克小說《利維坦號戰記》插圖

“這是一段未曾發生過的歷史。”——《利維坦號戰記》序章

提到蒸汽朋克,很多熟悉網絡流行語的年輕人應該都聽過“多鉚蒸剛,炮塔至上!億萬炮塔,億萬榮光!”這句老梗。

可實際上除了這些戲謔之言外,作為一種有著三十餘年的歷史的文化現象,蒸汽朋克還有許多可以聊的故事。

最上面這幅圖是蒸汽朋克代表作品《利維坦號戰記》中的插圖,《利維坦號戰記》是我最早接觸的一部蒸汽朋克風格的科幻小說。

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架空背景,描繪了以英國為代表的、信奉“達爾文主義”陣營與以德國為代表的、信奉“機械主義”陣營之間的衝突與對立。小說之中那些瑰麗的想象造物與巧妙的歷史架空情節,充分體現了“蒸汽朋克”的精髓:

蒸汽朋克是一個合成詞匯,蒸汽(steam)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而朋克(punk)則代表了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多是架空歷史)。

這些作品之中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新技術,比如新能源、新機械、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一種想象力與復古懷舊之間的平衡氛圍。

1.誕生:蒸汽朋克與賽博朋克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現實中的機械電腦——分析機(差分機2.0版)

“我因為悲觀而創造了賽博朋克的概念,之後又因為樂觀而發現了蒸汽朋克。”——威廉·吉布森

由早期的奇幻類作品,再到併入科幻類作品,“蒸汽朋克(steampunk)”的誕生與“賽博朋克(cyberpunk)”息息相關。

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與布魯斯·斯特林是公認的蒸汽朋克鼻祖,兩個人在1991年合作創作的《差分機》被認為是蒸汽朋克概念的開山之作。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2013年版新托福考試教輔材料

布魯斯·斯特林(1954-)是位涉獵極廣的作家,一些參加過2013年之後托福考試的年輕人,對於他的名字應該有些印象。而與他合作《差分機》這部作品的威廉·吉布森,則徹徹底底是一位大牛!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威廉·吉布斯

威廉·吉布森(1948-)是當代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科幻小說宗師,被稱為“賽博朋克之父”。正是他的處女作《神經漫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這個文學流派,

1985年史無前例地囊括了雨果獎、星雲獎、菲利普·K·迪克獎,“網絡空間”(cyberspace)這個詞就是他的發明。

由此可見,“蒸汽朋克”的概念要晚於“賽博朋克”出現。可是在實際作品之中,蒸汽朋克的內容卻往往要比賽博朋克古老許多。

蒸汽朋克作品之中必然會有蒸汽機,即便不是主要設定,但也會默認被架空的歷史故事之中蒸汽機並沒有被內燃機取代。因此其故事的背景常常發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維多利亞時期與美國西部拓荒運動之中。(近年來也有一些創新,見後文)

賽博朋克的典型設定則往往是在久遠的未來,那個時候科學極度昌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極度發達,以至於導致了一些災難性的後果——人工智能試圖或已經掌控人類,而生物技術創造出來的全新物種有可能取代人類的地位。故事的核心往往是人類的覺醒、自我救贖與自我拯救。

這種差異與兩種概念誕生的時代有關,較早的賽博朋克作品誕生在“美蘇冷戰時期”,因此往往體現出一種對於未來科技的恐懼。而20世紀90年代初期出現的蒸汽朋克概念,在某種意義上恰恰站在賽博朋克的對立面上,作品之中對於科技進步的態度大多數是予以肯定。

2.特點:衝突——蒸汽朋克作品中的永恆主題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衝突”是蒸汽朋克類作品中永恆的主題

“對於寫小說的人來說,邏輯自洽是最基本的素養,而善於敷設衝突才能稱得上是好的作家。”——厄休拉·勒古恩著《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

厄休拉·勒古恩(1929-2018)是村上春樹最喜歡的女作家之一,被譽為“科幻小說女王”以及“美國當代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家”。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厄休拉·勒古恩

這位曾經寫出過《黑暗的左手》三部曲、《地海傳奇》六部曲(宮崎駿曾公開表示這部小說一直是他的創作源泉)等作品,獲得7次雨果獎、6次星雲獎、21次軌跡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卡夫卡獎的大師(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授予的終身榮譽“大師(master)”稱號),對於蒸汽朋克作品也有著很高的評價。

在晚年為了培養新生代作家而開設的寫作技巧課程中,她曾不止一次向學生們要求“寫一些蒸汽朋克小說來鍛鍊設置衝突情節的能力”。

在這位大文豪看來,由於架空歷史的背景設定,蒸汽朋克作品是虛構類作品之中最像非虛構類的作品。而合理架空歷史之下,由人物們推動的情節衝突,則是這類作品最具魅力的特點。

其實和我國的年輕人一樣,歐美國家的一些年輕人對於蒸汽朋克類作品中的歷史也並非全然瞭解。但是這類作品之所以會被他們接受,正是因為作品之中“衝突”的設定。

這些“衝突”往往強調的是新舊文化、生產方式與社會構成上的衝突,以及人們在社會重大變革時期中的種種恩怨情仇。對於渴望變革、崇尚科技與機械,喜愛個人英雄主義,期望利用超越時代的先進技術推動社會發展的年輕人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

3.作品:蒸汽朋克30年,入坑作品淺賞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飛艇元素——蒸汽朋克中的常客

從1992年發售的《差分機》到2019年的電影《掠食城市》,蒸汽朋克作品在將近30年的時間之中蓬勃發展,多如牛毛,本文自然不能涵蓋其萬一。因此只能簡要介紹一些我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供讀者欣賞。

3.1 蒸汽朋克風格小說作品: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具有最典型蒸汽朋克特徵:架空歷史、陣營衝突,《利維坦號戰記》

《利維坦號戰記I-IV》:全書共四冊,前三冊以生物兵器“利維坦”、“貝希摩斯”和機械陣營特斯拉發明的“歌利亞”命名,最後一冊是用來解釋設定的《航空手冊》。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一部有些暗黑風格的蒸汽朋克作品

《帕迪多車站》:看這本書是因為《風之影》(2001年出版,公認西語文學400年最好的小說作品,紙質書銷量3500萬冊)作者卡洛茲·魯依茲·薩豐的對於這部作品“重新塑造了當代奇幻”的評價。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天行健》燕壘生所著

《天行健》:國內知名作家燕壘生所著,整部作品設計了機械科技、生物科技等諸多元素,將“蒸汽朋克”本土化,發軔成為一種頗為新奇有趣的“土木朋克”風格,值得一看。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詭秘之主》國外封面,濃濃的魔幻蒸汽朋克風格

《詭秘之主》:2019年最火網絡文學作品,沒有之一。由閱文集團力捧、且公認極具天賦的起點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所著,不僅在國內爆火,甚至其翻譯作品引燃了國外網絡文學市場,為了追更一些外國年輕人開始自學中文。作品之中融合了架空歷史、克蘇魯、蒸汽朋克等多種元素。

3.2 蒸汽朋克風格電影作品: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改編自《致命引擎》的“掠食城市”

掠食城市:2019年新上映的電影,改編自英國作家菲利普·瑞福的《致命引擎四部曲》。故事設定在地球經歷過超級大戰後的遙遠未來,以“城市達爾文主義”和“反牽引主義”作為衝突的要素,以男女主人公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弱肉強食的“廢土世界”的故事。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擷取19世紀背景各種奇幻科幻作品人物齊聚一堂的“天降奇兵”

天降奇兵:又名超凡紳士聯盟,電影的編劇是美漫三大神作之一《守望者》的作者艾倫·摩爾。作品中擷取了隱形人、吸血鬼、海德博士、冒險家闊特曼、鸚鵡螺號等一系列以19世紀奇幻科幻作品中的IP形象,如果放到現在妥妥的“復仇者聯盟”姊妹篇。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飆風戰警”

飆風戰警: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威爾·史密斯主演,1999年上映的一部作品。設定的故事背景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不久、格蘭特總統執政的時期,影片之中的機關火車、自行車滑翔機、巨型機械蜘蛛等形象在當時引起了許多熱議。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哈爾的移動城堡

哈爾的移動城堡:和宮崎駿更早期的作品“天空之城”相比,哈爾的移動城堡之中的蒸汽朋克風格要更加濃厚一些。這部作品2004年上映後,受到廣泛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分。

事實上,蒸汽朋克風格的作品還有許多。由於篇幅所限,一些遊戲(比如“最終幻想系列”)、動漫(比如“蒸汽之子”)、藝術作品本文都來不及多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你可能就會發現這30年間,蒸汽朋克這種小眾文化其實已經衍生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總結:為何在“蒸汽朋克”文化領域 ,中國人“缺席”嚴重?

蒸汽朋克:一段外國人超推崇,中國人卻“缺席”的歷史狂想曲

“中國風”蒸汽朋克

正如上文所說,蒸汽朋克作品的特點往往是需要架空一段歷史。而那段19世紀的歷史,中國正處於清末積貧積弱,科技發展近乎停滯的悲慘歲月,談何技術革新?

亞洲國家之中,出現蒸汽朋克作品較早的是日本——這個國家也是西方一些作品之中,在那段架空歷史種出現頻率最高的東方國度。

90年代中後期,有一批國內的作家嘗試進行這方面的努力,嘗試架空明清歷史創作中國化的蒸汽朋克作品,不過並不成功。這也導致後來,這種文化領域的作品中,中國人嚴重“缺席”。

當然,隨著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再一次顯露出了其強大的“兼收幷蓄”能力——蒸汽朋克在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碰撞之中發生了嬗變,衍生出了全新的“土木朋克”文化作品。比如小說作品之中的《天行健》、《鋼鐵長安》、《龍與地下鐵》,動漫作品之中的“秦時明月”系列,等等。

作為一箇中國的蒸汽朋克文化愛好者,我對於這種變化自然是尤為欣喜。

這一次,中國人不會再“缺席”。


▶如果厭倦了經人反覆咀嚼的“口水歷史”,可以關注 ,看點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