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蒸汽朋克小说《利维坦号战记》插图

“这是一段未曾发生过的历史。”——《利维坦号战记》序章

提到蒸汽朋克,很多熟悉网络流行语的年轻人应该都听过“多铆蒸刚,炮塔至上!亿万炮塔,亿万荣光!”这句老梗。

可实际上除了这些戏谑之言外,作为一种有着三十余年的历史的文化现象,蒸汽朋克还有许多可以聊的故事。

最上面这幅图是蒸汽朋克代表作品《利维坦号战记》中的插图,《利维坦号战记》是我最早接触的一部蒸汽朋克风格的科幻小说。

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架空背景,描绘了以英国为代表的、信奉“达尔文主义”阵营与以德国为代表的、信奉“机械主义”阵营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小说之中那些瑰丽的想象造物与巧妙的历史架空情节,充分体现了“蒸汽朋克”的精髓:

蒸汽朋克是一个合成词汇,蒸汽(steam)代表了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大型机械,而朋克(punk)则代表了一种非主流的边缘文化(多是架空历史)。

这些作品之中往往依靠某种假设的新技术,比如新能源、新机械、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现一个平行于19世纪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观,努力营造一种想象力与复古怀旧之间的平衡氛围。

1.诞生:蒸汽朋克与赛博朋克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现实中的机械电脑——分析机(差分机2.0版)

“我因为悲观而创造了赛博朋克的概念,之后又因为乐观而发现了蒸汽朋克。”——威廉·吉布森

由早期的奇幻类作品,再到并入科幻类作品,“蒸汽朋克(steampunk)”的诞生与“赛博朋克(cyberpunk)”息息相关。

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与布鲁斯·斯特林是公认的蒸汽朋克鼻祖,两个人在1991年合作创作的《差分机》被认为是蒸汽朋克概念的开山之作。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2013年版新托福考试教辅材料

布鲁斯·斯特林(1954-)是位涉猎极广的作家,一些参加过2013年之后托福考试的年轻人,对于他的名字应该有些印象。而与他合作《差分机》这部作品的威廉·吉布森,则彻彻底底是一位大牛!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威廉·吉布斯

威廉·吉布森(1948-)是当代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科幻小说宗师,被称为“赛博朋克之父”。正是他的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流派,

1985年史无前例地囊括了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K·迪克奖,“网络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就是他的发明。

由此可见,“蒸汽朋克”的概念要晚于“赛博朋克”出现。可是在实际作品之中,蒸汽朋克的内容却往往要比赛博朋克古老许多。

蒸汽朋克作品之中必然会有蒸汽机,即便不是主要设定,但也会默认被架空的历史故事之中蒸汽机并没有被内燃机取代。因此其故事的背景常常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维多利亚时期与美国西部拓荒运动之中。(近年来也有一些创新,见后文)

赛博朋克的典型设定则往往是在久远的未来,那个时候科学极度昌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极度发达,以至于导致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人工智能试图或已经掌控人类,而生物技术创造出来的全新物种有可能取代人类的地位。故事的核心往往是人类的觉醒、自我救赎与自我拯救。

这种差异与两种概念诞生的时代有关,较早的赛博朋克作品诞生在“美苏冷战时期”,因此往往体现出一种对于未来科技的恐惧。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蒸汽朋克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恰恰站在赛博朋克的对立面上,作品之中对于科技进步的态度大多数是予以肯定。

2.特点:冲突——蒸汽朋克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冲突”是蒸汽朋克类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逻辑自洽是最基本的素养,而善于敷设冲突才能称得上是好的作家。”——厄休拉·勒古恩著《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厄休拉·勒古恩(1929-2018)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女作家之一,被誉为“科幻小说女王”以及“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厄休拉·勒古恩

这位曾经写出过《黑暗的左手》三部曲、《地海传奇》六部曲(宫崎骏曾公开表示这部小说一直是他的创作源泉)等作品,获得7次雨果奖、6次星云奖、21次轨迹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卡夫卡奖的大师(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授予的终身荣誉“大师(master)”称号),对于蒸汽朋克作品也有着很高的评价。

在晚年为了培养新生代作家而开设的写作技巧课程中,她曾不止一次向学生们要求“写一些蒸汽朋克小说来锻炼设置冲突情节的能力”。

在这位大文豪看来,由于架空历史的背景设定,蒸汽朋克作品是虚构类作品之中最像非虚构类的作品。而合理架空历史之下,由人物们推动的情节冲突,则是这类作品最具魅力的特点。

其实和我国的年轻人一样,欧美国家的一些年轻人对于蒸汽朋克类作品中的历史也并非全然了解。但是这类作品之所以会被他们接受,正是因为作品之中“冲突”的设定。

这些“冲突”往往强调的是新旧文化、生产方式与社会构成上的冲突,以及人们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中的种种恩怨情仇。对于渴望变革、崇尚科技与机械,喜爱个人英雄主义,期望利用超越时代的先进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年轻人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3.作品:蒸汽朋克30年,入坑作品浅赏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飞艇元素——蒸汽朋克中的常客

从1992年发售的《差分机》到2019年的电影《掠食城市》,蒸汽朋克作品在将近30年的时间之中蓬勃发展,多如牛毛,本文自然不能涵盖其万一。因此只能简要介绍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供读者欣赏。

3.1 蒸汽朋克风格小说作品: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具有最典型蒸汽朋克特征:架空历史、阵营冲突,《利维坦号战记》

《利维坦号战记I-IV》:全书共四册,前三册以生物兵器“利维坦”、“贝希摩斯”和机械阵营特斯拉发明的“歌利亚”命名,最后一册是用来解释设定的《航空手册》。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一部有些暗黑风格的蒸汽朋克作品

《帕迪多车站》:看这本书是因为《风之影》(2001年出版,公认西语文学400年最好的小说作品,纸质书销量3500万册)作者卡洛兹·鲁依兹·萨丰的对于这部作品“重新塑造了当代奇幻”的评价。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天行健》燕垒生所著

《天行健》:国内知名作家燕垒生所著,整部作品设计了机械科技、生物科技等诸多元素,将“蒸汽朋克”本土化,发轫成为一种颇为新奇有趣的“土木朋克”风格,值得一看。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诡秘之主》国外封面,浓浓的魔幻蒸汽朋克风格

《诡秘之主》:2019年最火网络文学作品,没有之一。由阅文集团力捧、且公认极具天赋的起点白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所著,不仅在国内爆火,甚至其翻译作品引燃了国外网络文学市场,为了追更一些外国年轻人开始自学中文。作品之中融合了架空历史、克苏鲁、蒸汽朋克等多种元素。

3.2 蒸汽朋克风格电影作品: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改编自《致命引擎》的“掠食城市”

掠食城市:2019年新上映的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菲利普·瑞福的《致命引擎四部曲》。故事设定在地球经历过超级大战后的遥远未来,以“城市达尔文主义”和“反牵引主义”作为冲突的要素,以男女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废土世界”的故事。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撷取19世纪背景各种奇幻科幻作品人物齐聚一堂的“天降奇兵”

天降奇兵:又名超凡绅士联盟,电影的编剧是美漫三大神作之一《守望者》的作者艾伦·摩尔。作品中撷取了隐形人、吸血鬼、海德博士、冒险家阔特曼、鹦鹉螺号等一系列以19世纪奇幻科幻作品中的IP形象,如果放到现在妥妥的“复仇者联盟”姊妹篇。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飙风战警”

飙风战警:由好莱坞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主演,1999年上映的一部作品。设定的故事背景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不久、格兰特总统执政的时期,影片之中的机关火车、自行车滑翔机、巨型机械蜘蛛等形象在当时引起了许多热议。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哈尔的移动城堡

哈尔的移动城堡:和宫崎骏更早期的作品“天空之城”相比,哈尔的移动城堡之中的蒸汽朋克风格要更加浓厚一些。这部作品2004年上映后,受到广泛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分。

事实上,蒸汽朋克风格的作品还有许多。由于篇幅所限,一些游戏(比如“最终幻想系列”)、动漫(比如“蒸汽之子”)、艺术作品本文都来不及多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你可能就会发现这30年间,蒸汽朋克这种小众文化其实已经衍生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总结:为何在“蒸汽朋克”文化领域 ,中国人“缺席”严重?

蒸汽朋克:一段外国人超推崇,中国人却“缺席”的历史狂想曲

“中国风”蒸汽朋克

正如上文所说,蒸汽朋克作品的特点往往是需要架空一段历史。而那段19世纪的历史,中国正处于清末积贫积弱,科技发展近乎停滞的悲惨岁月,谈何技术革新?

亚洲国家之中,出现蒸汽朋克作品较早的是日本——这个国家也是西方一些作品之中,在那段架空历史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东方国度。

90年代中后期,有一批国内的作家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尝试架空明清历史创作中国化的蒸汽朋克作品,不过并不成功。这也导致后来,这种文化领域的作品中,中国人严重“缺席”。

当然,随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再一次显露出了其强大的“兼收并蓄”能力——蒸汽朋克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碰撞之中发生了嬗变,衍生出了全新的“土木朋克”文化作品。比如小说作品之中的《天行健》、《钢铁长安》、《龙与地下铁》,动漫作品之中的“秦时明月”系列,等等。

作为一个中国的蒸汽朋克文化爱好者,我对于这种变化自然是尤为欣喜。

这一次,中国人不会再“缺席”。


▶如果厌倦了经人反复咀嚼的“口水历史”,可以关注 ,看点有意思的历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