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皮革厂真的倒闭了,这不是段子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 我们没有办法,拿着钱包抵工资。原价都是三百多、二百多的钱包, 通通二十块,通通二十块!黄鹤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给你干了大半年,你不发工资,你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这段“脍炙人口”的地摊广告词,就像广场舞歌曲的旋律一样,令人记忆犹新。只要说出一句,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下一句。而且在2015年,这段地摊广告词还被改编成了网络神曲《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爆红一时。

江南皮革厂真的倒闭了,这不是段子

人们心里都清楚,二十元的皮包肯定是假的,但是,江南皮革厂是真的吗?老板跑路这件事儿是真的吗?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黄鹤,真有其人吗?

其实,广告词里说的“厂长黄鹤”和“温州江南皮革厂”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连“跑路”也确有其事。不过有没有小姨子什么事儿,就不得而知啦。2011年5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还做了一篇专题报道了《江南皮革3亿债务悬疑:董事长黄鹤神秘消失》的新闻。

真实的“江南皮革厂”全称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2002年在温州设立,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投资方为温州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做阀门起家。投产后,江南控股集团占皮革厂50%股份,黄作兴将工厂交给其侄子黄鹤管理经营。黄鹤拥有工厂10%股份,系法人代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也从未生产过成品皮包,其主营项目为PU合成革制造,合成革原料销售。

不过,到了2011年4月,黄鹤突然失踪。坊间传言是欠下一大笔赌债外逃。2011年6月份,浙江省银监局和温州银监分局出具了一份温州民企经营状况调查,其中就有对江南皮革厂的描述:“2011年初,由于该公司法人代表黄鹤受国际赌博集团引诱,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后外逃,造成公司经营整体瘫痪。”而且,并不仅是黄鹤一个人消失,其全家都不知所踪,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真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到了2012年,一些皮包地摊纷纷以“黄鹤出逃,工人拿皮包低价销售抵工资”为噱头出售伪劣皮包。就像“工厂破产,清仓甩卖”一样,这个口号很快传遍全国的街市。到了2015年,一位叫刘典的网友,将该广告词做成了曲子和恶搞视频,一经发布便受到了网友们的热传。

但是,面对这些杜撰的荒诞段子,全国众多温州商人不同意了,他们曾集体维权,向多地政府部门举报此诋毁行为。此后,相关商贩受到行政处罚。刘典也在微博上发表个人申明,向被影响的温州一系列皮革厂致歉,并删除了视频。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近日又有了新的剧情发展,而且迎来了结局。本月初《温州晚报》刊登的一则公告,署名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管理人称,面向公司债权人,对其破产财产实施二次分配,本次分配为最后分配。

江南皮革厂真的倒闭了,这不是段子

公告称,二次分配将于2018年8月10日开始实施,由管理人根据各债权人提供的银行账号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最后分配的破产财产分配额为人民币6338292.36元,参与分配均为普通债权,债权总额为234033691.5元。对二次分配中债权人未受领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管理人将予以提存。债权人自本次公告之日起满二个月仍不领取的,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管理人或人民法院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这意味着,地摊广告词和网络神曲中“厂长跑路”的“江南皮革厂”正在依照法定破产程序,做最后的债务清偿,之后便会被注销,从此世间只有“黄鹤的传说”,再无“江南皮革厂”。


那么企业的破产程序是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由其债权人或债务人向公司所在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另一种,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并宣告企业破产,企业由此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进入破产程序后要成立清算组。企业破产清算组由人民法院主持成立,银行可派人参与。其主要职责是清理破产企业的财产、处理破产企业的善后事宜,代表破产企业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清算组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五日内组成,立即接管破产企业的帐册、文书、资料、印章,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清算组在清理破产企业的财产、处理完善后事宜、验证破产债权后,在确定破产企业的财产的基础上编制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后交人民法院裁定。

清算组清偿完破产企业的债务后,应当向原破产企业登记机关注销其登记,终止其法人地位。清算工作结束,应当向人民法院报告,请求终结破产程序、解散清算组。此外,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一年内,发现破产企业有故意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非法处置的财产,由人民法院负责追回,并按原清算组拟定并经债权人讨论,人民法院裁定的方案分配,有剩余,企业所有人可进行再次分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