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美國是用這樣的儀器!才發現了12顆木星衛星

原來美國是用這樣的儀器!才發現了12顆木星衛星

2018年7月17日,據新華社消息稱,斯坦福大學卡耐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當日宣佈,他們經過一年多的觀察,新發現12顆木星衛星。目前已知的木星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79顆。

美國研究員稱,他們觀測、計算這12顆衛星一共花了一年時間。之所以能夠發現這12顆木星衛星,其中一個原因是藉助了一個有利的工具。這個儀器就位於世界最大的天文觀測區——智利北部的帕拉納爾觀測站。

原來美國是用這樣的儀器!才發現了12顆木星衛星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天空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從最開始的用肉眼觀察到1608年第一架望遠鏡的誕生,之後天文望遠鏡更是不斷的發展,160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明了折射式望遠鏡,1672年牛頓發明了反射望遠鏡,1917年,胡克望遠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威爾遜山天文臺建成。1990年美國建成哈勃空間望遠鏡,2009年開普勒望遠鏡投入使用,2011年韋布望遠鏡替代哈勃投入使用。

這次發現12顆木星衛星,美國研究員就是利用美洲國家天文觀測站智利分站的布朗科天文望遠鏡(Blanco 4-meter telescope)得出的結果。智利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催生了一大批國際一流水平的天文臺站。這裡有7米和12米的大型射電望遠鏡,有8米左右的光學望遠鏡,還有正在建設的39米紅外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是一種高精密的儀器,每一臺望遠鏡的生產都是眾多的製造領域的優秀創新集合,目前擁有製造大規模望遠鏡及其配套實施的國家只有德國、美國。

原來美國是用這樣的儀器!才發現了12顆木星衛星

雖然我國在天文觀測設備、天文技術和基礎科學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少的差距,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只有走天文理論與技術的創新之路才能夠讓我國的天文望遠鏡生產能力走入世界前列。

除了自主創新,中國更應該和擁有先進望遠鏡生產製造技術的國家尋求合作,這樣才能更快的發展起來。在天文研究上不斷的投入,只要取得了技術突破,就會帶動中國的高科技產業與製造業的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