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困局?破局鑰匙在票房之外

看上去,中國電影似乎來到了最好的時候。

剛過去不久的暑期檔(6月的最後一個完整週末作為開始,9月前的最後一個完整週末作為結束),拿到了138億元的分賬票房,而且,與去年“一狼獨大”的情勢不同,今年佔據票房前列的幾乎都是不同類型的影片,《我不是藥神》是中國電影在現實題材的突破,《西虹市首富》延續了開心麻花在喜劇方面的積累,而《一出好戲》則讓黑色與荒誕這些元素得到市場認可。

這些電影的評分也都不錯,豆瓣上,《西虹市首富》6.7分,《一出好戲》7.3分,而《我不是藥神》更是高達9.0分。即便再苛刻的影評人,也需要點頭承認,今年可能是中國電影近年來最好的暑期檔。

從總票房到電影質量,看起來都令人滿意,但這反而反映了電影行業更大的問題。

過去幾年裡,暑期檔票房接連出現30%以上的增幅,但是,相比去年,今年暑期檔只增長10%,而且,因為電影票價上漲,觀影人次大約只增長了7%。

上次增長放緩是在2016年,但那一年的原因很明確:電影口碑太差。上映的電影裡,有“彪炳史冊”的《封神傳奇》,有劇情混亂表演糟糕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唯一超過10億的《盜墓筆記》,最終評分也不過4.7分。2016年的危機也給了從業者警示,需要老老實實做好內容,才能獲得好的票房。

但這次的放緩,卻幾乎沒法歸結於電影本身的原因,而這也意味著,電影市場可能告別狂飆突進,開始進入存量市場,中國電影距離天花板越來越近。

9月17日,騰訊影業舉辦了三週年發佈會,一口氣發佈六個產品系列,超過40個項目,其中不乏包括古龍全系列在內的多個經典IP的全版權打造。對於中國電影而言,互聯網企業的入局,對“存量市場”會產生怎樣積極的影響,又會打造一個怎樣的電影公司,這些都需要深思。

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困局?破局鑰匙在票房之外

騰訊影業三週年發佈會

冷下來的狂奔

2001年,中國開始院線制改革,電影行業終於開始走向商業化,2002年,《英雄》上映,中國收穫2.5億票房,北美收穫5371萬美元。自此開始,中國電影開始狂奔。

中國電影市場爆發的這幾年,其實受益於人口紅利,而開掘人口紅利的最重要方式,是不斷建設新的電影院。2009年底,中國有4723塊銀幕,而截至2018年5月,這一數字變為56343塊,世界第一。

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困局?破局鑰匙在票房之外

中國熒幕數已躍居世界第一

一線城市地價貴,電影院多,競爭激烈,於是大量新影院建在三四線城市,而電影主力消費群體,也由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擴散到三四線城市甚至縣級市。有數據顯示,2017年,便有大約兩億新觀眾首次走進電影院。從 2014 年到 2017 年,一線城市觀影人次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 19%,而三線城市和四線城市分別達到了27%和35%。

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這曾經被封為行業圭臬,然而,這一情況今年出現變化。今年暑期檔,三四線城市票房佔比為38.74%,比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下降比例不大,但這是2015年以來首次。這意味著,或許三四線城市不再是未來的發動機。

影院——推動市場擴張的最大動力——也出現了問題。

最近幾年,中國銀幕增長速度遠高於票房增長速度,這意味著,單銀幕收益正在下降。2017年中國銀幕數同比增長21%,但單銀幕收益卻下降7%。從2015年到2017年,影院單店營收平均下降了約25%,成本收回週期高達5-8年。

好的電影依然能夠吸引更多觀眾,然而,好電影帶來的高票房並不意味著整體大盤更高。

因為娛樂方式越來越多,中國人的觀影頻率正在下降。數據顯示,影院觀眾年均觀影頻次從7.36次下降到5.8次。電影要形成口碑效應,才能吸引更多觀眾,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如果電影沒能在最初形成好的口碑,或者口碑聲勢不如同檔期電影,那麼便會被埋沒。

口碑效應加劇了電影行業的馬太效應,頭部影片票房越來越高,而其他影片票房則被瓜分,最終不但使得總體大盤沒有提升,而且讓電影類型可能越發單一,越發難以抵抗好萊塢電影以及日本、印度電影的進擊。

中國電影市場目前說白了做的是電影票的買賣,無論製片方還是院線,都希望賣出更多的電影票。更多的人,在電影上花更多的錢,票房自然便會增長。也因此,票房增長的“發動機”主要有三個:更多的銀幕數、更吸引觀眾的電影、以及更大的觀眾群。

如今,電影院跑馬圈地沒法帶來更多收益,觀眾不再為電影感到興奮,行業也無法確知,究竟下一個爆款會是什麼樣的。這意味著電影市場走向成熟,中國電影勢力也到了洗牌的時候。

新規則,新勢力

中國電影史很長,但電影市場卻太年輕,往往一個規則還沒建立起來,便已經被打破。

2016年是公認的電影市場拐點,中國電影市場僅僅增長4%,原本被證明行之有效的電影法則——比如“大IP+小鮮肉”——都失去了魔力,資本市場也逐漸遠離影視行業,票房目標也從年初的“600億”,變為“不下降就行”。

那是希望破滅的一年,而大公司也失去了對票房的主導能力。

中國所謂的“五大”對電影市場的控制力,並非因為他們能持續地生產優質電影,而是緣於他們的資源和資本的控制力。

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大公司大多與著名的導演、演員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在電影工業不完備的時候,只有他們具備生產電影的能力,在一段時期裡,只有大導演才能調動足夠的人力物力拍攝大片,也只有大明星才能吸引觀眾到電影院。

但如今,這兩項優勢都不復存在。明星工業進入了新時代,傳媒公司已經失去了造星的能力,經紀公司、粉絲有著越來越高的話語權,導演、明星也紛紛脫離大公司,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資本也在經歷2016年之後,變得越發謹慎,他們質疑電影公司過於依賴票房,入場太貴而風險又太高,張昭便承認,資本不再理會電影是因為“沒有真正能夠實現未來收入規模化增長的模式”。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在今年,我們已經能明顯看到新勢力的崛起。今年電影市場上的新王,是北京文化、真樂道、壞猴子、開心麻花等新近崛起的公司。

北京文化去年參與《戰狼2》,今年參與《我不是藥神》,都帶來了極為可觀的收益;真樂道、壞猴子兩家公司主導者徐崢與甯浩,已經是現下市場為數不多的“票房保障”;而開心麻花在《夏洛特煩惱》之後,儘管電影屢有爭議,但在票房上從未失手。

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困局?破局鑰匙在票房之外

北京文化出品的《我不是藥神》成為年度爆款

曾經的“五大”體量大,彈藥足,但也因此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他們對外界審美趣味變化的感知越發緩慢,同時,為迎合資本需求,又盲目開始多元化、去電影化,這些都使得他們自廢武功。

而新公司更靈活,更富有激情,他們敢於嘗試新題材,敢於押注新導演,而且不再盲目依賴明星。在《戰狼2》之前,吳京不過是一個打星,《我不是藥神》更是文牧野的第一部作品。他們涉及的題材,也突破原先大公司“大片+喜劇”的套路,在轉型時期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類型。

不過,這些新公司依然沒能擺脫前輩的短板:依賴電影。電影永遠都不是一門可靠的生意,不論在中國還是好萊塢都是如此。喬布斯正是看清這一點,才推動皮克斯上市,並將皮克斯賣給迪士尼。

依賴電影是影視公司的基因所在,是它們的長處也是短板,相比之下,互聯網公司則沒有這麼大的負擔。

於冬曾說,中國電影早晚都會為“BAT”打工。這個預言目前還沒有實現,但互聯網的確成為電影市場極其重要的力量,從資本,到製作,再到發行上映,互聯網滲入了每個環節。

他們有資本優勢——互聯網巨頭做的往往是萬億市場的生意,電影市場如今不過500億規模,有渠道優勢——院線能拉動的票房已經到頭,未來視頻網站的作用將越來越大,有技術優勢——數據驅動下,互聯網辦事效率要比傳統公司高上很多。

而且,互聯網公司從沒把電影看做完全獨立的產品。如騰訊影業成立之初,便已經提出“不孤立做內容”,要將電影作為泛娛樂和大內容的一部分。這是互聯網“連接一切”的思維模式,在他們看來,電影是一個節點,聯繫的是更廣闊的空間。

只是,電影行業還是依靠內容說話,而內容需要時間來積澱,互聯網影視公司在內容製作積累還太淺,還沒有足夠重量級的作品拿得出手,這是它們需要攻克的最後一塊高地。

電影的未來

五年前斯皮爾伯格的“危言”如今仍讓人驚醒,他在與盧卡斯對談時候說,好萊塢現在的電影產業可能崩潰,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長期以來,大製片廠推崇唯利是圖的商業拍片原則,這隻會使他們的投資選擇越來越狹隘。總有一天人們會厭倦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只要有三、四部甚至六部高成本商業片在票房上遭遇慘敗,大製片廠就會面臨生存危機。因為屢試不爽的製片、發行、推廣模式突然間失效,他們將不知如何應對。這時候現存的電影產業格局就將發生改變。”

這是“唯票房論”的必然結果。派拉蒙的衰落已經驗證了斯皮爾伯格的預言,在斯皮爾伯格說話的前後,派拉蒙依靠《變形金剛》等系列電影,還是年度冠軍的有力競爭者,但如今,我們甚至很難說它依然是一家大的電影公司。

好萊塢的洗牌也已經開始。AT&T收購華納,迪士尼收購福斯,環球收購夢工廠,即便在好萊塢,只是孤立做電影賺票房而沒有建立起更持久IP的公司,也很難支撐下去。

而在中國,至今還沒有真正的強IP作品出現。

人人都在說IP,但說了幾年,泡沫不少,真正成事的不多。強IP的電影首先是可持續生產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有穩定的票房能力,同時,還需要擁有跨平臺分發的能力,也就是能以電影之外的形態,持續獲得收益與影響力。

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困局?破局鑰匙在票房之外

“漫威宇宙”證明強IP的巨大商業價值

2001年至今,真正稱得上IP的寥寥無幾。周星馳的《西遊》兩部,都取得不錯的票房,但《西遊·伏妖篇》已經顯露頹勢;《戰狼2》大賣,但“戰狼”卻沒能在其他平臺延續影響力,所獲得的收益只是票房而已,而且沒人敢斷定,在當下,《戰狼3》能延續成功;《尋龍訣》從開始就顯露出打造IP的野心,但續集遙遙無期,盜墓題材卻因為太過氾濫,使得IP貶值。

電影公司依然在嘗試。開心麻花在《西虹市首富》之後,開始推廣自己的“喜劇宇宙”概念;《唐人街探案2》也說自己要打造“唐探宇宙”;北京文化正在籌備的“封神系列”,從一開始便明確了強IP屬性,並以上古中華文化來讓這一IP顯得更為厚重。

這些都是有益的嘗試,只有將電影做成IP,才能打破票房這一瓶頸,同時讓電影行業有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不過,這一跨越很難依靠電影公司獨力完成。如前所說,他們長處在於內容製作,但與觀眾缺少直接交流,更缺少將IP影響力輻射到其他形態產品的能力。在好萊塢,迪士尼積累近百年,才有瞭如今的能力,而中國電影市場發展不足20年,必須有新勢力介入。

互聯網與影視的進一步合作,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並非互聯網要取代影視公司,互聯網公司有其短板,雙方的互補之處遠大於競爭較量。

未來我們可以期待這樣的場景。閱文集團裡那些已經被證明受到讀者認可的作品,在騰訊和相關影視公司共同合作下,有了完整而有序的IP開發,他們可以共同製作出優秀的電影作品,放大IP的影響,同時,騰訊互娛旗下的動漫、遊戲等一起跟進,推動後續開發。從這個角度來看,騰訊影業目前的佈局,於自身,於行業,都是有價值的,也是可期待的。

可以想見,在強IP時代,互聯網影視公司和傳統影視公司各得其所。互聯網影視公司將更多扮演服務平臺和連接者的作用,在各個鏈條上與成熟公司合作,而不是一味地爭奪控制權。

不論存量市場,還是天花板,都只是相對於票房而言,對如今的中國影視行業來說,困局也是機會,使得他們必須拋下過去固有的經驗,一起探索票房之外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