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十八届县委第五轮巡察整改情况社会通报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2018年4月8日至2018年4月28日,县委4个巡察组12个巡察小组分别对

古龙岗镇东村乡兴江乡杰村乡社富乡龙口镇良村镇城岗乡崇贤乡均村乡茶园乡长冈乡12个乡镇进行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上述乡镇党委在巡察反馈后高度重视,以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有力的举措,持续抓好反馈问题的整改。根据巡察工作有关要求,上述乡镇党委已通过党内文件,分别公布了巡察整改情况,现予以摘发,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1古龙岗镇党委

问题:基层党组织工作落实能力不高。

整改情况:组织各村业务人员进行了党建及精准扶贫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定使用扶贫项目资金。

问题:扶贫项目研究论证不足。

整改情况:严格执行县规范建立脱贫攻坚项目池和资金池管理的相关规定,履行项目变更、申报手续。

问题:扶贫项目监管不够得力。

整改情况:对全镇脱贫攻坚项目进行一次排查,再次核实工程量及质量。建立了由镇纪委牵头的督查制度,确保督查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问题:纪委监督职责履行不够。

整改情况:镇纪委牵头成立项目督查组,主动介入脱贫攻坚项目督查,现已下发督查通报17期,对8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问题:贫困户资料信息不精准。

整改情况:开展了国办系统信息清洗,及时变更贫困户信息;组织进行脱贫登记证及一户一档规范填写培训,完善、修改好脱贫登记证及一户一档;根据最新信息,更新了干部结对帮扶联系牌。

问题:扶贫项目档案资料不规范。

整改情况:对项目档案进行重新整改,目前全镇项目档案已整改到位。

问题:产业联结存在弄虚作假。

整改情况:由镇精准办会同经管站对合作社、产业基地联结情况进行核查,各村产业基地、合作社利益联结台账、资料已整改。

问题:帮扶干部作风抓得不实。

整改情况:再次明确帮扶干部考核,进行帮扶干部APP使用情况抽查,各帮扶干部已按要求开展走访帮扶。

问题:上级反馈问题还未整改到位。

整改情况:组织对脱贫登记证等内页资料进行检查,现内页资料已基本整改到位。

2东村乡党委

问题: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够。

整改情况: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党委主体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进一步压实干部脱贫攻坚职责履行,严格按《问责办法》追究责任。

问题:乡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对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围绕扶贫领域干部作风、脱贫攻坚职责、“怕、慢、假、庸、散”等问题整治。

问题: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按照精准识别“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从严甄别”进行大数据比对,加强产业就业扶贫工作指导和项目资金绩效,对调查核实的虚假链接问题处理到位,促进“产业扶贫信贷通”产业发展精准、安全、高效。

问题:扶贫项目监管不严。

整改情况:严格监督执纪,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精准,核实施工对象和工程量,对违反规定的追究问责。开展扶贫项目核实优化调整,项目资金精准到户到人,避免出现项目资金使用混乱。

问题:干部作风不实不细。

整改情况:抓好扶贫干部学习培训,培育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队伍。加强项目建设公开公示制度,逐户核查扶贫项目建设情况。强化督查跟踪问责,促进帮扶干部走访实效,对弄虚作假的帮扶干部进行通报。


3兴江乡党委

问题:党委主体责任履行不够到位,对基层抓工作落实不力、个别扶贫项目论证不充分。

整改情况:责成村“两委”召开整改专题会议,并要求乡村两级做到逢会必讲必布置精准扶贫工作,完善相关会议记录,做到记录详实,内容丰富。对个别扶贫项目前期认证不充分导致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将产业项目调整为蔬菜和中草药产业基地,符合有关规定。

问题:监督责任履行不够到位,对帮扶干部考核监督流于形式,扶贫内业资料监督检查不够,基层干部存在违反廉洁纪律行为。

整改情况:责成当事帮扶干部整改到位并加强了对帮扶干部的培训和考核,组织力量对贫困户《脱贫登记证》和《一户一档》等内业资料进行集中纠错修正,定期不定期对干部帮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律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对存在违反廉洁纪律的一名干部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问题:低保评定程序不规范、政策把握不严,产业扶贫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整改情况:专题召开班子会研究部署低保工作,要求各村(居)严格按照低保评议程序做好低保评议工作;强化产业补助留证意识和程序意识,督促基地(合作社)及时发放贫困户利益分红。

问题:扶贫项目监管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档案资料不规范,脱贫攻坚项目施工不及时。

整改情况: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料和项目调整手续,及时督促项目施工方按程序开工建设,强化项目验收和管理。


4杰村乡党委

问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加强了干部队伍管理力度,落实了干部责任,对“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及其它扶贫项目的质量、进度加强了监管,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干部进行了约谈并责令按期整改。

问题: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对项目巡查监督管理不严的问题,乡纪委及时采取了整改措施,组织督查且对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抽查。对作风不实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存在的问题,如内业台账很乱,脱贫登记证填写不规范等,要求限期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

问题:落实政策存在偏差。

整改情况:对扶贫产业贷款挪作他用的问题,责成帮扶干部跟贫困户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并动员发展相关产业。针对项目安排不精准问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项目优化调整工作,对已实施的项目督促施工方加快进度。

问题: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验收把关不严。

整改情况:责令相关验收人员进行了重新核实验收工作,落实验收责任。

问题:工作作风不实,基层基础弱,干部业务能力不足。

整改情况:开展了专项业务培训及集体整改工作,并加强了平时的督查抽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干部进行了约谈或诫勉谈话处理。


5社富乡党委

问题:党委扶贫主体责任履行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党政领导按分管部门和所驻村对2017年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已出台了《社富乡脱贫攻坚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清单》、《社富乡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压实领导责任,切实履行起党委扶贫主体责任。

问题:乡纪委脱贫攻坚监督责任履职有差距。

整改情况:设立了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线索台账;对各村扶贫领域违纪违法举报箱进行了维护,加强了问题线索收集和核查力度。

问题: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已对产业基地与合作社存在重复申报补助问题进行清查,进一步完善并明确了补助申报条件,农业服务中心将会严格审查申报补助资格,杜绝重复申报享受现象;并对2017年以前的所有项目资料进行了“回头看”,并已完善好项目内业资料。

问题:对扶贫项目实施监管不严作风不实。

整改情况:已分行业对扶贫攻坚项目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行业标准,规范项目申报管理,详细对各项材质及施工方法做出规范性指导意见;出台了《社富乡脱贫攻坚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三重一大”项目决策、脱贫攻坚工程项目招投标决策日趋规范,乡党委政府的集体决策过程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立信用施工承包商库,对施工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6龙口镇党委

问题:扶贫责任压力传导不深入。

整改情况:严格对照“一户一档”内页资料清单要求标准,要求各村在规定时限,严查“一户一档”内页资料,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开展三次“扶贫领域自查自纠工作”,以务实精神,切实加强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扶贫责任压力层层传导下去,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战斗力。

问题: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增强执纪问责力度。以工作微信群为媒介,大力推送中央纪委、省、市、县纪委通报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形成压力导向,不断释放脱贫攻坚“敷衍塞责必问责、敢动‘奶酪’必严惩”的强烈信号。在监督管理力度上,主动监督执纪,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对全镇村干部进行监督管理。

问题:扶贫工作作风不实。

整改情况:加大了对各村第一书记培训,进行了业务培训3次,组织测试2次,并在全镇范围内检查连心牌情况,及时更新干部结对连心牌信息,将需要更改的连心牌,全部统一进行制作并钉制上墙。

问题: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全面实行阳光公示,严格执行低保“两榜公示”的规定,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监督,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问题:脱贫档案资料不规范。

整改情况:开展了对全镇所有帮扶干部填写账、卡、表、册和登记证的培训,进行了业务培训3次,上户核查2次。

7良村镇党委

问题: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有所欠缺 。

整改情况:镇党委坚持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和每月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统一对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进行调度安排,加强沟通衔接。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和管理,压实驻村工作队责任,强化基层合力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压实领导责任,切实履行起党委扶贫主体责任。

问题:镇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有缺失。

整改情况:加强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作风建设进行专项治理,对上级转办及自收的问题线索及时启动初核调查并办结,对涉及到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做到速办速结,坚决遏制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进一步强化监督。

问题:镇村扶贫项目管理混乱。

整改情况:镇党委政府研究出台《良村镇2018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规范项目实施,建立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问责机制,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压实责任,由驻村领导牵头,村书记和第一书记负总责,其他镇村干部包干到组,加快工程项目推进。

问题:扶贫政策落实存在偏差。

整改情况:督促结对帮扶干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向贫困户宣传解释政策,镇纪委和镇精准办加大对结对帮扶干部和贫困户掌握政策情况的抽查力度。

问题:干部作风有不实表现。

整改情况:镇纪委、精准办实行明查暗访常态化,定期或不定期对帮扶干部到岗和帮扶情况进行督查。针对问题整改不到位、作风不实、履职不力、贪污腐败等问题,建立最严厉的问责机制。


8城岗乡党委

问题: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较少,脱贫攻坚责任压力传导不够。

整改情况:规范乡党委、政府议事规则,坚持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委会专题调度精准扶贫工作;建立严格的脱贫攻坚督查反馈机制,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好负面清单责令立即整改。

问题:乡纪委履职尽责不到位,处理问题线索不及时。

整改情况:督促帮扶干部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签到,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乡纪委已办结留存的问题线索,之后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均在规定办理限期内办结。

问题: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仍有差距。

整改情况:组织扶贫办干部对全乡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入住情况进行了督查,对未搬迁的立即整改到位;按照一村一产业要求,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通过“以会代训”形式提高了帮扶干部政策执行能力。

问题: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够严谨规范。

整改情况:严格依法依规确定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共同验收要求;开展自查自纠,监督已贷款的贫困户将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上;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建设周期,提速增效,积极谋划好利益联结机制。

问题:扶贫干部作风不实。

整改情况:严格要求落实驻村打卡签到制度,乡纪委对考勤情况随机抽查;成立精准扶贫内业核查小组,专门对各村档案信息进行核查;对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对现已发现的问题全部予以立案处理。

问题:脱贫退出程序不够规范。

整改情况:组织所有帮扶干部摸准摸实贫困户真实信息,对脱贫登记证、一户一档、贫困户、贫困村退出资料等基础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整改。


9崇贤乡党委

问题:乡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利用教育活动日、相关法律知识考核测试、网上远程教育等方式从思想本质上增强基层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践行法律法规的主动性;在工作中加强对村的跟踪、协调和督促,定期和不定期下村检查指导,督促各村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问题:乡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有缺失。

整改情况:通过教育培训、不定期通报,加大对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监督力度,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重点关注扶贫项目建设,对扶贫项目程序及工程项目质量不定期进行督查,下发通报,限期整改。

问题:乡党委落实扶贫政策与脱贫攻坚任务要求有差距。

整改情况:深入领会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位,督促村“两委”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切实抓好金融扶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确保扶贫政策都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问题:部分村党组织对项目质量监管不到位。

整改情况:强化村支部书记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管理,既抓项目进度、又抓工程质量,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查找原因,对监管不力的村书记、主任严肃追责。

问题:少数干部作风不实。

整改情况:通过业务培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严格管理干部,不定期督查,下发通报,限期整改,确保乡村作风建设落实到位。


10均村乡党委

问题:党委统筹调度扶贫工作不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

整改情况:专门召开了党政联席会,对党委的主体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反思,明确了工作思路。

问题

: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存在欠缺。

整改情况:乡纪委严肃执纪,建立了第一种形态处置台帐;积极营造扶贫领域执纪监督宣传氛围,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已建立“村务监督微信群”、“村务公开微信群”。

问题:扶贫基础工作不扎实。

整改情况:已全面完成扶贫户的“查缺补漏”工作;已完成全乡19个村的内业资料整理;积极引导了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做到就业扶贫同步进行;扶贫专岗扶贫车间吸纳了贫困户就业99人;2018年开展了电商培训,受益群众109人。

问题:工程项目决策不规范,存在违规套取项目资金,个别扶贫项目推进慢,个别项目质量差。

整改情况:所有工程项目采取“三重一大”决策方式决定,“三重一大”决策方式的会议记录已规范;乡纪委配合第三纪工委对套取项目资金和挪用项目资金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置;建立了扶贫项目建设考核机制,组成了工作组专门协调长丰种养合作社养牛基地事宜,目前已落实了产地和设备;实行了村支部书记负责制,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和运行过程中不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问题:帮扶干部、村干部作风不实。

整改情况:乡纪委督查组对相关人员的在岗在位情况每月督查2次,起到了督促效果。乡精准办针对村级内业和精准户家中证册到位情况进行了检查,不合格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11茶园乡党委

问题:责任意识不够强。

整改情况:调整和充实精准扶贫工作队伍,邀请县纪委、县精准办领导进行培训,以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考核管理等工作,强化乡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问题:基础内业不精准。

整改情况:组织帮扶干部对全乡内业进行了过筛检查,对各村和贫困户资料不真实、信息不齐全的情况进行核查和补充、完善工作,截止目前,已发现并整改问题21处。

问题:项目实施不规范。

整改情况:印发了《茶园乡政府性投资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了乡项目办,组织乡、村干部对全乡脱贫攻坚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优化和整改工作,补充和完善扶贫项目档案资料,核减2017年项目质量不达标项目资金,核查优化2018年项目。

问题:产业发展效果差。

整改情况:严格扶贫产业准入条件和考核、验收办法,采取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领种领养等方式,新增新建了富足村红薯基地、河背村蚯蚓养殖及脐橙种植基地、孔目黑木耳基地等8个产业基地。

问题:干部作风不务实。

整改情况: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考核,加强作风建设,已召开“第一书记”汇报会6次,下发改作风提效率督查通报22期,通报干部作风问题7人次,完善保障房一户一档资料21份,危旧土坯房改造户资料83份,房屋维修户资料107户。

问题:教育扶贫不到位。

整改情况:成立劝返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保学控辍台账,逐个制订劝返措施,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入学,截止8月10日,25名辍学学生已全部劝返入学。

12长冈乡党委

问题:从严治党不够有力,压力传导不足,管理不够严格。

整改情况:制定了《长冈乡2018年干部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细化各项任务考核和监督;乡纪委已查处两起扶贫领域案件;在各村委会安装了打卡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驻村常驻工作队员考勤管理的通知》。

问题:产业发展进展缓慢,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精准识别不到位,产业直补不够及时。

整改情况:制定了《长冈乡2018项目产业推进实施方案》,完善奖罚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抓实项目进度;引导贫困户到产业基地务工,或链接扶贫户发展种养产业,确保各产业基地都能带动10户以上;开展精准识别“查漏补缺”,现已完成低保核查整改工作;将产业直补工作纳入干部年终绩效考核。

问题:项目实施不规范,进展较缓慢,报账手续不完备。

整改情况:制定了《长冈乡工程项目管理方案》规范项目实施程序,由乡纪委牵头对项目进行督查;严格完善项目报账手续,规范报账流程,复印完整资料存档杜绝出现报账手续不完备的问题。

问题:干部作风还不够踏实,个别村内业资料不完善,“走访式”帮扶较为普遍。

整改情况:建立乡例会机制,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考试3次,对在岗情况开展了常态化督查;每月不定期通报走访进度,督促帮扶干部走访到位、打卡到位;已专门下发脱贫登记证填写指南;下发了20项内业资料详细清单,组织扶贫信息员到乡精准办跟班学习,组织内业资料培训2次,开展了内业工作督查。

问题:个别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未整改到位。

整改情况:采取“两不愁三保障”项目落实责任乡村干部,每天排名调度的方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截止目前完工98%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