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潮州歌冊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漢族民間說唱文學的一種,由唐代以來的潮州彈詞演變而成。歌文都用潮汕方言編寫,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為七字句,四句為一組,押韻以組為單位。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潮州歌冊的內容多為歷史故事及民間傳說,也有一些反映地方題材。以改編的為多,創作相對較少。比較流行的有《蘇六娘》、《英臺仔》、《張古董》、《吳忠恕》、《過番歌》、《隋唐演義》、《包公出世》及《正德君遊江南》等。

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潮州歌冊是廣東省潮州俗文學中最流行的漢族說唱文學,它是從彈詞演變而來的。中國彈詞分南北兩大流派:國語彈詞和方言彈詞。大鼓彈詞為北派彈詞,也稱國語彈詞。江浙秦淮流域、廣州珠江流域、潮州韓江流域、福建閩江流域的說唱文學,謂之南派彈詞,也稱方言彈詞。江浙、廣州、福建彈詞,只是擷取故事中動人的片斷經文人潤飾而為歌妓彈唱的小曲;潮州歌冊之所以成為千家萬戶,一代代婦女百唱不厭的緣由,則是它以恢宏完整的故事內容,濃重的場景渲染和扣人心絃的人物心裡活動刻畫,給歌者或聽者留下戀戀之情,聽一卷潮歌如同觀賞一出大戲,潮州歌冊對潮州婦女的精神薰陶和文化教育的普及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著名文史學家鄭振鐸在《中國俗文學史》中說:"今日所見國語彈詞,其年代很少在乾隆以前。"這隻說國語彈詞的歷史。至於潮州歌冊這一方言彈詞因被封建社會視為"書正歌邪字無曲"而未載入史冊,從舊版歌冊看均是咸豐至同治年間的刻本,這可作為探究潮歌產生年代的線索。舊潮州歌冊刻印商皆集中於潮州府,刻錄發行最多的當推潮城李萬刊號及第二代子族的李萬利老店、萬利春記、萬利生記,還有王生記、陳財利堂、吳瑞文堂、王友芝堂都創店於清末,汕頭昇平路的名利軒創店於民國之後,這家刻印商在重整舊歌冊的同時注入民主革命的新思潮,如:謳歌民主思想的《新中華》,讚頌辛亥革命人物故事的《許友若》以及《澎湃歌》等,大力傳播民主思想。可以這樣說,清咸豐以前潮州歌冊已在民間以口頭哼唱,迨至咸豐年間才刊刻印行,達到極盛時期而廣為傳播。

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潮州歌冊具有三大特色:其一、通俗性。語言淺白平易夾雜方言掌句,口語化,音韻悠揚和諧琅琅上口,雖以七言、五言為套格,情節緊張時有多變節奏以增強表達和感染力。其二、地方化。根據外地題材編寫的歌冊也泛溢潮俗文化的特色。如:以浙江題材編寫的《小紅袍》名歌,在編寫徐鸞英姑嫂元宵賞燈的場景:"也有英歌十幾班,也有鑼鼓鬧嗆嗆,也有皮猴共吊戲,也有白字共亂彈"。好像徐鸞英姑嫂賞燈不在杭州而是在潮州。語言、細節、風物滲進潮俗特色,讓歌者感到親切。其三、內容廣博,包羅萬象,情節曲折、生動,融中國小說、戲曲、彈詞於一爐。如:《龍井渡頭》的故事情節很強烈,但作者不一味發展故事,而是有主有次展示細節。在表現林紹這個窮秀才原配餘氏重錢忘義改嫁他人,和林紹衣錦榮歸忍辱求全兩個情節中波瀾起伏。潮州歌冊既有"戲筆造歌勸善良"又有"悲歡離合的鑑賞"、"揚善徵惡的箴言",才一代又一代使歌者醉心。

潮州歌冊基本上是七字句,每節四句一韻,換節時可連韻,也可換韻,以押平聲韻為主。朗唱時每節末句拉長聲音,略作間歇而增強節奏感。七字句是基本形式,但夾在敘事中間的一些書信、奏疏、詔令、傳話、對話等,則靈活採用多種句式:三三七、三三四、三三五、四四四四、五五五五、六六六六、七四七四等為一節。部分歌冊歌文中間夾有少量說白,簡要說明事因,交代事項,轉述過程等,使故事連貫,眉目清楚。

歌冊是潮汕地區的地方文化藝術,只要世界有潮人在,它就不會消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潮汕歌冊還是不會消亡。"在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一位整理、研究潮汕地方文化有多年的研究人員如是說。

說唱文學曾盛行民間

潮汕地區民間文化獨具特色,包括語言、戲曲、飲食等在內,頗具地域特色,在各種文化形態內,潮汕歌冊是其中的一種。潮汕歌冊是什麼?它是潮汕地區民間說唱文學的一種,和北方的大鼓一樣,成為中國主要的兩種說唱文學形式。一般認為由唐代以來的潮汕彈詞演變而成,形成於明代中葉,繁盛於晚清至民國。作為一種自娛互樂的民間文藝活動,它流行500多年,深深紮根於群眾中,很受民眾尤其是婦女的歡迎,基於此,它有一個"半邊天文學"的別稱。歌文由潮汕方言編寫,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為七字句,四句為一組,押韻以組為單位,流行於潮汕方言區。

數百年流傳之下,潮汕歌冊總數不下500種,但由於不斷流失和損毀,現在保存下來的約有200部左右,能開列書目的有300多部。篇幅長短不一,以數萬字一部的佔多數,最長的篇幅達五六十萬字。

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底層人文"

潮汕歌冊取材十分廣泛,包括歷史故事、古代小說、各種戲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的藝術衝動使歌冊作者將上述種種作了通俗化處理,如此,引車賣漿者也能心領神會。如《仁貴東征》、《正德皇帝遊江南》、《十八寡婦徵西》、《過番歌》、《陳三五娘》等等。傳統的潮汕歌冊本子多是清末至民國時期潮汕李萬利、吳瑞文堂、吳生記等商號木板印刷的。

潮汕文化學者吳奎信教授說,歌冊是在潮汕資本主義經濟從萌芽到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對於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情況下產生的,其文化價值和審美情趣主要體現在反映政治道德、風物人情、階級矛盾上。歌冊的作者大都來自市民階層,因此使歌冊能真正抒發底層人民的心聲和願望。

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藝術價值

潮州歌冊是從彈詞演變而來的,彈詞是中國南方漢族說唱文學的主要品種之一。它和北方的大鼓成為中國二大說唱文學形式。潮汕的說唱文學始於唐代。唐代,佛教在潮州一帶盛行,潮州開元寺的建立就是明證。隨著佛教的盛行,變文也開始在潮州流傳開了。所謂變文,即變佛教本文為通俗文字的意思,最初以佛經為藍本,改編為通俗韻文。接著,本地民間藝人根據佛教教義,採用民間故事和歷史故事編寫成新變文。這些變文逐步成了當時流行於民間的歌詞。說唱變文時,配一彈撥樂器,自彈自唱,這就成了最初的彈詞。潮州彈詞,通俗簡樸,文字多為七言句子,平仄不拘,且用潮州方言押韻,在民間廣為流傳。《二十四孝》、《娘娘落山》就是流傳下來的彈詞作品。至明清時期,彈詞在潮州非常盛行。但是,由於演唱彈詞要有一定技巧,且要彈撥樂器伴奏,故不易普及。同時,彈詞抄寫本在傳抄中又多有錯漏,故不易普及。因此,一些文人根據讀者口味大量地編寫了這類本子。書商見銷路甚佳,也大量刻印刊行。這些刻本,一般都標有"全歌"字樣,如《劉明珠全歌》、《狄青平西全歌》等,群眾將這些刻本稱為"歌冊"。由此可見,潮州歌冊是逐漸從彈詞演變而來的。如原潮州瑞文堂出版的潮州歌冊《隋唐演義》,其全名叫做《隋唐演義古調彈詞》。潮州歌冊是從彈詞演變出來後,吸取當地的民間藝術營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其表現力和藝術性,成為潮州民間文學和民俗活動獨特的樣式。

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現狀

潮州歌冊深受文藝界珍視,1982年12月《木魚書·潮州歌冊敘錄》問世,其間有介紹潮州歌冊的現實價值;1983年8月《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有潮州歌冊條;著名文史學家趙景深主編的《古代曲藝選集》中輯篡潮州歌冊《吳忠恕》、《宋帝昺走國》部分精采段落並對潮州歌冊加以評介;潮人俗文學家薛汕在北京整理編纂了《潮州歌冊選》約四十萬字,由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潮州歌冊不再是偏居一偶的閒花、野花,它以俗中有雅的魅力登上中國文壇的大雅之堂。它是中國說唱文學南方彈詞的一朵奇葩。

非遺科普|潮州歌冊

歌冊傳承

時移世易,唱歌冊的人越來越少了。如今,人們發現,在汕頭的中山公園、海濱長廊等地,每天上午也有一群老人聚集在一起,聽一位"老阿姆"吟唱歌冊。一曲畢了,老人們感慨唏噓:現在的人們不喜歡這項娛樂,以後歌冊怕要失傳了,應該有人傳承,畢竟它是潮汕獨特的說唱藝術。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告訴記者,直到上世紀60年代初,潮汕各地不少文化人還熱衷此道,紛紛揮毫創作新潮汕歌冊,當時汕頭市以及各縣報刊不時刊登,使城鄉婦女更有興趣說唱。這些新歌冊與傳統歌冊一樣,具有故事曲折新奇、語言通俗生動、音韻和諧順口的特點,吟唱起來頗能吸引聽眾。但惜乎新舊歌冊大多殆盡於"文革"浩劫,此道從此式微。

"歌冊是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潮汕人民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什麼時候婉轉抒情、輕柔優美的歌冊還能為潮汕人所吟唱,但願它不僅僅是一種記憶,更不是一個遙遠的歷史名詞。"說到這裡,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一位老者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