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保持警醒

崔永元: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保持警醒

今天,今日头条最大的一条新闻就属于崔永元老师的入驻了。

我曾经看到了明星出丑闻被骂街的,一天到晚刷不停的,但很少会看到一个名人一进一个平台如此受欢迎的,不到半天,粉丝近40万。

前一阵范冰冰道歉,让原本悬在一线的娱乐圈案子,尘埃落定了,正义的力量永远胜于邪恶的力量,正所谓邪不压正。

有时候,我在想娱乐圈之所以复杂,是让我们更加看清生活的本质和名利的本质,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勿忘初心。

对于崔永元老师入驻今日头条,这样的现象,让我引发了3点思考深入思考。

崔永元: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保持警醒

01 始于才华,终于人品

每一位公众人物,他能受到大众的追捧和敬仰,说明其才华和能力一定是远超常人的,所以他能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然而决定他最终能走多高、多远的却是他的人品。

我们看到的多数半路跌落的公知人物,基本都败在人品上。

毕老师犯了言论上的错误,周立波涉枪涉毒,黄海波涉嫌嫖娼……于是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公众人设和光环瞬间没落,能否翻身重启已是未知之数。

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品之于人,就如水之于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品,能让一个人走向巅峰,也能让人跌落谷底。

诚然,这些事件当中不乏一些不走运,但如果一个人平日品行端正光明,做人表里如一,做事检点自律,又怎会让人心生恶意,又怎会给人可趁之机呢?

作为公众人物,倘若他从平日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心一念来修炼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又怎会犯下低级错误。

一个人的品格不是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始于才华,终于人品。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偶像人物,也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

人品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守住了人品,就能守住结局。

崔永元: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保持警醒

02 心存敬畏,不要逾矩

前些日子,台风“山竹”的侵袭,让我深切感受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可以说毫无抵抗之力。与此同时,也加大了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人生在世,可以不信鬼神,但一定要心存敬畏,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你不明白和不可抗的力量存在。

敬畏之心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是我们很多人,包括一些明星大腕、公众人物,不明白这一点,又或者明白但不重视,于是什么事都敢做,哪儿能收获财色名利,就往哪儿钻。

学诚法师利用职务和权威之便侵犯学生时,没有想到有学生敢讲出事实。

范爷偷税漏税时,没有想到“阴阳合同”会被人挖出。

吴秀波事件前日也闹得沸沸扬扬。

这些都归于没有时刻谨记法度和规矩,没有敬畏之心,结果是他们受到了应有的剥夺和惩罚。

这样的悲剧和憾事从古至今一直在上演,也间接告诉我们,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孔子在《论语》说:七十而重心所欲,不逾矩。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讲究生命规律,认同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如此才能一生坦途。

记住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为人处世,我们一定要心存敬畏,敬畏自然和生命,敬畏天道和规律,敬畏善恶和福报。

崔永元: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保持警醒

03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崇拜偶像和明星,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的未实现、不可能、得不到,甚至代表了我们理想中的自己,出于心理补偿,所以我们崇拜。

然而明星也是人,是人都会带有人性中粗鄙和丑陋,都会犯错,只是作为公众人物,犯错后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后果,因为他们代表的不只是他们自己,而是其背后的一整个体系。

这是成名的代价,当你享有盛名,享有巨额财富时,就必定要放下一些东西,就必定不能像普通人一样随心所欲。

可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只要诚心改过,我们愤慨之余,也可以选择宽容和原谅。

未来很长,路途遥远,要给有心改过的人机会。

这不是支持谁谁继续犯错,为谁谁洗刷开脱,而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一个人,犯错,接受惩罚,反思改过之后,我们选择原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宽容和善良。

明天,“偶像们”要继续生活,我们自己也要继续生活,只是轨迹不同罢了,不必过于执着。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了世界的真相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对于公众人物,我认为无论是任何人都应该,引以为戒,修炼自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