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作爲公衆人物,應該保持警醒

崔永元:作為公眾人物,應該保持警醒

今天,今日頭條最大的一條新聞就屬於崔永元老師的入駐了。

我曾經看到了明星出醜聞被罵街的,一天到晚刷不停的,但很少會看到一個名人一進一個平臺如此受歡迎的,不到半天,粉絲近40萬。

前一陣范冰冰道歉,讓原本懸在一線的娛樂圈案子,塵埃落定了,正義的力量永遠勝於邪惡的力量,正所謂邪不壓正。

有時候,我在想娛樂圈之所以複雜,是讓我們更加看清生活的本質和名利的本質,讓我們時刻警醒自己,勿忘初心。

對於崔永元老師入駐今日頭條,這樣的現象,讓我引發了3點思考深入思考。

崔永元:作為公眾人物,應該保持警醒

01 始於才華,終於人品

每一位公眾人物,他能受到大眾的追捧和敬仰,說明其才華和能力一定是遠超常人的,所以他能從千萬人中脫穎而出,然而決定他最終能走多高、多遠的卻是他的人品。

我們看到的多數半路跌落的公知人物,基本都敗在人品上。

畢老師犯了言論上的錯誤,周立波涉槍涉毒,黃海波涉嫌嫖娼……於是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公眾人設和光環瞬間沒落,能否翻身重啟已是未知之數。

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人品之於人,就如水之於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品,能讓一個人走向巔峰,也能讓人跌落谷底。

誠然,這些事件當中不乏一些不走運,但如果一個人平日品行端正光明,做人表裡如一,做事檢點自律,又怎會讓人心生惡意,又怎會給人可趁之機呢?

作為公眾人物,倘若他從平日生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心一念來修煉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又怎會犯下低級錯誤。

一個人的品格不是由他的特殊行動來衡量,而應由他的日常行為來衡量。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始於才華,終於人品。這一點不僅僅適用於偶像人物,也適用於每一個普通人。

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底牌,守住了人品,就能守住結局。

崔永元:作為公眾人物,應該保持警醒

02 心存敬畏,不要逾矩

前些日子,颱風“山竹”的侵襲,讓我深切感受到,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可以說毫無抵抗之力。與此同時,也加大了我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人生在世,可以不信鬼神,但一定要心存敬畏,因為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你不明白和不可抗的力量存在。

敬畏之心表現在個人身上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可是我們很多人,包括一些明星大腕、公眾人物,不明白這一點,又或者明白但不重視,於是什麼事都敢做,哪兒能收穫財色名利,就往哪兒鑽。

學誠法師利用職務和權威之便侵犯學生時,沒有想到有學生敢講出事實。

範爺偷稅漏稅時,沒有想到“陰陽合同”會被人挖出。

吳秀波事件前日也鬧得沸沸揚揚。

這些都歸於沒有時刻謹記法度和規矩,沒有敬畏之心,結果是他們受到了應有的剝奪和懲罰。

這樣的悲劇和憾事從古至今一直在上演,也間接告訴我們,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孔子在《論語》說:七十而重心所欲,不逾矩。也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講究生命規律,認同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規則,如此才能一生坦途。

記住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為人處世,我們一定要心存敬畏,敬畏自然和生命,敬畏天道和規律,敬畏善惡和福報。

崔永元:作為公眾人物,應該保持警醒

03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我們崇拜偶像和明星,是因為他們代表了我們的未實現、不可能、得不到,甚至代表了我們理想中的自己,出於心理補償,所以我們崇拜。

然而明星也是人,是人都會帶有人性中粗鄙和醜陋,都會犯錯,只是作為公眾人物,犯錯後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後果,因為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他們自己,而是其背後的一整個體系。

這是成名的代價,當你享有盛名,享有鉅額財富時,就必定要放下一些東西,就必定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隨心所欲。

可既然錯誤已經發生,只要誠心改過,我們憤慨之餘,也可以選擇寬容和原諒。

未來很長,路途遙遠,要給有心改過的人機會。

這不是支持誰誰繼續犯錯,為誰誰洗刷開脫,而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當一個人,犯錯,接受懲罰,反思改過之後,我們選擇原諒,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寬容和善良。

明天,“偶像們”要繼續生活,我們自己也要繼續生活,只是軌跡不同罷了,不必過於執著。

羅曼羅蘭說: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了世界的真相後,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對於公眾人物,我認為無論是任何人都應該,引以為戒,修煉自身,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