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位59岁的大学女副教授,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今年科学八卦最热门的新闻。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唐娜·斯特里克兰,成为继居里夫人与格佩特-梅耶之后,历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

1989年,唐娜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读物理学光学专业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杰勒德·穆鲁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该技术已经普遍被应用于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系统中。这次获奖,是唐娜和导师杰勒德·穆鲁一起获奖。

从她的履历来看,人们遗憾地发现,她只是一名副教授,而且已经快退休了。在她自己的网站上,她只列出了6篇代表作。那篇获得诺奖的论文,她是第二作者,发表在《光学通信》杂志上。这份杂志的学术影响因子仅为1,在学术界众多刊物中根本不入流,唯一的好处就是发表快。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一年,唐娜刚刚26岁,在罗切斯特大学教授穆鲁手下攻读博士学位,穆鲁老师手下有个学生威廉姆斯非常聪明,有一天提出个奇思妙想:咱们平时都从光纤到放大器这个顺序来做实验的,如果调个顺序会怎么样?他把这个想法跟导师说了,也没当回事就回家了。

导师穆鲁一听,虎躯一震。这想法好啊!于是连夜来到实验室,一看还有个女学生唐娜没走,就叫她按照威廉姆斯的方法进行试验。没想到共同发明了一种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的技术。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了激光科学领域,在物理学的不同分支中发展了新的应用,包括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同时也适用于医学领域,在眼睛和白内障的屈光手术方面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不明觉厉,总之就是很牛逼的样子。

穆鲁把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了,顺带着把唐娜列在了第二作者位置上。

唐娜一辈子做得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除此之外,唐娜并无其他重要的学术成果,和居里夫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也远不如导师穆鲁。加拿大当地记者采访她,问起来为什么到现在还是副教授。她的回答是,“我确实太懒了。”

有人把她获得诺奖称为运气,更多的人则表示不服气,认为她只不过是沾了老师的光而已。

这有一定的道理,反应了一定的问题,但并不是全部的问题。不是谁都是唐娜,在诺奖历史上,以副教授身份获取诺奖的在职科学家,是极为罕见的,用极为罕见的特例,

来试图证明论文体系的无效,证明自己也是那个怀才不遇的高手,从逻辑来讲,是荒谬的。

科学研究需要的是独创精神,独创精神来自于自由独立的人格。而中国科学家少的不是论文,而是这种自由独立的人格。论文至上,只是中国科学家缺乏独创精神的外在表现之一而已。

所以,唐娜的故事既不能解读为运气,也不能解读为对“论文至上”的批评。唐娜之所以能够获得诺奖,根本原因在于对首发权的尊重。在那篇论文中,唐娜是第二作者。对于这项发明的评价,按照诺奖官方的说法,从此以后,激光成为了人们可以利用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造福人类。所以,为了表彰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明,唐娜也获得了诺奖。

虽然她的成就远远比不上她的导师穆鲁教授。但她作为发明人,同样享有发明权。所以,哪怕她之后的学术生涯乏善可陈,被人们说成是“一篇论文吃一辈子”,但却是她而不是威廉姆斯在实验室做出了这个实验,那么既然要纪念这个至关重要的发明,就只能是她而不是威廉姆斯获奖。

实际上,获得诺贝尔奖的不少发明和发现,有不少都是“撞大运”的行为,有时甚至觉得是自己犯了错误,但后来却证明,那所谓的“错误”其实是天意对人类科学的有意相助。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

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日本第12位获诺贝尔奖的人。与以往的诺贝尔获奖者相比,田中的经历非常平凡,因而也显得异色。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连硕士学位也没有。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田中耕一(8张)

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 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

田中耕一的人设基本跟野比大雄是一样的,从小就是个衰人,大学期间还因为一门外语课不及格而留级,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毕业准备面试却屡遭淘汰,大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田中耕一最后为了就业没办法只好选择了一家制作化学器械的公司从事化学专业,做了一名底层的员工,日复一复地工作着和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没什么区别。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田中耕一接受诺贝尔奖

2年后也就是1985年的某一天公司为了研制新的化学仪器,要求田中耕一参与化学仪器的研发,他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测定生物大分子的质量。在一次团队试验测量大分子钴胺素的试验中,田中耕一失误将甘油丙三酮当成了丙酮醇倒入了金属钴粉中去,钴粉试剂的价格非常贵,这是个错误的试验步骤,照理来说这个混合物应该当成化学废液处理,但是田中耕一心疼那么贵的钴粉,他天生的屌丝属性决定将错就错,用废液做一次试验。用废液做实验的同时,田中耕一又犯了一个错误,太心急还没等甘油酯变干就去测定了大分子钴胺素的分子质量,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竟然测量到了钴胺素的分子质量,而甘油酯变干后却无法测量出分子质量。

因为一次不小心的失误,将废液当作试剂,又因为心急才幸运地发现了大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正是印证了那句话,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通常都是成绩差)。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田中耕一这个测定方法后来被称为软激光脱着法,让此前只能测定小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也能够测量大分子的质量。而更让人感到搞笑的是田中耕一却不知道,他的这两步错误的试验方法已经改变了世界的。

正因为田中耕一不知道,所以他像往常一样的继续做一个上班族,拿着底层员工的薪水,做研究工作。过了17年,时间来到2002年,田中耕一在上班的时候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老外用英文对他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田中耕一的英文水平不好,但他也听得出诺贝尔几个词,刚开始还以为是别人在恶作剧,但是诺贝尔奖官方人员联系了公司高层,一时间全公司都知道田中耕一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的田中耕一依然是一脸懵逼地接受了日本各界媒体的采访,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国外科学家都非常关注这个奖项,但是国外科学家翻遍了整个日本的科学界都找不出这个田中耕一,检索信息显示:查无此人,网上也没有他发表的任何文章和论文资料,诺贝尔奖得主能低调到这种程度,我也只能说666了。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2年田中耕一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起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后田中耕一还被迫授予了化学博士的学位,拿了一大笔奖金,公司职位提高了待遇也变好了。田中耕一曾表示自己并不是最好的获奖人选,还有比他更适合得奖的人,但诺贝尔官方表示诺贝尔奖的宗旨就是:鼓励那些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突破思维局限改变世界的人。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年轻时的田中耕一

命运往往就是那么妙不可言,昨天你还在为生活发愁,今天你就站在了科学界的巅峰。田中耕一也成为了和科学界毫不沾边,没有任何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点相比唐娜来说,或者说,更不可思议?!

田中的这一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方法和他的相关专利发明,在当时已为公司创造了相当于超过1亿人民币的利润。但他当时仅获得公司1万1千日元的奖励。申请专利被接受时奖5千日元,被批准时6千元。1万1千日元2002年合人民币700元左右。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田中耕一

田中几乎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仅有的几篇也只是发表在不是很重要的会议和杂志上。他与日本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交往。以至于前天晚上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日本学术界措手不及。

获诺贝尔奖后的田中耕一,在一夜间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职业研究员跃登成为日本全国争宠的人物。他就职的公司岛津制作所老板特地从出差地赶回国赠送给他数百万日元的奖励金,还宣布要将他从主任职位提升到董事级。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威廉·康拉德·伦琴:意外发现X射线(德语: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例如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就因发现天然放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但他取得这项成就,是因为把握住了一次意外。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895 年的一天,德国物理学家威廉 · 伦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实验室中忙碌地研究阴极射线管的特性时,突然注意到一束光投射到了屋内另一头的 ” 氰亚铂酸钡 ” 荧光纸板屏幕上,接着他发现纸板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形同骷髅的手掌骨骼,他最初的惊讶顿时变成了震惊。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伦琴很快意识到,一些神秘的辐射光不但穿过了空气、并且穿过了他的血肉,从而使他的手掌骨骼投影在了光线暗淡的纸板屏幕上。这种光的粒子显然能够穿过固态物体,伦琴接着发现,他可以借助这种超乎想像的辐射光来产生清晰的体内图像。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幅 X 光片诞生了。X 光之所以叫 X,是因为 X 是未知事物的代称。没多久,世界各地的科学实验室都开始复制出 X 光机,20 年后,X 光开始大量用于医学目的。由于 X 光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所以准确地说,伦琴是意外发现了 X 光,而不是发明了 X 光。

青霉素“传奇”的发现过程!亚历山大·弗莱凭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亚历山大·弗莱明是位小个子苏格兰人,他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衬衫领子上常常系着蝶形领结。的确,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的是什么?后来是另外两位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厄恩斯特·钱恩从这个已被人遗忘的发现中挽救了有治疗效果的霉菌,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并把这项技术奉献给人类,从此开创了抗生素时代。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弗莱明从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卓有学识的细菌学家,在伦敦圣玛丽医院从事细菌学研究几乎就是他事业的全部。他两次在实验室里获得意外发现的故事已广为人知。第一次是1922年,患了感冒的弗莱明无意中对着培养细菌的器皿打喷嚏;后来他注意到,在这个培养皿中,凡沾有喷嚏黏液的地方没有一个细菌生成。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弗莱明发现了溶菌酶。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以为这可能就是获得有效天然抗菌剂的关键。但很快他就丧失了兴趣:试验表明,这种溶菌酶只对无害的微生物起作用。1928年运气之神再次降临。在弗莱明外出休假的两个星期里,一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神奇的霉菌。他又一次观察到这种霉菌的抗菌作用。不过,这一次感染的细菌是葡萄球菌,这是一种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感染源。经证实,这种霉菌液还能够阻碍其它多种病毒性细菌的生长。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青霉素是否就是他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天然抗菌素?它是可敷在伤口上的有效杀菌剂吗?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抗菌素作用缓慢,且很难大量生产。他的热情也随之凉了下来。

在他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前,他在192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上述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弗莱明在论文中提到青霉素可能是一种抗菌素,仅此而已。他没有开展观察青霉素治疗效果的系统试验。他给健康的兔子和老鼠都注射过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但从未给患病的动物注射过。如果当时他做了这方面的试验,这种“神奇药物”很可能会提早10年问世。

在英美两国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弗莱明为创造一项医学奇迹而坚持不懈奋斗的传奇故事很快就诞生了。

媒体在科学史上几乎很少犯下如此严重的愚蠢错误。它们把弗莱明描述成发现青霉素的天才,而对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仅用几句话一带而过。但在弗莱明本人的演讲中,他总是把青霉素的诞生归功于弗洛里、钱恩和他的同事所作的研究。

不仅是唐娜!他们都是“撞大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并没有受舆论的蒙蔽而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弗莱明一人。作为弗莱明的合作者,弗洛里和钱恩与他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相信,科学史上,还有很多因为意外而成就人类的发明或发现,也有不少人有着唐娜、田中一样的运气,但任何的运气和意外,都是需要当事人去把握的。如果机会降临,而你没有去做,那么,你仍将一无所获。

你怎么看呢?

综合:张磊科学网博客、网易号宇宙百科全书、百家号晓看、新浪、百家号小爬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