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一位59歲的大學女副教授,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今年科學八卦最熱門的新聞。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唐娜·斯特里克蘭,成為繼居里夫人與格佩特-梅耶之後,歷史上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

1989年,唐娜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讀物理學光學專業博士學位期間,在導師傑勒德·穆魯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發明了啁啾脈衝放大技術,該技術已經普遍被應用於超強超短脈衝激光系統中。這次獲獎,是唐娜和導師傑勒德·穆魯一起獲獎。

從她的履歷來看,人們遺憾地發現,她只是一名副教授,而且已經快退休了。在她自己的網站上,她只列出了6篇代表作。那篇獲得諾獎的論文,她是第二作者,發表在《光學通信》雜誌上。這份雜誌的學術影響因子僅為1,在學術界眾多刊物中根本不入流,唯一的好處就是發表快。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那一年,唐娜剛剛26歲,在羅切斯特大學教授穆魯手下攻讀博士學位,穆魯老師手下有個學生威廉姆斯非常聰明,有一天提出個奇思妙想:咱們平時都從光纖到放大器這個順序來做實驗的,如果調個順序會怎麼樣?他把這個想法跟導師說了,也沒當回事就回家了。

導師穆魯一聽,虎軀一震。這想法好啊!於是連夜來到實驗室,一看還有個女學生唐娜沒走,就叫她按照威廉姆斯的方法進行試驗。沒想到共同發明了一種稱為“啁啾脈衝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的技術。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這一技術徹底改變了激光科學領域,在物理學的不同分支中發展了新的應用,包括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學;同時也適用於醫學領域,在眼睛和白內障的屈光手術方面同樣取得了新的進展。不明覺厲,總之就是很牛逼的樣子。

穆魯把實驗結果整理成論文發表了,順帶著把唐娜列在了第二作者位置上。

唐娜一輩子做得最重要的就是這件事。除此之外,唐娜並無其他重要的學術成果,和居里夫人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也遠不如導師穆魯。加拿大當地記者採訪她,問起來為什麼到現在還是副教授。她的回答是,“我確實太懶了。”

有人把她獲得諾獎稱為運氣,更多的人則表示不服氣,認為她只不過是沾了老師的光而已。

這有一定的道理,反應了一定的問題,但並不是全部的問題。不是誰都是唐娜,在諾獎歷史上,以副教授身份獲取諾獎的在職科學家,是極為罕見的,用極為罕見的特例,

來試圖證明論文體系的無效,證明自己也是那個懷才不遇的高手,從邏輯來講,是荒謬的。

科學研究需要的是獨創精神,獨創精神來自於自由獨立的人格。而中國科學家少的不是論文,而是這種自由獨立的人格。論文至上,只是中國科學家缺乏獨創精神的外在表現之一而已。

所以,唐娜的故事既不能解讀為運氣,也不能解讀為對“論文至上”的批評。唐娜之所以能夠獲得諾獎,根本原因在於對首發權的尊重。在那篇論文中,唐娜是第二作者。對於這項發明的評價,按照諾獎官方的說法,從此以後,激光成為了人們可以利用的工具,被廣泛應用於工業和醫療領域,造福人類。所以,為了表彰這項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發明,唐娜也獲得了諾獎。

雖然她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她的導師穆魯教授。但她作為發明人,同樣享有發明權。所以,哪怕她之後的學術生涯乏善可陳,被人們說成是“一篇論文吃一輩子”,但卻是她而不是威廉姆斯在實驗室做出了這個實驗,那麼既然要紀念這個至關重要的發明,就只能是她而不是威廉姆斯獲獎。

實際上,獲得諾貝爾獎的不少發明和發現,有不少都是“撞大運”的行為,有時甚至覺得是自己犯了錯誤,但後來卻證明,那所謂的“錯誤”其實是天意對人類科學的有意相助。

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

200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日本第12位獲諾貝爾獎的人。與以往的諾貝爾獲獎者相比,田中的經歷非常平凡,因而也顯得異色。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連碩士學位也沒有。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田中耕一(8張)

1959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首府富山市, 1983年獲日本東北大學學士學位

田中耕一的人設基本跟野比大雄是一樣的,從小就是個衰人,大學期間還因為一門外語課不及格而留級,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學畢業準備面試卻屢遭淘汰,大學是電氣工程專業的田中耕一最後為了就業沒辦法只好選擇了一家制作化學器械的公司從事化學專業,做了一名底層的員工,日復一復地工作著和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沒什麼區別。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田中耕一接受諾貝爾獎

2年後也就是1985年的某一天公司為了研製新的化學儀器,要求田中耕一參與化學儀器的研發,他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測定生物大分子的質量。在一次團隊試驗測量大分子鈷胺素的試驗中,田中耕一失誤將甘油丙三酮當成了丙酮醇倒入了金屬鈷粉中去,鈷粉試劑的價格非常貴,這是個錯誤的試驗步驟,照理來說這個混合物應該當成化學廢液處理,但是田中耕一心疼那麼貴的鈷粉,他天生的屌絲屬性決定將錯就錯,用廢液做一次試驗。用廢液做實驗的同時,田中耕一又犯了一個錯誤,太心急還沒等甘油酯變幹就去測定了大分子鈷胺素的分子質量,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竟然測量到了鈷胺素的分子質量,而甘油酯變幹後卻無法測量出分子質量。

因為一次不小心的失誤,將廢液當作試劑,又因為心急才幸運地發現了大分子質量的測定方法,正是印證了那句話,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通常都是成績差)。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田中耕一這個測定方法後來被稱為軟激光脫著法,讓此前只能測定小分子的質譜分析法也能夠測量大分子的質量。而更讓人感到搞笑的是田中耕一卻不知道,他的這兩步錯誤的試驗方法已經改變了世界的。

正因為田中耕一不知道,所以他像往常一樣的繼續做一個上班族,拿著底層員工的薪水,做研究工作。過了17年,時間來到2002年,田中耕一在上班的時候接到一通電話,電話那頭老外用英文對他說他獲得了諾貝爾獎,田中耕一的英文水平不好,但他也聽得出諾貝爾幾個詞,剛開始還以為是別人在惡作劇,但是諾貝爾獎官方人員聯繫了公司高層,一時間全公司都知道田中耕一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此時的田中耕一依然是一臉懵逼地接受了日本各界媒體的採訪,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國外科學家都非常關注這個獎項,但是國外科學家翻遍了整個日本的科學界都找不出這個田中耕一,檢索信息顯示:查無此人,網上也沒有他發表的任何文章和論文資料,諾貝爾獎得主能低調到這種程度,我也只能說666了。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2002年田中耕一與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一起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因此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此後田中耕一還被迫授予了化學博士的學位,拿了一大筆獎金,公司職位提高了待遇也變好了。田中耕一曾表示自己並不是最好的獲獎人選,還有比他更適合得獎的人,但諾貝爾官方表示諾貝爾獎的宗旨就是:鼓勵那些具有創新性思維能夠突破思維侷限改變世界的人。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年輕時的田中耕一

命運往往就是那麼妙不可言,昨天你還在為生活發愁,今天你就站在了科學界的巔峰。田中耕一也成為了和科學界毫不沾邊,沒有任何學術觀點和學術論文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一點相比唐娜來說,或者說,更不可思議?!

田中的這一項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方法和他的相關專利發明,在當時已為公司創造了相當於超過1億人民幣的利潤。但他當時僅獲得公司1萬1千日元的獎勵。申請專利被接受時獎5千日元,被批准時6千元。1萬1千日元2002年合人民幣700元左右。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田中耕一

田中幾乎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僅有的幾篇也只是發表在不是很重要的會議和雜誌上。他與日本學術界幾乎沒有任何交往。以至於前天晚上獲獎的消息傳來時,日本學術界措手不及。

獲諾貝爾獎後的田中耕一,在一夜間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職業研究員躍登成為日本全國爭寵的人物。他就職的公司島津製作所老闆特地從出差地趕回國贈送給他數百萬日元的獎勵金,還宣佈要將他從主任職位提升到董事級。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威廉·康拉德·倫琴:意外發現X射線(德語: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國物理學家。

1895年11月8日發現了X射線,為開創醫療影像技術鋪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發現不僅對醫學診斷有重大影響,還直接影響了20世紀許多重大科學發現。例如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就因發現天然放射性,與居里夫婦共同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到今天,為了紀念倫琴的成就,X射線在許多國家都被稱為倫琴射線,另外第111號化學元素Rg也以倫琴命名

但他取得這項成就,是因為把握住了一次意外。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1895 年的一天,德國物理學家威廉 · 倫琴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實驗室中忙碌地研究陰極射線管的特性時,突然注意到一束光投射到了屋內另一頭的 ” 氰亞鉑酸鋇 ” 熒光紙板屏幕上,接著他發現紙板屏幕上出現了一隻形同骷髏的手掌骨骼,他最初的驚訝頓時變成了震驚。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倫琴很快意識到,一些神秘的輻射光不但穿過了空氣、並且穿過了他的血肉,從而使他的手掌骨骼投影在了光線暗淡的紙板屏幕上。這種光的粒子顯然能夠穿過固態物體,倫琴接著發現,他可以藉助這種超乎想像的輻射光來產生清晰的體內圖像。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幅 X 光片誕生了。X 光之所以叫 X,是因為 X 是未知事物的代稱。沒多久,世界各地的科學實驗室都開始複製出 X 光機,20 年後,X 光開始大量用於醫學目的。由於 X 光是大自然的一種現象,所以準確地說,倫琴是意外發現了 X 光,而不是發明了 X 光。

青黴素“傳奇”的發現過程!亞歷山大·弗萊憑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1928年9月15日,亞歷山大·弗萊明發明瞭青黴素,這使他在全世界贏得了25個名譽學位、15個城市的榮譽市民稱號以及其他140多項榮譽,其中包括諾貝爾醫學獎。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亞歷山大·弗萊明是位小個子蘇格蘭人,他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襯衫領子上常常繫著蝶形領結。的確,弗萊明發明瞭青黴素,但他並沒有意識到他發現的是什麼?後來是另外兩位科學家:霍華德·弗洛裡和厄恩斯特·錢恩從這個已被人遺忘的發現中挽救了有治療效果的黴菌,證明了青黴素的功效,並把這項技術奉獻給人類,從此開創了抗生素時代。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弗萊明從一個窮苦農民的兒子成長為卓有學識的細菌學家,在倫敦聖瑪麗醫院從事細菌學研究幾乎就是他事業的全部。他兩次在實驗室裡獲得意外發現的故事已廣為人知。第一次是1922年,患了感冒的弗萊明無意中對著培養細菌的器皿打噴嚏;後來他注意到,在這個培養皿中,凡沾有噴嚏黏液的地方沒有一個細菌生成。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弗萊明發現了溶菌酶。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他以為這可能就是獲得有效天然抗菌劑的關鍵。但很快他就喪失了興趣:試驗表明,這種溶菌酶只對無害的微生物起作用。1928年運氣之神再次降臨。在弗萊明外出休假的兩個星期裡,一隻未經刷洗的廢棄的培養皿中長出了一種神奇的黴菌。他又一次觀察到這種黴菌的抗菌作用。不過,這一次感染的細菌是葡萄球菌,這是一種嚴重的、有時是致命的感染源。經證實,這種黴菌液還能夠阻礙其它多種病毒性細菌的生長。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青黴素是否就是他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的天然抗菌素?它是可敷在傷口上的有效殺菌劑嗎?進一步的試驗表明,這種抗菌素作用緩慢,且很難大量生產。他的熱情也隨之涼了下來。

在他轉向其它研究項目之前,他在192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自己的上述發現,但當時這篇論文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弗萊明在論文中提到青黴素可能是一種抗菌素,僅此而已。他沒有開展觀察青黴素治療效果的系統試驗。他給健康的兔子和老鼠都注射過細菌培養液的過濾液,但從未給患病的動物注射過。如果當時他做了這方面的試驗,這種“神奇藥物”很可能會提早10年問世。

在英美兩國媒體的共同努力下,關於弗萊明為創造一項醫學奇蹟而堅持不懈奮鬥的傳奇故事很快就誕生了。

媒體在科學史上幾乎很少犯下如此嚴重的愚蠢錯誤。它們把弗萊明描述成發現青黴素的天才,而對牛津大學的研究小組要麼隻字不提,要麼僅用幾句話一帶而過。但在弗萊明本人的演講中,他總是把青黴素的誕生歸功於弗洛裡、錢恩和他的同事所作的研究。

不僅是唐娜!他們都是“撞大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並沒有受輿論的矇蔽而將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弗萊明一人。作為弗萊明的合作者,弗洛裡和錢恩與他共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相信,科學史上,還有很多因為意外而成就人類的發明或發現,也有不少人有著唐娜、田中一樣的運氣,但任何的運氣和意外,都是需要當事人去把握的。如果機會降臨,而你沒有去做,那麼,你仍將一無所獲。

你怎麼看呢?

綜合:張磊科學網博客、網易號宇宙百科全書、百家號曉看、新浪、百家號小爬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