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呼救信號「SOS」與「GMDSS」前世今生

國際呼救信號“SOS”與“GMDSS”前世今生

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衛星救援早已走上歷史的舞臺。27年前年的昨天——1991年9月22日,國際海事機關決定遇險和安全通信方面將以現代化通信手段和方式取代傳統的莫爾斯電報通信。從此作為國際呼救信號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S0S(國際摩爾斯電碼求救信號),將在1992年2月被GMDSS(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取代。

“SOS”曾經是全球公認的遇難海洋船隻的求救信號,是國際摩爾斯電碼求救信號,而不是任何單詞的縮寫。實際上,這三個字母的組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SOS對應的莫爾斯電碼分別代表“三短音-三長音-三短音”,這個組合簡短、準確、連續而有節奏,易於拍發和閱讀。夜間也可用燈光(如手電)表示。

其實,在100年前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有三種:CQD、SOS和Mayday。CQD意為“Come quick, danger(速來,危險)”。這三種求救信號,SOS得到了最大普及的原因之一是這三個字母無論是從上面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SOS。

國際呼救信號“SOS”與“GMDSS”前世今生

國際呼救信號“SOS”與“GMDSS”前世今生

1908年7月1日,當時海難頻繁發生,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正式將“SOS”確定為國際通用海難求救信號。

1909年,英國冠達遊輪公司旗下的“斯拉沃尼亞號”在亞述爾群島失事時,向鄰近海岸和過往船隻拍發了“SOS”信號,最終使得所有人都獲救,這是SOS首次被使用。

1912年4月“泰坦尼克號”冰海沉船之後,SOS才得到廣泛使用。“泰坦尼克號”沉船後,最後在絕望的情況下,船上的一位報務員說:“發送SOS求救信號,這是一種新的國際通用呼救信號,它可能是我們最後的獲救機會。”正是這位報務員利用SOS求救信號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原來,當時與“泰坦尼克號”近得燈光可見的“加利福尼亞號”因報務員不值班沒有收到這個求救信號。可是,求救信號卻幸運地被遠在紐約的一位叫薩洛夫的人接收到。他果斷地通過無線電廣播向全世界通報了這一消息。直到次日黎明,距離“泰坦尼克號”很遠的“卡帕蒂阿號”才聞訊趕到,最終救出了710人。

1991年9月22日,國際海事機關決定遇險和安全通信方面將以現代化通信手段和方式取代傳統的莫爾斯電報通信。從1992年2月開始廢除SOS信號,改用新的國際海事衛星電子通信設備GMDSS(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

GMDSS國際呼救系統設備功能先進,可以保障海上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一旦船舶、飛機遇險後,呼叫“GMDSS”時,地球上所有地方都可接收到,並可迅速建立通訊聯絡,及時能獲得精確位置,開展緊急救援。即使是突然遇到事故,只要一按電鈕,可將全部有關事故的信息,如位置數據、氣象情況等將自動地通報救援機關,以最短的時間幫助協調搜救工作,這比過去採用SOS一分鐘顯示80個文字的莫爾斯電信設備要快速、準確、方便得多。根據有關規定,凡在國際航線上航行的300總噸以上,且為SOLAS公約締約國的船舶,從1992年2月1日起都要逐步實施GMDSS系統。

國際呼救信號“SOS”與“GMDSS”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