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整改进行时」天祝:最后一次“搬迁会”

【环保整改进行时】

最后一次“搬迁会”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伏润之 通讯员 李卫泰

海拔3060米的天祝县小石门沟松柏苍翠、河水潺潺。长期以来,这里生活着38户牧民。

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进程的加快,这里的牧民即将搬迁出来,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生活,让“核心区”回归静谧。

“感谢父老乡亲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克服各种困难生态移民搬迁,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日前,在炭山岭镇四台沟村石门组,镇党委书记尤国斌对前来参加生态移民搬迁动员会的牧民动情地说。

这是石门组召开的最后一次生态移民搬迁会,牧民们围坐在一起,详细听生态移民搬迁各项政策。

“这次会议让牧民们在生态移民搬迁中吃上了‘定心丸’,大家讨论的焦点都是搬迁以后如何发展。”四台沟村党支部书记乔其禄说。

正午时分,38岁的秦春贵正满头大汗地拆卸养殖暖棚。去年,他在石门镇租了一座养殖小区,育肥了80头白牦牛,赚了16万元。“住在核心区,搬迁是必然的。所以,我及早在石门镇发展白牦牛育肥产业,把经营的重点都放在了大山外面。”秦春贵说。

两山环抱的夹皮沟景色宜人,牧民安明清就住在这里,家里的58只羊已装上卡车,待把130头白牦牛出售后就要搬迁。“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几代人,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核心区搬迁是大趋势,我们要顾全大局,积极搬迁。”安明清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吃得很透。

53岁的秦才华已经开始装修县城的新房子,他的大儿子开饭馆,小儿子做生意,一家人一年收入可观,等山里的80头牦牛处理完,就能搬迁。

今年31岁的苏哇玛多吉家的100多只羊已经出售。去年年底,他在县城买了房。这次回来,就是要拆迁暖棚和房屋。今后,他打算通过政府扶持,学习挖掘机、装载机驾驶技术,在新的环境里开创幸福生活。

炭山岭镇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涉及常住人口41户156人,其中四台沟村石门组38户143人,阿沿沟村3户13人。

2016年年底,炭山岭镇开展摸底调查,核实人口、草原、牲畜等数据,动员牧民有计划地进行减畜,鼓励牧民及早到外面开阔视野寻求发展,积极开展核心区生态移民搬迁各项前期工作。

今年6月6日,天祝县出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群众生态搬迁工程建设及资金补偿方案》后,炭山岭镇成立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宣传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政策、搬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8月,组织群众领取城北新区住房钥匙并装修新房。同时,同步进行地面附着物全面拆除和平整、附土绿化等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