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川普發動的貿易摩擦會連累共和黨輸掉2018年的中期選舉嗎?爲什麼?

記者王冠


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摩擦有其策略性和戰略性兩個層次。他的真實目的是除了追求更加平衡的貿易,為產業工人爭取到更好的利益,利好中期選舉,更重要的是他在佈一個很大的局,這個大手筆或許已經超出了中選的意義,他在奠定美國在新時期的經貿、安全及國際政治地位。

2018年的“特朗普式”貿易摩擦“惡果”或許已經“罄竹難書”,喧囂背後不難發現特朗普的策略有很強的針對性。

從一個政治人物的角度考慮,首先需要確保的是他的“政治生命”,也就是特朗普要爭取到今年國會選舉對他施政的加持,力保2020白宮不丟。

從微觀角度分析貿易摩擦可能給選情造成的影響或許是一件困難的事,需要有非常廣泛、細緻、持久、跟蹤式的“田野調查”,但從宏觀上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強勢貿易措施和理念,正在一步步接近他競選時的承諾:廢掉糟糕的協議,重啟對美國更有利的協議。

舉一例說明,從北美自貿協定(NAFTA)中脫胎換骨,以《美墨加協定》面世的新條款

一個最後時限的倒逼,特朗普的貿易代表促成了三國達成協議,塵埃落定,特朗普得分無疑。

他不僅在為美國的奶製品和汽車行業工人爭取利益,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在佈局和中國競爭甚至對抗的大棋局,與中國爭利!

仔細看這個《美墨加協定》,它其實是一個遙遠的北美區域貿易協議,和中國貌似不搭界。但裡面的條款帶著“鋒利的牙齒”,也就是三國中的任何一國,如果和非市場經濟體簽訂FTA時,需要和其他兩個成員國同意,否則就算違反協定!中國就在這個“非市場經濟體”範圍之內。

代表特朗普參加談判的是他極為倚重和信任的貿易談判高手萊特希澤。萊特希澤說了一句需要引起足夠關注的話:美墨加協議是今後美國貿易談判的模板。

模板的意思就是:以此為參照,今後協議都按照這個標準。

新的美墨加是一個“模板”,這意味著美國今後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簽訂貿易協定時,都可能加入這個限制、排他性條款!

特朗普的意志在協議中被固化了!

特朗普本人也認為,已成功完成一項“全新協定的談判”,這是意有所指的。

從國內層面看,美墨加新協定的最大改變是在“汽車和乳製品行業”,所以這個協定也被戲稱為“汽車乳製品協定”。

特朗普認為,這將是美國汽車行業和汽車工人的新曙光。 新協定將原本的“原產地規則要求”,由62.5%提高至75%,並要求40%-45%的汽車配件必須由時薪高於16美元的工人生產,才能享受免稅待遇。

實事求是說,時薪16美元起,這是一個不低的標準。墨西哥人會不會遵守這項最低薪資條款,這其實是一個疑問。而且,新規將增加汽車生產成本,最終對消費者不利,但這些小賬不能和特朗普的大賬相比。格局完全不同。

不過在新協定中,加拿大同意取消第七類乳製品配額和定價體系,向美國開放約3.59%的乳製品市場。

特朗普認為,乳製品行業是“美加談判”的決定性行業(Dairy was a deal breaker)。這是加拿大為保護汽車行業不得不做出的妥協,結果將有利有弊。客觀說,向美國開放約3.59%市場並不算大,重要的是特朗普實現了對選民爭取利益的承諾。

弔詭的是,新協定有望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國內順利批准。

但在美國國會,看看特朗普白宮和國會之間僵硬的關係,除非中期選舉能夠取得理想的結果,否則民主黨為了阻撓而阻撓的可能性不排除。

技術難度,特朗普再清楚不過,但他只要在競選造勢集會上,向選民講述那些他們愛聽的東西就足夠了,所謂的Promises kept!

白宮已將協定文本遞交國會審閱,並計劃在11月30日簽署協定。樂觀預計,要想實施立法的話,也是明年2月份以後的事了。

美國國會將於11月6號進行中期選舉,多項民調顯示,民主黨有很大機會至少能重掌眾議院的主導權。

因此,共和黨出於對選舉結果的擔心,試圖“將鬧鐘往前撥”,迫切推動在選舉前批准協定。

最心急火燎要這個新協議的是美國,最後拖後腿無法成為法案的,也可能卡在美國。

談判中最強勢的美國,卻要在協議達成後回到國內受到黨派鬥爭的制約。

從這個角度說,協定的達成僅僅是個開始,到真正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由美國的政治生態所決定的。

所以,特朗普的貿易摩擦,不是簡單的喊打喊殺,背後都有其較為深遠的佈局和考慮。

就如同這個嶄新的《美墨加協定》,由貿易摩擦最終倒逼衍生出的協定,在中選如火如荼時誕生,不僅不會拖累共和黨選情,更可能是特朗普給共和黨帶來的加分項,畢竟有不少共和黨競選人是靠特朗普來背書站臺才能獲勝。

(完)


蔣曉峰Terry


從目前的民調來看,民主黨拿下眾議院的幾率高達77.1%(FiveThirtyEight),而共和黨則很可能繼續控制參議院。如果一切如民調所示,那麼十一月之後美國將迎來兩黨分治兩院的格局。

共和黨若輸掉眾議院,是否拜特朗普所賜?美國某國會前議員曾說道,特朗普是一位非典型的美國總統。他只關心他自己的支持率,並不在意共和黨其他成員的政治命運。一般來說,如果總統去為自己黨派的候選人站臺時,應該在開場簡短地說幾句,介紹該候選人,然後離開講臺。但是在賓夕法尼亞一個競爭激烈的議員選舉中,特朗普冗長、絮絮叨叨地吹噓自己的成功讓一個本來已經較弱的候選人顯得更弱。一些國會議員分析認為正是特朗普的長篇大論使候選人輸掉了競選。特朗普只關注自己是否受歡迎,並不在意共和黨候選人的政治前景。

同理,特朗普不在意自己的貿易政策是否會導致共和黨候選人輸掉他們2018年的中期選舉。根據某位國會前議員分析,從特朗普的角度來說,他會認為選舉的失敗應該歸結於共和黨候選人太弱,而不應該怪他的政策帶來的影響。特朗普的品性決定了他只關注他自己的受歡迎程度,不顧他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特朗普喜歡把成功歸於自己,把過失歸於他人。


記者王冠


謝謝@記者王冠 的邀請,大家記得多看他的新聞。

特朗普與共和黨之間的微妙關係

特朗普就競選伊始就並不是共和黨黨內真正的寵兒,黨內更喜歡的競選者,是小小布什,還有被特朗普羞辱的那位女性。但是問題就是,特朗普板磚破武術的競選套路,使得自己的民調高居不下,最終成為共和黨的提名候選人,這其實對於已經執掌國會的共和黨來說,是始料未及的。但是七師弟說過,在美國,共和黨寧願讓這位奇葩去贏,也不可能把位置讓給民主黨,畢竟金主的錢已經砸出來了。國會也是共和黨控制。


特朗普上任至今,可以說共和黨也在諸多方面既給了特朗普寬容,也給了特朗普耳光,比如在通俄門調查,以及豔星門調查大概率確定涉及特朗普的情況之下,國會並沒有啟動不信任案調查和關於特朗普自己的聽證會,這使得諸多政界人士和法律界體制主義者大為不滿,司法和國會對於特朗普通俄門和豔星門的包容,成為民主黨持續攻擊特朗普的陣地。

另如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國會共和黨並沒有給予特朗普太多的面子,上任之後,幾乎近一年的時間裡,特朗普都在極盡全力出臺替代法案並說服國會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但是在去年7月的關鍵投票之中,在眾議院僅以個位數領先投票通過,而在參議院則遭遇了共和黨人的反水,57對43並沒有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其中有九名共和黨人投票反對,可以說這在共和黨共同執掌政府和國會的情況下,這是對於總統響亮的耳光。

民主黨或將入主眾議院?

有民調機構顯示,民主黨入主眾議院的概率很大,七師弟對此持觀望態度,眾議院的風向代表的是民意的風向,當前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並不低,因此民主黨要想成功入主眾議院很可能要打一個巨大的問號,因為特朗普無論是在經濟成績單還是貿易成績單方面,都有著在美國國內鐵的建樹。

按照特朗普執政的風格和美國國會的民情結構來說,眾議院繼續歸屬共和黨,而參議院歸屬民主黨的結構假設應該更加符合當前美國的政治國情現狀和發展趨勢,因為特朗普當前的核心支持力量來自於頂層壟斷資本家和底層的藍領勞工,反對力量則更多來自於中產建制陣營,按照美國參眾兩院的設計政治原理,民主黨入主參議院對特朗普的用人模式和國際政策進行鉗制,而參議院則保證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施政繼續為美國自身發展提供動力,或是特朗普時代最好的美國政治結構。


不過這都是人家美國人民自己的選擇,我們就拭目以待。


七師弟


特朗普瘋瘋癲癲、倒行逆施、出爾反爾,很可能讓共和黨輸掉中期選舉,也許這不是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一個因素引起,但一定是特朗普引起,這是毫無疑問的。


從目前美國國內民意看,要求彈劾特朗普的呼聲高漲。如何才能彈劾特朗普,唯有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敗,而讓民主黨議員佔據美國國會的大多數時,美國國會對特朗普發起彈劾,讓特朗普主動和被動下臺。從這角度說,與其說是特朗普連累共和黨輸掉中期選舉,不如說是特朗普自挖火坑、自掘墳墓。


特朗普是2016年美國飛出的“黑天鵝”,這隻“黑天鵝”一直不受歡迎,支持率一直很低。儘管如此,特朗普依然喜歡自娛自樂,僅僅關心自己的總統寶座——不僅希望順利完成這個總統任期,而且希望連任下屆總統,目前已經提前兩年開始準備下屆總統大選;而對共和黨的事情,特朗普似乎並不十分感冒。如果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敗,特朗普一定會說不是自己的責任;如果共和黨有幸還能獲勝,特朗普一定會說是自己的功勞。這就是喜歡自吹自擂自誇的特朗普,就是自稱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總統的特朗普。


一個事實不容忽視,特朗普和共和黨關係緊密、唇齒相依、命運與共。如果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敗了,特朗普的總統生涯很可能就結束了,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毛開雲


但是在我看來,中美之間正在進行的並不是摩擦,而是一戰,因為已經火力十足,對方也早已撕破了臉加壓,求和換取讓步是難上加難,畢竟人家把我們認定成了戰略對手,畢竟人家認為我們嚴重損害了它的利益,畢竟特朗普想要徹底改變他認為的中美貿易中的不公平現象。

好了,迴歸正題,貿易戰會影響共和黨輸掉中期選舉麼?根據目前的民調顯示,民主黨將在眾議院取得較大勝利,而共和黨將會繼續保留參議院的優勢。我也比較認同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長期關注美國政治的人會發現,中期選舉有兩大特點:第一,中期選舉前中美關係必然出現一段時間的緊張時期;第二,中期選舉中時任總統所在的政黨很難同時在參眾兩院獲得優勢地位。

因為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美國人認定我們是它的戰略對手,是將來會取代其稱為世界第一的國家,所以一到選舉時刻,我們就成了靶子,因為批判我們的話是選民愛聽的、媒體樂意傳播的,成了選舉時期的保留曲目。但是,現階段的中美關係已經發展成為離不了的夫妻關係,再鬥也不能破。

此外,美國政治的平衡體現在方方面面,無論是三權分立、大法官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人數的分配、還是總統與議會的關係都有平衡,這些也潛移默化影響了美國民眾。試想一下,如果總統和議院均歸一個政黨,那麼制衡的力量就失去了平衡,這就有可能導致一些問題的產生。所以,中期選舉就是政壇力量平衡的過程。

還有,中期選舉時總統已經就任兩年了,即使他做的再好,也會遭到一批民眾的反對,且很少有總統在任職兩年後支持率還在50%以上,所以,民眾在中期選舉時會用選票說話,給總統提醒。


小溪解局


不會,美國人的思維與認知確與我們有差別,不斷增長的就業及較低的失業率還是能吸引不少選票的,經濟上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也增色不少。對外更是四面開花,碩果頗豐,基本沿用了特朗普商人式的各個擊破,當然負面的結果也不少。但二有相較,中期選舉恐很難撼動特朗普,大膽預測,總統連任也很可期。


肥柱子


我以上說過美國的貿易戰不都取決於特朗普,特朗普只是其中一個代表甚至連代表都不算,原因特朗普多次打壓美元走不準美國經濟增長,也就是控制美元走強,美元走強是美國經濟在增長特朗普並不是真正想使美國發展而是想搞垮美國。


用戶6401855171260


特朗普連累共和黨中期選舉是肯定的,但應該是一個綜合原因,很難離清是由於發動貿易戰,還是特朗普不斷暴出的負面消息造成的人品(誠信等)缺失所致。總統是政黨的代表,他的言行肯定對政黨有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

許多時候結果在事後才分析原因,所以理性佔據主導地位,實際上客觀因素或條件才是左右事物的重要原因。比如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總統競選,如果按得數多少決定總統,就是希拉里勝出。但偏偏美國有個選舉人制度,它是專門用於對付簡單多數票的,結果特朗普奪得了選舉人多數票。支持率高的輸了,支持率低的贏了,這就是客觀規則的作用。至於事後總結的中產階段及低層民眾支持特朗普,美國民眾不喜歡"精英"治國等等,只不過是一面之詞。它可能是事實,但不一定是起決定作用的事實。

"黑天鵝"很可怕,它有時候能改變事情的發展方向,比如在希拉里競選滿有把握的情形下,在離投票日僅有幾天的時候,聯邦調查局(FBI)宣佈啟動"郵電門"調查程序,可以說正是這隻"黑天鵝"斷送了希拉里的總統夢。本來美國就有擺洲決定美國總統的不成文說法,FBI要介入調查的消息,使許多人認為問題非同一般。搖擺洲的搖擺選民,當然會受到這個消息左右,再加離投票日很近,幾乎沒有給人留下反應的充足時間,希拉里就這麼輕易地丟了總統。

說這麼多題外話,意思是中期選舉也應該從客觀方面多著眼。一般來說,共和黨是守方,即守住眾議院的多數席位,而民主黨是攻方,要奪取兩院多數席位,從局勢上看守方被動,攻方主動。這是因為執政黨站到了前臺成了表演者,在臺上邁勁幹活,而在野黨在臺下挑毛病,盡力放大負面成分。俗話說,乾的再好也比不過說得好,磨房裡不愁找個驢蹄印。這就使守方處於不易地位,不像總統選舉時乘勝奪取多數席位那麼輕鬆。

兩院丟失一院,一般說比較正常。參議院穩固,也並不說明共和黨現在的支持率高,而是參議院更換的議員名額較少,就是全部換成民主黨席位(人員),也改不了共和黨多數席位的局面。如果參議院更換席位(人數)多,足以改變多數和少數局面,參議院也必有一番撕殺,鹿死誰手還不一定,這就是客觀因素的作用。

不能說貿易戰和美國的經濟數據不起作用,但能不能起到關鍵作用真不好說,事情並不一定是全靠理性來推動發展的。特朗普是有史以來爭議最大的總統,上任以來負面消息揮之不去不招即來。政策的不穩定,部下的不配合(難配合),狂言瘋語,前後矛盾,誠信確實,盟友失和等等因素持繼發酵,無疑在客觀因素上增加了主觀原因,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利的概率極大。美國社會總體上不大喜歡不受約制或釣制力缺失的情況出現,民主表面上看凝聚力欠點"火"候,但它平穩長期。專權令行無阻,但容易小錯引發大錯,錯上加錯。所以美國自動糾錯機制不會長期缺失,往往在必要的時候會及時補缺。可以預料,中期選舉之後,特朗普的金箍咒應該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