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擡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趁房地產還沒開工,接著昨天的話題,繼續!

昨天老棕衣的文章《大陸漂移說,還是地球膨脹說,看看地圖就知道了》發表以後,很多讀者發來評論和自己的見解,老棕衣受益匪淺。

其中有幾條,就是說青藏高原是兩大板塊擠壓抬升形成的,這個和地球膨脹說,有點矛盾啊。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後來老棕衣想了一下,覺得如果地球是逐漸膨脹的話,大陸應該越散越開啊,怎麼會像青藏高原一樣越升越高呢?貌似還真的是兩大板塊漂移碰撞後,這個板塊交界的地方啊,就越來越高了不是。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粗想一下,好像也有點道理。但是後來細想一下,發現地球膨脹說也可以說得通啊。下面老棕衣就說說這個思路吧。

按照地球膨脹說,地球表面是越來越大的,陸地越來越大,海平面越來越低。如果,海平面低了幾千米呢?也就是幾公里呢?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大陸沒啥變化,就是海平面下降了幾千米呢。

這樣一來,不是山抬高了,而是海平面下降了。過去沒有海拔高度,只有相對高度。海平面下降,相對海拔就高了。

不是沒有可能哦。我們來看看一個重要的證據,那就是冰川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冰川哪來的?從高山上來的吧。上面這張圖就是典型的冰川。我們看看百度百科。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這個好像和我們地理書上教的差不多啊。是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最後化成冰。

我謝謝你哦!這種理論也太扯了吧。如果積雪這麼厲害,那雪應該很大吧,山峰應該越來越高吧,壓實?雪一層壓一層?呵呵。

我們看看冰川運動造成了什麼?

我國的成都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世界上最大的亞馬遜平原,都是由冰川運動和溶解後形成的沖積扇平原。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亞馬遜平原

我國的冰川遺址很多,離我們南京比較近的牯牛降一帶,有個九華天池。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巨大的石塊都被磨圓了,雜亂地堆積在冰川河道里。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其實說冰川遺址有點牽強,應該是冰川運動形成的古河道遺址。

我們來模擬一下冰川運動的過程。

很久以前,地球體積沒這麼大,表面很冷,後來可能是帶水的彗星撞擊了地球,讓地球上有了水,那時候水幾乎淹沒了所有的大陸,並以冰的形式存在著。後來地球地溫升高,地殼膨脹,地表變大,然後覆蓋在地表的冰開始融化,並形成了冰川運動,開山造溝,在地表上劃出一道道劃痕,融化的水就順著這些劃痕往低處流淌,並且冰川帶來的岩石形成大型沖積扇平原。當地殼膨脹的時候,地球水面越來越低,和大陸拉開差距。

我們再來看看一些證據。

貴州地貌。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廣西和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就是岩石和泥土“浸”著這些小山峰。地下是巖洞縱橫,整個就是一個古代河流與湖面的遺址。

我們的桂林山水,也是這樣。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等到有一天灕江乾涸了,就是上面那張圖了。

我們再看看青藏高原,這麼高的海拔上面,居然大大小小湖泊星羅棋佈。為什麼呢?因為這裡原本就是被冰川覆蓋的地方啊,後來冰水退下去了,留下了坑坑窪窪的遺址。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地球膨脹和氣溫升高造成的冰川運動,形成了富饒美麗的沖積扇平原,養育了一代代人。


還有個證據,就是沙漠。沙漠原來就是海底或湖底,海乾了湖幹了,地下露出來了。這麼又細又圓顆粒差不多的沙子,你說是風吹的,老棕衣絕不相信。只有可能是水磨的,鵝卵石雨花石,都是過程稿。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青藏高原,也許不是板塊擠壓抬升起來的,而是海平面下降露出來的

塔克拉瑪干沙漠,青海湖,都是海面縮小消失的遺址。

如果地球膨脹,造成海面下降,不是說不通的。抬升和水面下降,不是一個概念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