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擁有了,但心靈卻越來越痛苦

現代社會崇尚物質享受,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實,所以很多人家裡什麼都有,但是心靈卻越來越痛苦,因為貪心不足,永遠得不到滿足,心靈的扭曲造成了人生的迷茫空虛和痛苦。學佛人要放下對物質無窮的慾望,一個人慾望越多,慢慢隨著時間的變化會不斷生根發芽,得不到滿足就會不斷再去追求,人就在無窮的慾望中,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要真正地放下自己,才是解脫。佛法說出生和死亡並不存在,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對出生死亡的概念信以為真,我們以為自己活著就是活著,以為自己死了就是死了,這就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人活著的時候沒有認為自己活著,有一天要死了也沒有想到自己很快就會死了,這些都是一種幻相,因為無窮的追求那些幻相,才會得到無窮的痛苦。

很多人買房子,以為房子買下來了就永遠是自己的,殊不知幾年之後又把它賣掉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帶給我們很大的痛苦,活在世界上要懂得,心靈的欠缺很難彌補,物質上的欠缺還能擁有,今天買不起一樣東西,可能時間長了就買得起了。人要有良好的心智,要用平衡的心態少衝突、多鎮定、多寬容,少嫉妒別人、多原諒別人,這個人心中才會沒有仇恨。整天掛著臉一副恨別人的樣子,不是學佛人良好的心態,整天恨別人,心靈才不會純潔。好好學習樂觀的心態來自於寬容大度,要好好學佛,要寬容,美麗的心靈來自於善解人意。

當一個人能夠理解別人,這個人就能善解人意,與世無爭。碰到不好的逆境,要能沉得住氣、定得下來,因為困難和苦難是鍛鍊人的最好的條件和基礎。

不要計較人生一時的得失,想一想我們年輕的時候有多少計較,為了爭一樣東西,和同學、老師、朋友為了一時的得失產生了多少煩惱,現在想起來多麼可笑,實際上這一切早就沒有了,這種感覺在今天沒有了,事實上這就是屬於幻覺,當你今天還擁有這個感覺的時候,你就還在幻覺當中。

很多真正出家修行的人,修得好的,是完全放得下的;很多人心沒有出家,不行;很多居士雖然沒有出家但是心在出家。希望所有人都要以心來守住自己的本原,就是佛緣,讓自己的心真正懂得解脫,不斷地修身養性,才能品嚐到真正的修行脫離自我的喜悅。

很多人的憂鬱症就是留意失去的東西,永遠不捨得忘記。把自己得到的全部忘記了,最後讓自己變得輕鬆一點,如果把過去得到的東西永遠留在心中,就像很多人離婚了卻一直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妻子或先生離開了一樣,永遠沉浸在痛苦當中,走不出人間的煩惱道。學佛人一定要學會調理自己的身心,真正的修行,天上地下任我行。

什麼都擁有了,但心靈卻越來越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