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国方言传情报,日军截获破译后却怎么也看不懂

自古至今,情报对任何国家而言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如果谁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对方情报信息,对战局最终的走向会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是古语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战时期,中国方言传情报,日军截获破译后却怎么也看不懂

电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情报技术的发展进入高潮,花样繁多的手段令人咋舌,为获取有利的作战信息,各国都培养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日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仅派出大量间谍潜入中国,还训练出了大批专门从事破译电码的“中国通”。所以,当时除了狼烟四起的火炮枪刀对抗,暗地里还有场不容忽视的激烈的情报争夺战。

二战时期,中国方言传情报,日军截获破译后却怎么也看不懂

谍战剧剧照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情报搜集保密方面的技术和手段并不及日本,革命同志发出去的机密电报,经常就会被日军暗中截获,为攻克这个棘手的难关,我军也想了很多方法,改进电台升级密码等等,可效果总是不理想。俗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中国想到了用方言发送情报的办法。

二战时期,中国方言传情报,日军截获破译后却怎么也看不懂

谍战剧剧照

虽然,汉子是中国人通用的文字,但各个地方的方言却是千差万别,有时或许一个城市里就会有几种甚至十几种方言,连当地人都搞不明白,就更别提外国人了。这个方法的效果立竿见影,尽管之后还有日军截获情报的事情发生,并成功破译,可他们绞尽脑汁也搞不明白上面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部队和日本的精锐部队力量差距悬殊,但为了保护国家,我军还是英勇奋战,而日本的通信兵为了得到我方的作战情报,窃听我军电台,应用高科技的手段,切断了我军的联络,导致我军不得不使用短途步化机传递信息。

二战时期,中国方言传情报,日军截获破译后却怎么也看不懂

谍战剧剧照

幸亏当时我军指挥官早有准备,提前抽调了一批云南大理的白族士兵,让他们用当地方言来通传情报,虽然日军很快就监听到了我方的通话,但让日军崩溃的是,他们竟然一句都听不懂我军在叽哩哇啦的说什么。很快这种方法就被普及了开来,在二战时期起到显著效果。后来,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还借鉴了这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