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坐落於京西深山,

眾多景區之間,

以太子蘋果聞名的京西太子墓村,

在暑假期間也迎來了很多的同學。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

中國人民大學的“行走鄉土”小分隊。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太子墓村的環境怎麼樣?

村民是如何生活的?

大家對生活有什麼要求?

讓我們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探尋吧!

初入太子墓>>

熟悉太子墓村的人們,

都知道太子墓以盛產蘋果著稱,

若是蘋果特別好吃,

那村子的自然環境一定不差!

“行走鄉土”小分隊初入太子墓村,

就被村子的青山綠水吸引了。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曾經有人說過:

“越是環境好的地方,人們的生活越辛苦”

太子墓村也不例外。

它是北京市低收入村之一,

這裡的村民住房、基礎設施比較簡單,

也反映了村莊產業發展不足,農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現實。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小隊成員們為了更瞭解太子墓的情況,

走進了村支部辦公室,

村支部書記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並詳細介紹了太子墓村的現狀。

因為太子墓村以蘋果種植為主要產業,

全村住戶基本上全部以種植蘋果為生,

團隊決定以太子墓村農村合作社為主要方向調研。

村支書作為合作社的理事長,

還向團隊介紹了合作社的基本情況,

如建設來源、主要工作及資本狀況等,

讓團隊成員更瞭解調查情況。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隊長:之前從來沒有農村調研的經歷,這次卻被拉來擔任組長,壓力山大。在前期申請時瞭解到太子墓村是低收入村,原本以為這裡的環境會比較惡劣,調研開展遇到困難的可能性較大,做足了心理準備,今天終於來到了太子墓——這個以富士蘋果聞名、被青山包圍的小村子。來了之後才發現,這裡緊鄰公路,來往一輛892公交將村子裡的年輕人送入城區,又將我們這些遠客帶至此地。放眼望去,青色環繞,細雲夾穿在山間,耳邊時不時還有火車穿村而過的低沉聲。

剛進村口,就看見一群村民在村口的亭廊下休息閒談,知道我們的來意後,幾位爺爺熱情地給我們指路,一位爺爺甚至邀請我們一行人到他家做客,看到我們到目前為止交流溝通還算順利,長舒一口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一切按計劃進行,行走鄉土小隊加油!

隊員:初入太子墓村,首先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是這裡美麗的環境,青山綠水,山明水秀。然而與其形成反差的是,這裡的村民住房的基礎設施建設顯得並不亮眼,也反映了太子墓村是低收入村,產業發展不足,農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現實。為了整體上初步瞭解太子墓村的發展現狀,我們走進了村支部辦公室,村支部書記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向我們介紹了關於太子墓村的現狀。我們得知太子墓村以蘋果種植為主要產業,全村住戶基本上全部以種植蘋果為生。我們向村支書詢問了關於村集體構成及周邊環境的問題,他一一做了詳盡的回答。我們從中初步瞭解了太子墓村的狀況。

在詢問了整體狀況後,我們開展了以太子墓村農村合作社為主要方向的調研。村支書作為合作社的理事長,向我們介紹了農村合作社的建設來源,主要工作以及資本狀況等問題。我們對太子墓村合作社方面的發展有了基本瞭解。完成調研目的後,我們便離開了這個美麗的村莊。

通過第一天的調研,大家普遍感到很充實,很有意義。對於調研過程中的一些小困難,大家表現出了不畏困難,吃苦耐勞,積極樂觀的精神,從中得到了很大的教育意義。

隊員:一輛892公交把我們從城區載到這個睡在大山懷抱裡的村子——盛產紅富士蘋果的太子墓村。調研之前也瞭解了一些情況:該村為低收入村,蘋果出現過滯銷狀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行走鄉土”小分隊為了更深入瞭解該村的蘋果產業,決定先去該村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一探究竟。

令人印象最深的還是該村幽默風趣的村支書(他也是農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他給我們分享了註冊蘋果品牌名稱時的趣事。在回答了相關問題之後,村支書反問我們對於生產合作社的理解,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拼命回憶高中課本上的定義,結結巴巴地不能表述出來。看來小分隊的實地調研很有必要,有時課本上的知識在現實面前也會蒼白無力的。

調研初體驗>>

村中的迴廊,

是村民乘涼聊天的公共空間。

這裡的生活簡單又愜意,

有談天說地的叔叔伯伯,

有在一旁安靜地做十字繡的阿姨,

亦有用收音機聽廣播的老爺爺。

團隊成員打算在這個地方展開初次調研。

雖然已經和村書記溝通過,

但要直面對大家充滿好奇心村民時,

同學們心中不免犯起了嘀咕:

他們會不會不歡迎我們,將我們趕出村子呢?

團隊成員還是鼓足勇氣走向村民,

說明了團隊的來意後,

村民們表示願意積極配合同學們的調研。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出人意料的是,

團隊成員們在調研時,

每當問到關於蘋果的問題時,

聽到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

“蘋果不好賣啊!”

團隊成員意識到蘋果的滯銷和收入低的問題,

比想象的要嚴重的多。

隊員:村民們也並不貪心,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種出的蘋果都能夠賣出應有的價錢。蘋果的銷路不固定使得村民未必能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村子裡最大問題所在,也是最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隊員:從調研中我們發現,大爺大媽們似乎對網絡銷售這個新鮮事物即感到好奇卻又不敢嘗試。因為缺乏硬件設施以及操作經驗,大家普遍擔心使用網絡銷售蘋果會有風險。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網絡科技在基層的普及推廣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同時,大家對我們的問題設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我們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幫助。

深入調研>>

“行走鄉土”團隊深入太子墓村,

到村民家中圍繞自家蘋果銷售展開深入訪談,

大多數的村民都提到自家蘋果不太好賣,

村子裡的蘋果樹“年齡”也大了,

馬上也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

村民們抱著一種“隨緣”的心態,

提及銷售方式,

他們也都很自然地回答“路邊擺攤兒吆喝”之類。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這讓同學們有些吃驚,

現在的互聯網已經很發達,

許許多多的東西早已網銷,

但是北京周邊的鄉村,

都沒有受到互聯網銷售的影響。

繼續探究後得知,

村民沒有用互聯網銷售的原因有三:

一是村民們對互聯網銷售不太瞭解,二是交通問題:發快件不太方便,三是心理作用,總覺得不如立刻拿到實實在在的人民幣踏實。

通過深入走訪調研的模式,

讓團隊成員們找到了許多原來未曾注意的問題,

滿滿的收穫,

為調研成果增添了不少素材。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隊員: 這次我們採用挨家挨戶走訪的形式,進入村民家中,與他們交流,詢問。大家普遍表示,蘋果的銷售並不令人滿意,銷售模式十分單一,主要依靠路邊擺攤方式售賣。對於當下推廣的合作社,產業園等生產銷售模式,村民們普遍表示用處不大,甚至擔心擴大規模,採用員工制會導致失去保障。而對於我們多次提及的互聯網銷售模式,村民們一方面因為基礎硬件不足,並且技術條件有限而難以嘗試,另一方面,大家也擔心網上售賣會有一定風險,所以不敢嘗試。看來,對於這些新的生產銷售模式,當地政府還是應該加強宣傳指導。同時,也應對居民的選擇有充分理解。畢竟紙上談兵易,親身實踐難。這些村民的生活普遍並不富裕,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差,為規避風險而不願意嘗試新的方法,也是有理由的。在與村民的交流中,我們發現,我們對農村農民的瞭解並不夠深入。平時只是通過理論學習瞭解到的知識,有時在真正實踐中其實難以運用,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同時我們發現,政策的制定到真正實行,還有一定的距離,當地政府也應加大實施力度,保證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

隊員:還有一個小插曲:和一個阿姨聊天時,她突然笑著對我說:“瞧你這小虎牙,和我閨女一樣一樣的。”愣了一會兒,我們都笑了。實地調研不僅是為了瞭解信息,和他人交流對話、和隊友討論甚至克服困難的經歷都充滿樂趣,不是嗎?

雨後的太子墓>>

北京因為近期暴雨,

讓很多人出行受到了影響,

對於太子墓村而言,

這場暴雨讓村民賴以生存的蘋果樹受災。

“行走鄉土”團隊對村書記進行採訪,

瞭解到山區果園受災明顯,

許多還未成熟的果樹被連根拔起,

積水也淹沒了樹幹底部,

本不好走的山間小路也被泥石覆蓋,

變得更加危險。

這次暴雨還減少了蘋果的產量,

對農民來說是多大的災害。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針對這一現狀,

“行走鄉土”團隊的同學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

為村民探索出更優化的蘋果銷售模式,

來彌補此次災害造成的損失,

希望今年的銷售能減輕農民的負擔。

隊員:調研第四天,北京的暴雨依舊讓人心有餘悸,然而果農們已經顧不上自己的感受了,他們正忙著災後恢復。一場雨,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就是個讓人心煩的天氣,對於果農來說卻是巨大的損失。爛掉的蘋果,折斷的果樹,淹沒的果園,果農們望著這一切有些無奈,他們能做的實在有限,加上山裡的條件實在一般,很難應對這樣的自然災害。他們希望政府或者其他人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或者後續能夠解決他們的銷路問題。雖然一下子我們無法為果農做出什麼大的貢獻,但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一切瞭解清楚,記錄清楚,分析原因,甚至思考一些解決方法,然後想向社會大眾和政府部門反映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只要社會公眾參與進來,政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果農們一定不用再擔心天氣,他們能安心得渡過一個個的雨季。

隊員:村民們紛紛擔憂今年的收成不好,大雨將一些蘋果樹連根拔起,地裡的臨路圍牆被大雨沖塌了,一些果樹被埋在了厚厚的淤泥中,道路兩旁的垃圾也被衝到了果園裡。還有兩個多月就要到蘋果完全成熟的季節,偏偏趕上這麼大的雨,村民們都說今年的收成堪憂。有的村民說甚至是自家院子裡種的套袋有機蘋果也被大雨打落了不少,除了心疼還是心疼。本來全村人就指著這些蘋果營生,現在果園受災了,果農的負擔就更重了。由於沒有保障措施,損失了蘋果果農們也沒有辦法獲得補償,只能自己承受損失,看到村民們的失落和無奈,我們心裡都挺不好受的。現在果農們只祈求今年蘋果上市的時候能賣上價格、多賣點、少屯點。

生產與銷售>>

現在村民種植蘋果樹還是人工為主,

當“行走鄉土”團隊與村民溝通機械生產時,

村民普遍認為沒有必要。

因為當地為山地,

機械化農機裝備難以進行工作;

同時,當地農業生產普遍為小農經濟,

每家每戶所擁有的田地面積比較平均,

沒有大面積的種植園區。

所以,人力種植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沒有對大型農機裝備的需要。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對於規模化銷售的做法,

村民也持強烈的反對態度,

讓團隊成員感到很驚訝。

有些看上去不錯的方案在實際應用中還是存在問題的,

要將理想與現實結合起來,

幫助農民探索出適合的銷售渠道。

隊員:在談及通常採用的銷售渠道時,村民普遍反映只靠路邊擺攤銷售很“熬人”。“有時半天沒車子經過,這一天也賣不出去多少。”當我們建議通過大規模聯合採摘、統一銷售、開網店經營時,村民們普遍反映這並不現實,也沒那個想法。村民們大部分都是留在村子裡的老人,家裡條件並不好,沒有網絡、電腦,年紀大了也不願意學習網絡銷售,偶爾孩子們會在微信朋友圈裡幫忙賣上十幾箱蘋果就已經是不錯了,但是讓他們自己賣,有沒有先例,他們沒設備沒經驗,更加不願冒這個風險。部分村民說:村子小,集合起來雖不困難但也形不成一定規模。大部分村民還比較保守,對合作賣蘋果、新的銷售渠道並不信任,這讓科技興農更加艱鉅。本希望通過現代技術提供給農戶們可能的改進方案,沒想到在這樣一個村子裡真正通過更現代的銷售模式幫扶的可行性這麼小,有點無奈。

隊員:古人所說“知易行難”,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村民認為,只進行規模化銷售確實可以減輕負擔。但是由於各農戶的買方不同,價錢不同,難以組織。看來,當地村委會和合作社有必要加強組織領導,整合銷售渠道,幫助村民將蘋果賣出去。同時該舉措也可以控制標準,提高品牌影響力,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好事。

隊員:在調研之前,我們曾經思考並討論出一些我們認為可行的村民致富的方法,今天的任務就是將我們所想與村民溝通,看想法是否能落實到實處。我們從國內國外借鑑經驗,認為擴大生產規模可以減少單位成本,我們便建議村民各家各戶相互聯合擴大規模,用規模效應賺取更多的利潤。可村民們反應,各家各戶有各自的銷路,有的人家有眾多親友願意購買蘋果,有的人家認為在109國道附近擺攤也是不錯的方法,所以本就人數稀少的村民們無法進行聯合。我們還認為,大機器生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然而村民們反映太子墓村處於山區,機器無法進行工作。而雖然太子墓村的紅富士蘋果美名遠揚,但周邊許多村落都是以種植蘋果為生,故而他們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他們的生計愈發艱難。當我們問及有沒有想過走出農村以務工為生時,村民們又連連搖頭。因為留在村子裡的大多是老人,小孩與病人,他們沒有辦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經過今天的採訪調研,我們發覺了從前想法的幼稚,更加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將結合調研的深入繼續探求更好的解決辦法。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雨後的太子墓煙霧繚繞,

一種若即若離的美感。暴雨沖刷後,

太子墓有清新幹淨的遠山、田間。

同學們帶著村民們的期盼回到校園,

整理好收集到的信息,

為鄉村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圖文資料來源中國人民大學“行走鄉土”團隊

記錄你所不知道的蘋果之鄉——太子墓村

“鄉村振興·青年作為”陽光使者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還在進行,

如果你們需要增加所在村莊的知名度,

可以在微博上加話題#鄉村振興·青年作為#

並@智惠鄉村志願服務中心,

也可以編輯你們服務隊的新聞稿、照片、視頻等資料,

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篩選後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