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4.1到4.4章提出仁學的功用、效果等,4.5至4.8章講仁學之行,而行才是仁的重心,這也正是《中庸》所講的,力行謂之仁。從4.9以下講仁學的實踐,即如何力行。第一是看淡外界物質財富的追求,古時衣者、食者是身份的象徵,而惡衣惡食,就意味著身份低微,對此感到恥辱者,那就自絕於仁學之道了。第二是仁學力學需要以權宜之義為基本原則,需要體現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第三是要懷德、懷刑,而非懷土、懷惠。第四是不能放於利而行,而是見利思義,見得思義。第五是如果為政,則以禮讓為國,為政以德,但為政並不是必選項。層層深入,孰能不識內有完整邏輯焉?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4·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參考譯文」孔子說:“士能夠立志於學習和踐行仁學之道,但又挑剔自己的吃穿,以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仁學之道的,(不符合君子的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的道理,不能做到內外一致、文質彬彬的)。”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這裡是《論語》第一次出現“士”的概念。“士”在上古時指掌管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先秦時最低級的貴族階層,也是古代四民(士、農、工、商)之一。春秋時,士大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祿為生,有的有食田。這些士都是外在身份的指稱。士階層,是當時的特殊階層,有著一定的社會勢力。他們依附於君主,不斷地獻計獻策,為他們擴大政治影響,鞏固權位。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孔子仁學和《論語》中,將所有外在的指稱都轉為了內在自主人格的指示,如小人、大人、君子一樣,士也是如此。《説文解字》上的解釋是,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士者,事也。任事之稱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稱士,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之意,凡士之屬皆從士。由此士專指有特殊才能的人,能有所擔當之人,與外在身份無關,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春秋末年以後,士逐漸成為有特殊才能的知識分子的統稱。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為士為知己死的典型,馮諼客孟嘗君成為具有非凡膽識的治國人乾和智慧的典範、蘇秦合縱成為了草民逆襲的典範等。“士農工商”即古代所謂四民,指大學士、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宗法制度遭到破壞,諸侯國王和貴族等領主勢力受到削弱,他們迫切需要大量的擁護者和謀劃者,於是王侯將相爭相養士,從而出現了“士”這一特殊階層。 這段時期,養士(食客)之風風行,尤以四大公子為甚,如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及呂不韋等。這些士大多是能辯善謀,有一定的政治見解,或有一技之長,甚至身懷絕技者。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小人者,能夠 “言必行,行必果”,內在的人格開始成長,這是仁學的開始;在“忠與信”的薰陶中“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子路》),人的內在人格逐漸成長,“中人以上,可以語之道”,知道了“仁學”的魅力後,雖然那是一條窄路,也堅定了向窄路行,這種“志於道”者,其內在的人格就開始成長起來了,成為了“中人”。“士”是“中人”的典型。正如《子路》中孔子所言,“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士”是指具有自我行動的動力,“行自有恥”,能夠擔當使命,“使於四方”,並且具有特定才能人的,能夠“不辱使命”。這種才能的建立緣於內在人格的建立。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但是“士”者,有了才能之後,開始追逐外在身份,關注外在身份,這就是“恥惡衣惡食者”,這就背離了仁者之道了,內在人格的發展無法獲得進一步發展了,此時,孔子提出了達到士之後仍能專注在內在人格發展者,即“君子”的概念,相對於“士”而言,君子能夠“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在行動策略上更注重禮,更注重行動的細節,注重內在人格的成長,如此才能夠實現內外一致發展,文質彬彬,然後為君子。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此處的小人、中人、大人,指的是人的“內在人格”。“人格”一詞源於希臘語Persona, 後指人類獨有的、由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與後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類靈魂本質及個性特點的性格、氣質、品德、品質、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嚴、魅力等。它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覺,情感,意志等機能的主體,是自然人主體性要素的總稱。人格的特徵主要有四個,它們分別是人格的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人的內在人格,從小人走向大人,正是孔子仁學的著眼點和目標。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何謂“人格”,用更為通俗的方法來理解,由人的“格局”,所謂“格”,依中國象形文字的意思,就是木頭建立起來的“□”,有格而後才能立,《康熙字典》將“格”釋義為“至也。《書·堯典》格於上下。”是指一定空間的建立,與人相聯繫,即人的空間的建立,對應仁學,即為“三十而立”中的“立”即為人的空間的建立,這也正合從實質意義,而非從形式和物質世界意義上來理解仁學的要求。這種人的“格”的建立使得人具有了自身特定的含義,具有恆久穩定性,對抗外界的變動性,即變動社會的挑戰,有效的“格”的建立正是關鍵。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這種格,使得人在變動不居的社會中具有了“底線”,成為可以預期、可以信任、合作的對象。這種“格”建立確立了人行動的標準,是自身行動的準則。“格”的裡面,是正確的思想、行動的空間,即“正確的事情”(rights),而格的外面,是不能做的事情或者是必須要完成的,構成一個與自身相對的“必然”的世界,因此,人在變動社會的生存,這個“格”並不是固定的,需要有一個不斷外擴的過程,這就是“格”的第二層含義我,也依《康熙字典》的解釋,“格,窮究也。窮之而得亦曰格。《大學》致知在格物。”這也正是《學而》所指出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正是人格不斷外擴的過程。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從人格的角度,“士”的人格告別了“小人”的“硜硜然”,能夠根據外在的環境來處理“言必信,行必果”,具有了應變能力,具有了自我行動的動力,即“行己有恥”;具有了完成使命的能力,能夠“使於四方”;同時,能夠為人所信任,“不辱使命”,這就是具備了“士”的人格了。因此,這裡的“士”具有了“中人”的人格,能夠在變動社會中“立足”了。這時候,就可以正式接受仁學實踐的訓練了,“中人以上,可以語上矣”。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道是仁的內涵,而仁是道德的具體體現。士者的具備了實踐仁的基本人格,關注的是內在的世界。但是,“士”具備了才能、瞭解自身的使命,但是在實現自身使命上欠缺方法和途徑,如果“士”不關注於自身的日常生活,過度在意和炫耀物質的東西,對於衣、食的好與壞過度講究,這種實現途徑的缺失或是錯誤會阻礙最終目標的實現,因此,需要關注方法和路徑,“士”再加上關注日常實現路徑的“禮”,就成就為“君子”。君子滿足基本需求即可,真正需要關注的自身人格的健全和發展。此句放在了“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後,也是對道的第一步引入,從生活最基礎的衣食入手,闡述道,不僅僅是深入淺出讓普通民眾也能讀懂理解,更是符合仁學在傳授思想理念上的邏輯,抽絲剝繭般地一層層深入。知曉了“道”之後,就成為“士”,而“士”在合理可行的“禮”之後,就成就“君子”。而“君子之行”,需要遵循“義”。

士與君子之別: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4·9)

用仁學來解釋經典,可以填補《論語》篇章間的空隙,讓我們瞭解到完整的仁學,同時也能夠見識到仁學的強大解釋力,同時,也可以豐富仁學的內涵。如果需要進一步瞭解仁學的內涵,敬請加入視頻慕課《論語啟蒙:論語的法典化解讀》,或參考《仁者無敵: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