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白族河南女婿的人生一串,千年古城燒烤怪異美食,月入10萬


燒烤,以其極具市井風範的煙火味,人情味,一直佔據著大江南北夜市排檔的翹楚地位。一部《人生一串》的紀錄片,更是將這火熱的美食展現得淋漓盡致,紅遍了這個夏天

號稱美食天堂,千年歷史的雲南葉榆古城,怎麼會少了這一道精彩呢?古城北門外不遠,有一家白族傳統的燒烤店。天一擦黑,店裡店外,或坐或站,或吃或等就都是人了

店鋪的經營者老梁,57歲,是河南南陽人。1984年來古城謀生。當時,古城的門樓正在重建,旅遊剛剛起步。河南漢子老梁應該算是古城旅遊的第一批創業者了。後來,他成了當地白族人家的女婿。婦唱夫隨,開始只在家門口做些小營生,直到90年正式出攤燒烤。一晃28年過去了,燒烤越作越火,店面也越來越大

滿滿當當的冰櫃裡,擺滿了已經調味好的烤串。和一些燒烤攤不同,這裡幾乎沒有那些批發來的冷凍成品,都是手工新鮮串制的

雲南素有食材怪異的說法。老梁的烤串也不例外。這些象卷花魷魚的串串名叫豬牙床肉,聽了讓人驚愕卻又忍不住好奇一試

點好烤串送到烤架。生意好得讓2位服務員應接不暇。烤架上並沒有象普通燒烤那樣煙火兩旺,氣勢撩人。而是用小吹風機輕輕催動火苗,細烤慢煨。先前擺過路攤,無數次的被驅受責,讓老梁練成了這一秘訣:這樣可以省炭少煙,保證熟透。還能外焦裡嫩,味道更好

精工細作,自然味道很好。1串3元的豬牙床肉,怪異的食材在口腔裡Q彈濃香,讓人回味無窮

烤架的旁邊,一口沸騰的油鍋正在炸制洋芋。遊客點的各種菌類,平菇、香菇、培根卷金針等,先要在油鍋裡預炸後再上烤架燒烤。這樣可謂一舉兩得:菌類經預炸,烤制時間更短,更易達到幹香的效果。洋芋吸收了各種菌類的鮮香,味到則更為豐滿多滋。河南人聰慧精明的特點由此細節可見一斑

難能可貴的是,店裡用的油都是這種家庭裝的菜油。因為生意很好,多年的經驗讓老梁心中有數:1天用去1桶,不剩不留。油不過夜,次日用新的1桶。這種使用放心油的店家現在已經不多了,遊客們對此都很佩服

烤魚,是店裡的招牌菜。白族傳統烤魚和川派風味完全不同。川派烤魚是將全魚暴露在炭火上烤熟後加湯汁同煮上桌。而白族烤魚,則選用斤把鯽魚,和湯汁一起用錫紙封包烤熟。這樣的優點就是鮮味濃而不散,魚肉嫩而不柴

老梁的烤魚,保留了魚鰾。掀開熱騰騰的魚肚,魚鰾仍然鼓鼓囊囊,中氣十足,新鮮程度一目瞭然。烤魚魚肉鮮嫩,湯汁濃郁。辣中微鹹,鹹中泛甜,讓人難以釋懷。1份40元的美味,1天可以賣出幾十份,還要先到先得,賣完就沒了

意猶未盡的遊客向老梁討教起來。原先健談的河南漢子,這下守口如瓶,顧左右言他了:好吃嘛,主要靠新鮮。象這雞爪,我們不買冰凍的,都是菜市場訂好拿來滷過再烤才好吃。烤魚的配方是按原先白族烤法自己改進摸出來的,有個大酒家想買都沒給。也是啊,就靠這一招鮮,老梁的店現在每月毛收入都有10多萬,早早蓋起了3層洋樓


真材實料,良心用油,風味獨特。白族河南女婿打理的燒烤店生意一直很興隆。很多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沒有位置坐下,只好等在烤架邊,打包回去享用咯。

凌晨2點了,老梁還在店裡忙碌,這樣興旺的生意經常要持續到4,5點鐘。30多年的辛勞,讓他腰間盤嚴重突出,但燒烤就是他的生命,他依然頑強地經營著這人生一串。作為首批古城旅遊的外來創業者,河南人老梁早已和當地融為一體。堅韌質樸,良心經營。那麼,現在古城有很多外來的新生代經營者,他們又是個什麼狀態呢?親愛的讀者,請談談你們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