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胡適

有一次胡適之的朋友們在胡家裡聚餐,徐志摩像一陣旋風似地衝了進來,抱著一本精裝的厚厚的大書,是德文的色情書,圖文並茂,大家爭著看。胡適之說:“這種東西,包括改七薌、仇十洲的畫在內,都一覽無遺,不夠趣味。我看過一張畫,不記得是誰的手筆,一張床,垂下了芙蓉帳,地上一雙男鞋,一雙紅繡鞋,床前一隻貓蹲著抬頭看帳鉤。還算有一點含蓄。”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鄭、傅所長

在西南聯大任教時,傅斯年擔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長,鄭天挺任副所長。有人來訪時,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接待人員總是先問:“你找傅所長還是鄭所長?傅所長是正所長,鄭所長是副所長。”來訪的客人總是被問得一頭霧水。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梁啟超

1914年11月初,梁啟超在清華作題為《君子》的演說,引用了《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勉勵大家,希望清華學子能夠“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大家深受鼓舞,從此清華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陳寅恪

梁啟超推薦陳寅恪先生為清華國學院導師,校長曹雲祥說:“他是哪一國博士?”梁答:“他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曹又問:“他有沒有著作?”梁答:“也沒有著作。”曹說:“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這就難了!”梁先生氣了,說:“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廖廖數百字有價值。”接著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幾位教授對陳寅恪先生的推譽。曹一聽,既然外國人都推崇,就請。

陳寅恪每次講課,開宗明義就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講過的,我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姜亮夫

姜亮夫回憶民國時期的清華大學時有這樣一段記述:“在清華這個環境中,你要講不正經的話,找一個人講骯髒話是不可能的。先生同先生,學生同先生、同學與同學,碰見了都是講,某個雜誌上有某篇文章,看過了沒有?如都看過兩個人就討論起來,如一方沒有看過,看過的就說這篇有什麼好處,建議對方去看。”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蔡元培

蔡元培任民國教育總長時,範源濂任次長,他們辦教育的方法相對立。範說:“小學沒有辦好,怎麼能有好中學?中學沒有辦好?怎麼能有好的大學?所以我們的第一步,當先把小學整頓。”蔡元培說:“沒有好大學,中學師資哪裡來?沒有好中學,小學師資哪裡來?所以我們第一步,當先把大學整頓。”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梁漱溟

蔡元培看到梁漱溟一篇文章,當即決定聘其做北京大學印度哲學講席,梁漱溟辭以對印度哲學實無所知。蔡說:“你說你教不了印度哲學,那麼,你知有誰能教印度哲學呢?”又說,“我們亦沒有尋到真能教印度哲學的人。橫豎彼此都差不多,還是你來吧!你不是愛好哲學嗎?我此番到北大,定要把許多愛好哲學的朋友都聚攏來,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可不來呢?你不要當是老師來教人,你當是來合作研究,來學習好了。”

1924年,梁漱溟離開北大,有人問他原因,他說:“因為覺得當時的教育不對,先生對學生毫不關心。”他認為,先生應與青年人為友。所謂友,指的是幫著他們走路;所謂走路,指的是讓包括技能知識在內的一個人全部的生活往前走。“教育應當是著眼一個人的全部生活,而領著他走人生大路,於身體的活潑、心理的樸實為至要。”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陶孟和

北大最初不招收女學生,五四時期,許多女學生要求入學北大,蔡元培公開表示支持,但不久蔡元培暫離北大。1920年,代理文科學長陶孟和准許了9名女生入校旁聽,引起社會上的議論和教育部的批評,甚至總統徐世昌都出面警告北大當局,認為國立學校應該保持“崇高的道德水準”。

但是當時並無法律明文禁止男女合校,已經回到北大的蔡元培就憑這一點,沒有請求政府的許可,便正式批准了那9名女生註冊為北大正式學生。但事實上,美國和中國基督教徒合辦的廣州嶺南大學早在1918年就已經開始男女並校了。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辜鴻銘

辜鴻銘剛到北大任教的時候,學生們看到他腦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都忍不住鬨笑起來。而他,則不動聲色地走到講臺上,向下面的學生打量一番後,慢條斯理地說:“你們笑我,無非是因為我的辮子,我的辮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諸位同學腦袋裡面的辮子,就不是那麼好剪的啦。” 一席話把學生統統鎮住了。以後上課就沒人敢笑話他了。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蔣夢麟

蔣夢麟說:“我在大學中搞了幾十年,經過許多風潮,發現了一個規律:一個大學中有三派勢力,一派是校長,一派是教授,一派是學生,在這三派勢力中,如果有兩派聯合起來反對第三派,第三派必然要失敗。”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錢穆

1930年,錢穆到燕京大學任教,校長司徒雷登問他對燕大印象如何,他答道:“起初聽說燕大是中國教會大學中最中國化的大學,心中特別嚮往。我來燕大一看,才發現並非如此。一入校門就看到M樓和S樓,這難道就是中國化嗎?我希望將燕大各建築都改為中國名。”

不久,燕大專門召開會議,決定改M樓為穆樓,S樓為適樓,施德樓為貝公樓(James White Bashford(1849-1919),中文名字曾被先後翻譯成貝施德或貝施福,此樓名為施德或貝公皆是為紀念此人,但是否為錢穆所改,尚難證實,且備一說),其他建築一律賦以中國名稱。錢穆還為校園的一個湖取名叫“未名湖”。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束星北

20世紀50年代初,留英回來的王竹溪(楊振寧在西南聯大時的老師)到山東大學講學,講座中途,束星北走到臺上說:“我有必要打斷一下,因為我認為王先生的報告錯誤百出,他沒有搞懂熱力學的本質。”他捏起粉筆一邊在王先生寫滿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邊解釋錯在哪裡。一口氣講了大約四十分鐘。王竹溪一直尷尬的站在一邊。校領導為此找束星北談話,束星北說:過去大學都是這麼做的。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蔣百里

蔣百里就任保定軍校校長的第一天,對全體學生訓話道:“我此次奉命來掌本校,一定要使本校成為最完整的軍事學府,使在座諸君成為最優秀的軍官,將來治軍,能訓練出最精銳的軍隊。我一定獻身於這一任務,實踐斯言。如果做不到,當自殺以謝天下。”後來,他因學校被政府拖欠經費,深感愧對學生,遂寫下遺書,真的當眾自殺,子彈穿過胸膛,幸而未死。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林語堂

林語堂在東吳大學講英文課,開學第一天,先生帶來一個皮包。皮包裡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課堂變成了茶館。林先生開始講課,操一口簡潔流暢的英語,大講其吃花生之道。然後,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後我上課不點名,願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生。”學生們鬨堂大笑。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聞一多

聞一多上課別緻。據學生回憶,他身穿黑色長袍昂然走進教室,先掏出煙盒向學生笑問:“哪位吸?”學生們笑而不接,他就自己點了一支,電燈光下煙霧繚繞,拖長聲音念上一句:“痛飲酒,熟讀《離騷》,方得為真名士!”這才開始講課。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沈從文

沈從文論及原北大文學院院長鬍適先生時說:“適之先生的最大的嘗試並不是他的新詩《嘗試集》。他把我這位沒有上過學的無名小卒聘請到大學裡來教書,這才是他最大膽的嘗試!”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傅斯年

傅斯年之於臺灣大學,一如當年蔡元培之於北大。他的甘棠遺愛幾十年不衰,如劉紹銘在小說《二殘遊記》中說:“傅校長,雖然我在大洋這邊的美國也拿了個什麼博士,但我最驕傲的,還是杜鵑花城的那個學位!”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季羨林

北大新生入學。有名新生拎著很大的包裹來報名,看見路邊一個老頭,就把他叫過來,說:“老頭,給我看下包,我去報名。”老頭等了一個小時,一直不動給他看包。後來新生在開學典禮上看到,講堂上給大家作演講的正是那個老頭,他就是季羨林。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黃侃

黃侃是饕餮之徒,好暴飲,喜賭博,性情暴躁。他在北大上課時,常突然停下來對學生說:“這段古書後面藏著一個絕大的秘密,想知道麼?……對不起,就憑北大這點薪水不值得講,要聽,飯館請!”他對自己的學問十分自負,與人討論“小學”時,若有觀點不合者,大怒之下常持刀杖相向。然而他卻有“三怕”,即一怕兵,二怕狗,三怕雷,其中怕雷甚至怕到“蜷踞桌下”的地步。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梁實秋

梁實秋聽梁啟超演講,見任公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後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蔣夢麟、張伯苓、梅貽琦

1937年在長沙臨時大學時,蔣夢麟、張伯苓、梅貽琦三位校長巡視學生宿舍,看見房屋破敗,蔣校長認為不宜居住;張校長卻認為學生應該接受鍛鍊,有這樣的宿舍也該滿意了。於是蔣說:“倘若是我的孩子,我就不要他住在宿舍裡!”張卻針鋒相對地表示:“倘若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他住在這宿舍裡!”梅沒有表態。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張伯苓

南開是私立學校,經費需向社會各界募捐,有學生提出:“我們不要官僚軍閥、土豪劣紳的臭錢!”張伯苓校長說:“美麗的鮮花不妨是由糞水澆出來的!”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梅貽琦

梅貽琦從1931年到1948年一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在他任校長之前,清華師生趕校長、趕教授是家常便飯,校長在任時間都不長。有人問梅貽琦有何秘訣,梅說:“大家倒這個,倒那個,就沒有人願意倒梅(黴)!”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竺可楨

竺可楨任浙江大學校長,一次聯歡會上,有人請他“訓話”,他說:“訓字從言從川,是信口開河也。我不訓話。”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李宗吾

李宗吾曾在四川任中學校長及省監學等職,有一年中學學生畢業,省府派李為主試委員,李認真考試,學生恨之。一夜學生多人,手持木棒啞鈴,把李宗吾拖出,痛打一頓,臨走罵道:“你這狗東西,還主不主張嚴格考試?”李被人扶起,大聲說:“只要打不死,依然要考。”後裹傷上堂,繼續考試,學生不敢再抗,一律就試。

民國學人趣事30則

謝國楨

謝國楨是梁啟超學生,1982年,謝國楨因病住院,猶堅持看書不已,別人勸他養病期間不要看書,注意休息。謝說:“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壇,師訓不可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