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複習——教材檢測(必修二)

一、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

1.歲在癸丑

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個字和“地支”(子、醜、寅、卯等)十二個字循環相配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這裡指永和九年。

2.暮春之初

暮春:春季的末一個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順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個月,仲表示第二個月,季表示最後一個月即第三個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個月。

3.修禊事也

禊事:古代的一種風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洗濯,嬉遊,以祈福消災。禊,一種祭禮。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三國魏以後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4.七月既望

既望:過了望日(農曆十五日)之後,指農曆十六日。古代對農曆一個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稱謂。如每月第一日為“朔”,十五日為“望”,十六日為“既望”,最後一天為“晦”。

5.徘徊於斗牛之間

鬥牛:鬥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稱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鬥和牛都在其中。鬥宿,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顆最亮的星,勺子狀。牛宿,有星六顆,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組合如牛角而得名。

6.寄蜉蝣於天地

蜉蝣: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這裡用來比喻人生短促。

7.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浮圖:梵語(古代印度語)音譯,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裡指和尚。

8.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我國許多地名與此有關,如“江陰”“淮陰”“漢陽”“漢陰”“華陰”“河陽”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9.臨川王某記

某: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後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

二、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10.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並解釋其義

(1)悟言一室之內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舉酒屬客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馮虛御風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長樂王回深父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1)列坐其次: 

(2)足以極視聽之娛: 

(3)信可樂也: 

(4)向之所欣: 

(5)凌萬頃之茫然: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7)山川相繆: 

(8)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9)苟非吾之所有: 

(10)縱一葦之所如: 

(11)知不可乎驟得: 

(12)而卒莫消長也: 

(1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4)褒禪山亦謂之華山: 

(15)其文漫滅: 

(16)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17)有碑僕道: 

(18)夫夷以近: 

12.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1)是日也

古義: 

今義:判斷詞。

(2)亦將有感於斯文

古義: 

今義:常指“文化”“文人”。

(3)七月既望

古義: 

今義:希望,遠望。

(4)馮虛御風

古義: 

今義:空虛,虛假。

(5)縱一葦之所如

古義: 

今義:表列舉,如同、適合。

(6)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 

今義:容顏漂亮的女子。

(7)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 

今義:數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 

今義:程度副詞,很、十分。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 

今義:動詞,表示達到某種程度;介詞,表示另提一事。

13.解釋下列多義詞

(1)引

(2)一

(3)臨

(4)致

(5)危

(6)屬

(7)觀

(8)道

(9)文

(10)名

14.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並釋義

(1)群賢畢至: 

(2)少長鹹集: 

(3)映帶左右: 

(4)一觴一詠: 

(5)引以為流觴曲水: 

(6)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7)歌窈窕之章: 

(8)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9)下江陵: 

(10)順流而東也: 

(1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12)侶魚蝦而友麋鹿: 

(13)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14)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15)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16)火尚足以明也: 

(17)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18)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19)則其至又加少矣: 

(2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三、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15.重點虛詞系列練

將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歸類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侶魚蝦而友麋鹿 ③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④耳得之而為聲 ⑤扣舷而歌之 ⑥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⑦窮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 ⑨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⑩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⑪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⑫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表示修飾關係的: 

B.表示承接關係的: 

C.表示並列關係的: 

D.表示轉折關係的: 

四、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6.將下列句子按要求歸類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而又何羨乎 ③月出於東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簫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寄蜉蝣於天地 ⑩渺渺兮予懷 ⑪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⑫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⑬然力足以至焉 ⑭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⑮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1)判斷句: 

(2)賓語前置句: 

(3)狀語後置句: 

(4)定語後置句: 

(5)被動句: 

(6)主謂倒裝句: 

(7)省略句: 

五、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7.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 

18.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譯文: 

19.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譯文: 

20.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譯文: 

21.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譯文: 

2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譯文: 

六、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3.群賢畢至,________________。此地有崇山峻嶺,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映帶左右。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________________。 (《蘭亭集序》)

24.____________,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

25.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遊褒禪山記》)

上期答案:

答案精析

19.(1)“矣” 句末語氣詞 (2)“供” 供給 (3)“悅” 高興 (4)“智” 明智 (5)“悅” 高興 (6)“返” 返回 (7)“震” 懼怕 (8)“猝” 突然 (9)“環” 環繞 (10)“彩” 彩色 (11)“拒” 把守 “納” 接納 (12)“邀” 邀請 (13)“背” 違背 (14)“早” 早早地 (15)“隙” 隔閡,嫌怨 (16)“座” 座位

20.(1)有二心,從屬二主 (2)渡河 (3)滿足 (4)仔細考慮 (5)對待 (6)贈送 (7)並,列 

(8)希望 (9)寬容、原諒 (10)身子向上起 (11)遭受 (12)責備 (13)推辭 (14)估計、揣測 (15)用酒肉招待賓客 (16)勸說

21.(1)出使的人。(2)那人,指秦穆公。(3)東方道路上的主人。(4)走投無路。(5)眼淚。(6)禮品。(7)袒露一隻臂膀。(8)兒女親家,女方父母為婚,男方父母為姻。(9)意外的變故。(10)現在別人(指沛公)。

22.(1)把……當作邊邑/目光短淺/邊境/輕賤 (2)損害/破舊的/疲勞,睏乏 (3)被/通“現”,顯露/接見 (4)不過、只是/回頭看/拜訪 (5)駐紮,駐軍/軍隊/軍營 (6)辭別/請罪,道歉/感謝/告訴,問 (7)意圖/料想/神情

23.(1)名詞作狀語,在夜裡。(2)使動用法,使……滅亡。(3)名詞作動詞,把……當作邊邑。(4)動詞的使動用法,使……侵損。(5)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6)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受傷害。(7)名詞作狀語,向西。(8)名詞作動詞,上前。(9)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10)名詞作動詞,穿白衣,戴白帽。(11)名詞作動詞,穿上朝服。(12)名詞作狀語,用匣子。(13)意動用法,以……為遲。(14)意動用法,以……為奇怪。(15)形容詞作動詞,親近、接近。(16)形容詞作動詞,交好。(17)名詞作動詞,登記。(18)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跟從。(19)動詞作名詞,後繼者。(20)名詞作狀語,抄小路。(21)名詞作動詞,取道。(22)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破,撞破。

24.(1)動詞,做、幹 (2)動詞,認為 (3)動詞,是 (4)介詞,替 (5)介詞,替 (6)介詞,替 (7)介詞,被 (8)句末語氣詞,常用在疑問句裡 (9)介詞,因為

25.(1)判斷句 (2)狀語後置句 (3)賓語前置句 (4)狀語後置句 (5)定語後置句 (6)定語後置句 (7)被動句 (8)省略句,“與(之)俱去” (9)賓語前置句,“何操”即“操何” 

(10)賓語前置句,“安在”即“在安” (11)被動句,“為”譯為“被”

26.越過別國而把遠方的鄭國當作邊邑,您知道那是很難的。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

27.依靠別人的力量卻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28.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只是)現在去卻沒有什麼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

29.這樣,那麼將軍的仇就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就除掉了。

30.(項伯)私下會見張良,詳細地告訴他項羽將發動進攻的事,想叫張良跟他一同離去。

31.(我)派軍隊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的發生。

32.失其所與 不知

33.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答案見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