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走吧!

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這兩天我和我小蛋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了一趟衡水,大巴加火車。

上車,走吧!

衡水火車站

我們從廊坊汽車站上車,坐到霸州,然後再在霸州坐火車。火車倒還好,擠呼呼的過道,高峰的時候人還是很多,儘管高鐵、飛機等高速交通工具分擔了火出行的壓力,但普通火車的乘坐人數量仍舊龐大。原因是火車的安全性,方便便宜等特點符合普通百姓的生活訴求。但是大巴車就沒那麼幸運了。

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大客車出行,除國營的直達車之外,存在著這樣一類大巴車。你可以不在汽車站裡買票,如果你瞭解他的行車路線的話,你在他經過的路線上等著,看到車頭前寫得路線符合你的行車路線的或者經過你要去的地方的,你都可以跟司機招招手,與此同時車上的司機開車看到這樣站在路邊的人時也會放慢速度,鳴笛致意。停在路人旁邊,路人會問:到XXX嗎?與此同時,司機或者售票員也會問:你到哪?經過簡短的詢問。如果合適路人就上車,如果路線不合適就擺手再見,司機關門走人。我把這樣的乘車方式稱為:上車走吧。這種車的特點是:價錢便宜,速度慢,招手即停。

上車,走吧!

上車走吧

我在來的路上和回去的路上都坐了“上車走吧”。

而這兩趟乘坐經歷都得到了售票員這樣的信息:生意大不如從前了。

我們在去霸州的路上,聽司機說的:“原來這趟路上人多麼多啊,不遠一個不遠一個,坐滿了還拉不完,現如今一車上沒幾個人,基本上都是空車了”。確實,我們那一趟車坐滿了35人的車上才坐了4人。“上車走吧”司機當然喜歡這樣,人多掙錢,但是乘客並不喜歡這樣停停走走,因為耽誤時間,但是妥協於其便宜的票價也就這樣了。

我回來的路上是一個廊坊的司機配一個東北口音的女售票員,她是這樣說的:“到期了以後,不要份兒錢我也不幹了!”面露氣色。而且票價也比我來的時候貴兩塊錢,原因是他們來的時候是空車,也可能加上是正月十五吧。

總之就是,這種“上車走吧”生意大不如從前,上座率越來越低了。那麼我思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看來是這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衝擊。傳統行業的弊端是信息不對稱,一個人想坐車他只知道去汽車站買票坐車,卻不知道滴滴打車,網上拼車等一系列快捷便利的方式,互聯網上信息爆炸,各方都在索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果還在守著一畝三分地讓乘客在路邊等著,沒有乘客也是正常現象。抱怨也沒用,還是要積極利用互聯網上便捷豐富的資源,改變自己的傳統思維,爭取做更大的盈利。

上車,走吧!

信息彙集重組各取所需

在這裡我想問問大家,您認為造成“上車走吧”生意大不如從前的原因是什麼?歡迎各位朋友在下方留言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