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想象力太丰富把自己绕坑里的案例。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这是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早在创业之初提出的理念。

从200元到480万元到1.6亿元,雨润白手起家的经历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好景不长。持续的亏损与频繁的债务违约暴露出来这家行业领军企业遭遇的困境。

2015年,雨润集团亏损29.8亿港元,创下上市以来年度最大亏损。

2016年,雨润集团收益同比减少17.2%至167.02亿港元。

2016年,南京雨润——系雨润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未能如期偿还本金为10亿元的第二期中期票据,涉及本金总额约5亿元。

2017年,60多亿债务到期。

千里之堤自然不是溃于一时,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这里拿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来说。

雨润的野心和机遇都是从1996年开始的,当时国有企业改制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雨润零对价并购了国家一级企业——南京罐头厂,成为江苏省首例“

民企收购国企”案例,此次并购对雨润来说百利而无一害,无偿获得了生产用地、厂房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雨润的核心业务在各方利好下稳固发展。问题就出在之后的盲目开辟业务,多元化发展,进军了房地产、商贸和旅游等产业。

2002年,雨润收购南京河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

2005年,雨润收购重组南京中央商场,探索文化商业综合体模式;

继而,涉足金融界和文化圈,成立了利安人寿保险公司,又先后同梦工厂、迪士尼和索尼等全球顶级动漫品牌合作,打造真人舞台剧和主题游乐公园。

为了支持这个多元化的战略,2005年雨润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直到2011年,雨润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总资产最高时达358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9位。雨润的创始人祝义才也以8.8亿元财富登上《福布斯》中国百富排行榜。

上市之后,雨润将重心转移到对资本要求更高的产业链上游——生猪屠宰业,在全国建立生猪屠宰场。

激进的多元化扩张已经逐渐为雨润的高负债埋下了伏笔,多处房地产、旅游业务停工、投资建厂都成了烂尾工程,同时核心业务也出现安全问题。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核心业务——雨润食品安全问题

安徽某五星级酒店反应雨润火腿产品中出现铝卡和包装膜,河北雨润北徐公司遭举报,称该公司一批产品被检出含有瘦肉精残留……

雨润旗下附属公司陕西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将含有激素及致病微生物的“问题猪肉”推向市场,发生了雨润“问题猪肉”事件。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众多食品安全事件被爆出,成为雨润走向下坡路的拐点,导致雨润业绩逐渐下滑,主营业务不能再给公司带来正常的现金流入,其他业务上大规模的投资还在继续消耗着大量资金。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房地产、旅游业务

在海南,旅游度假区目前处于停工状态,原计划总投资35亿元……

在杭州,以4.4亿元价格卖掉的星雨华府项目,销售并不理想;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产业链上游——生猪屠宰业

雨润农业圈地选择的往往都是以农业为主、地处偏远的县城,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全球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等诸多名义,拿到大量廉价土地,连同优厚的政府补贴。而这种依靠低价圈地和政府补贴的盈利模式本身就不具备可持续性。

据数据统计显示,自2005年上市以来,雨润共获得政府补贴近40亿元,累计补贴额占累计净利润比例高达46.38%。

2009年,雨润在安徽省萧县永堌镇投资1.5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每年可实现产值近5亿元。厂房建设完毕却未开工。

2010年,雨润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总投资3.5亿元建设一个10万平方米的生猪屠宰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8亿元,可安排1500人就业。厂房建设完毕,却无开工迹象。

雨润,为什么那么一下子就摔垮了?

雨润近年的战略完全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祝义才曾许下的承诺已成为空谈——“为了把食品做好,其他不熟悉的产业,我们不做,靠投机的行业也不做。”实际情况是食品没做好,跨界业务也成为累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