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改革开放40年:GDP总量比肩新西兰,冲击全球一流枢纽港

改革开放40年来,宁波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进程中,取得了飞速发展。

宁波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40年来,宁波GDP从1978年的20.2亿元开始,1988年突破100亿,1999年突破1000亿元,2010年突破5000亿元,2015年突破8000亿元,2017年达98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比全国、全省年均增速分别高出3.7和1.1个百分点。

从宁波占全省和全国的比重来看,2017年宁波市GDP占全省的19.0%,比1978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1.19%,比1978年提高了0.64个百分点;仅用全国0.1%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国1.19%的GDP。

在人均GDP方面,201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240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8368美元,已达到世界银行最新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12736美元)的水平。

与世界各经济体相比,GDP总量接近新西兰,可以排在世界第54位;人均GDP接近希腊,可以排在世界第43位。目前,宁波已经确立了“作为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新一线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城市地位。”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也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656元,为全国的1.53倍,是1978年的181.9倍,名义年均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1元,为全国的2.30倍,是1980年的139.1倍,名义年均增长14.3%。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和第一。

宁波改革开放40年:GDP总量比肩新西兰,冲击全球一流枢纽港

产业发展方面,近几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在传统优势产业加速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成功引进上海大众、中国南车等投资超百亿的重大项目。汽车制造业跃升为宁波工业第一大行业,2017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493.5亿元,是2011年的4.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1%。

对港口城市宁波来说,改革开放40年,也是宁波港口冲击全球一流枢纽港的40年。1989年,随着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宁波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0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亿吨港。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使宁波逐步发展为长三角南翼的交通枢纽中心。2015年9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宁波舟山港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一体化。

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箱,居全球第四位、全国第三位。截至2017年底,宁波港域拥有港口泊位33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106个。

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宁波也在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今年2月23日,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在千人参与的“新春第一会”上,一口气细数了2017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名等17个数据,比照宁波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压力。

比如,10年前南京落后宁波84亿元,去年已高出宁波1858亿元;武汉落后宁波210亿元,去年已高出宁波3564亿元;长沙落后宁波1091亿元,去年已高出宁波343亿元。10年来,宁波已被多个城市超越。

曾长期在宁波工作的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在产业结构上,尽管宁波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发展不错,但主导产业仍不明显,没有一个比较强势的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快速发展。

他说,虽然宁波的港口优势明显,但港口与城市自身产业发展、与城市后方经济腹地并没有很好地联动起来。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很大,但对宁波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港口与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此外,由于宁波的经济主要分布在余姚、象山等县域、乡镇地区,经济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心都市区带动。

面对这些短板,目前宁波上下也正视差距,正积极加快补足短板。今年7月,《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正式向市民征求意见。《战略》提出,宁波要实施“超级枢纽”战略,同时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通过全面对接上海、杭甬一体、甬义联动、甬舟同城、甬台合作,以三大城市为核心(上海、杭州、宁波),引领和共筑世界级大湾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