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紛紛撤離北京CBD,爲何「皮包公司」卻要拚命擠進去?

北京國貿恐怕是全中國財富最集中的CBD,鼎盛時期全球500強的公司中就有170家公司在這裡辦公,每天有大概40萬人在這個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地方來來往往。

如果說中關村對標的是硅谷,金融街對標的是華爾街的話,那麼北京CBD毫無疑問對標的就是曼哈頓。

外企撤離CBD是扛不住壓力?

過去這麼多年來,北京CBD一直是跨國公司集中辦公的地方,但是現在大批的跨國公司已經從這裡搬出。從英特爾、雅虎、奔馳,到惠普、摩托羅拉、阿爾斯通……從IT業、製造業到醫療行業,外資企業不是搬離CBD,就是徹底地從中國版圖上消失了。

外企紛紛撤離北京CBD,為何“皮包公司”卻要拼命擠進去?

據數據顯示,2003年,外企在北京CBD地區的租戶中佔比高達70%,如今,這一數據僅佔到30%。

這些外企之所以撤離,跟外企對成本的控制有一定的關係。一方面,租金成本上漲確實太快了,像國貿三期每個月每平方米是1500元左右,周邊幾個寫字樓其實只有500元多一點,像京廣中心也就才600元左右。那麼相比之下,寸土寸金的CBD的租金對於這些跨國公司來講,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包袱和負擔。

外企紛紛撤離北京CBD,為何“皮包公司”卻要拼命擠進去?

此外,這些跨國公司近年來在國內的發展也不像過去那麼高歌猛進,據外企人力資源機構萬寶盛華的僱傭前景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時,外企的僱傭前景指數是50%以上,到2018 年第一季度,這個數字已降到了9%。兩相比較之下,這些外資公司撤出的就越來越多。

“皮包公司”紛紛擠進CBD領域

那麼,現在替代這些外資公司進入CBD地方辦公的,都是些什麼公司呢?就是我們傳統概念上的服務型公司,像公關公司、財務公司,甚至P2P公司,包括美容美髮這些會所也在排隊進入CBD地區。

一方面,外資企業在撤退;另外一方面,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內資企業卻在排隊進入CBD。

外企紛紛撤離北京CBD,為何“皮包公司”卻要拼命擠進去?

“皮包公司”藉助CBD光芒

當然,CBD是一種財富的象徵,本身就可以給進入的這些公司加持,或者說是一定程度上的背書。恰恰這些服務業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些小公司,表面上看也是跟“皮包公司”差不太多。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越是經濟自由開放地方,這些“皮包公司”才有成活的空間,因為金融服務的需求,中介服務的需求比較大,所以這些公司會比較活躍。

其實北京CBD周邊地區,曾經是互聯網金融集中扎堆的一個地方,上海也一樣,像陸家嘴幾個特定的寫字樓,也都是互聯網金融公司扎堆的地方。因為往往越是這些互聯網金融公司,越是需要高大上的這些辦公樓來襯托他們公司的實力。其實這些公司實力怎麼樣,大家也都知道。

CBD這些公司的替換,就像天氣一樣,總有春夏秋冬四季輪換。一方面,也的確實是說明了租金上升對於做實體的公司來講,已經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只有一些輕資產的“皮包公司”,才能承擔這些比較高的成本。

但是另外一方面,風險與收益都是相對應的,為什麼這些小公司卻能夠承擔這些高的收益,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應的也都是高風險。

所以從CBD的變遷來看,它的繁榮變化的軌跡來看,也能看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資本泡沫形成的一個過程。彩虹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其實它只不過是大自然中雨水對陽光的一種折射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