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典|聊齋志異之李生

商河縣有個姓李的書生,喜好道教。在村子外面一里多路的地方有一座大廟,他在廟裡建築了三間很精緻的房子,就在房子裡打坐煉道。不勞而食得和尚,道士,來來往往,就在廟裡寄宿,總是和他無所不談,他供給吃喝,從來沒有厭煩。

一天,大雪紛飛,天氣嚴寒,有一個老和尚,擔著行囊前來借宿,說起話來很怨妙,在廟裡住了兩宿就要辭行,李生很固執的挽留他,他又住了幾天。李生恰好因為別的事情回家了,老和尚囑咐他早早回來,打算向他告別。第二天早晨,他在雞叫的時候就回到大廟,敲叩山門,裡面沒有人應答,他從牆上爬進去,看到屋裡燈火瑩瑩,懷疑老和尚正重事一件工作,就偷偷爬在窗外往裡面觀望。

老和尚正在準備行裝,燈架上拴著一頭瘦驢,仔細一看不像人間的真驢,但是耳朵和尾巴時時都在活動,也氣呼呼的喘氣。不一會兒,行裝捆完了,拉開房門,牽出驢子就往外走。李生偷偷的跟在後面,山門外原先有個大水池,老和尚把驢子栓到池旁的樹上,脫的光光的,跳進水裡,捧水洗澡,全身都洗了。洗完以後把行李放在驢身上,跨上驢背,跑的很快,李生這才招呼他。老和尚沒有停下,只是遠遠的向他拱手致謝。說了些什麼沒聽清楚,已經。跑的很遠了。

王梅屋曾說過:李生是他的朋友,他曾到過李生家裡,看見堂上掛著一幅橫額,寫著"待死堂"三個大字,也是一個心胸豁達的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