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國師這一次的《影》拍的是極好的!

甚至可以說,是20多年以來,最好的張藝謀!

終於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平衡!

形式上,依然是他無可取代的魔幻視效。

即便沒有赤橙黃綠青藍紫,僅以黑白二色,就展現了意蘊深厚、變化多端的影像世界。

如果說,《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長城》等電影將七彩玩到了極致,那麼《影》就是將黑白拍出了極致,這也體現出國師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的初心。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那連綿不絕的7天陰雨,那陰陽相剋的太極殺場,那飄逸飛舞裙襬長袖,那陰鬱婉轉的琴瑟和鳴,共同構建了極具東方美學的水墨意境,無不彰顯著道地的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這部電影,看似色彩單一素雅,走的是極簡主義;但實際上張藝謀在服裝、道具、場景等方面可是十分考究,可謂暗藏玄機,韻味十足,低調的奢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相融,光影互動,每一幀畫面都禁得起推敲,隨便一個人物造型或動作場面截個圖就是屏保大片,極具藝術價值。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而在內容上,張藝謀也沒有再讓觀眾們失望。

終於完整的、巧妙的、極富層次的、又反轉不斷的給我們講了一個值得玩味深思的故事。

且其哲學層面的意義恰好與形式上的黑白水墨相得益彰。

這其中,讓藍雨星城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境州”這個人物的變化。

從最開始的隱忍順從,到後來的意識覺醒,再到最後的反客為主、以假替真,“境州”完成了自我的成長,也終於從一個“影子”變成了“真身”。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他那句“沒有真身,也有影子”,狠辣、決絕,既是對過往的一次告別,更是對全新生活的一次宣誓——終於,我可以走出那陰暗囚籠,正大光明的成為一個人,成為自己!

當然,有的人會對此猜測:影子由暗轉明,但也最終變成了壞人,成為下一個“權欲”的犧牲品。但我更喜歡張藝謀自己的解讀: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尾,也許他完成了交接之後,就會從此“拂袖而去”了呢?他經歷了這一場陰謀之後,身心俱疲,也許不願意再牽涉其中?就此離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畢竟現在的他,再也不會受制於人,終於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這是“境州”這個人物最大的勝利!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聽老謀子這一番話,就不得不佩服人家國師的胸懷與氣度了。要不怎麼人家是大導演呢!境界就是不一樣!誰說陰謀之後還是陰謀,權力的爭奪永無止境?就不許主角保留善念,迴歸平凡,“天下之美,我想去看看”麼?

既然我已成為自己,既然我已走出黑暗,既然我已掌控命運,又何苦再趟這渾水?!

七天陰雨,卻總有停的那一天,雨後,便是陽光彩虹!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相比之下,孫儷飾演的夫人,倒是一個悲劇性的角色。

從始至終都是都督的附屬品、幫襯者,替都督保守秘密,幫影子訓練武功,壓抑自己的良善,泯滅本身的欲求,最後還要充當一個犧牲品、旁觀者,目睹一幕又一幕的反轉殘殺,瞬間領略人性的醜惡與陰毒,即便到了結尾,她仍被囚於這宮門之內——

出?還是不出?

說?還是不說?

走?還是不走?

如果說,影子到最後成為了自己,實現了逆襲;那麼夫人這個人物到最後還是糾結的、猶豫的,前途未卜的。

女性從屬的、卑微的、弱勢的處境不言自明。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還有一個人物也讓觀眾記憶猶新,這就是鄭愷飾演的主公。

沒有千篇一律、臉譜化,而是非常的有層次有變化,之前是卑躬屈膝、滑稽可笑,之後又狠毒老辣、運籌帷幄,把一個擅長玩弄權術的君王演繹的生動形象。這也是小獵豹的一次大膽突破。


《影》:形式與內容的平衡!這才是最好的張藝謀!


PS:

楊家刀法,至陽至剛,三合速殺;

沛傘陰柔,偽娘天團,刀傘貓步;

鐵傘陀螺小戰車,旋轉飛刀陣,這些都是形式感極強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