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情懷的教師 辦有溫度的教育,高新區(濱江)以一流師資辦一流教育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9月10日,第34個教師節。

當天的朋友圈,濱江發佈推送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今晚濱江為你們綻放”刷屏。當晚7:30,濱江區錢塘江沿江的11幢高樓,亮起了為教師節專門製作的燈光秀。

祝福滿滿的燈光秀,一句“敬愛的老師們,節日快樂,你們辛苦了!”映射在錢江南岸杭州印等地標建築上,讓教師享有更多職業榮光;滾動字幕“做有情懷的教師,辦有溫度的教育”的巨幅呈現,則展現了努力打造一流濱江教育的決心。

根據《杭州高新區(濱江)教育強區建設行動規劃(2017-2027)》,濱江要用十年的時間,打造富有濱江特色與品牌的高品質教育,實現從教育強區到教育最強區的跨越。

在之前舉行的教師節慶祝大會上,濱江區區長金志鵬表示:

“對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再怎麼加強也不為過,再怎麼保障也不為過”,要以“培育小人才”爭取“大人才”,以“小創造”引領“大創新”,以“小播種”收穫“大幸福”,堅持以一流的狀態建設一流的濱江教育。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如今,學在濱江已是一種時尚。今年春季,濱江推行課後免費託管服務,緩解學生下課早、家長下班晚的矛盾;9月初,解決家長接送難、學生出行不便的“求知專線”開通,濱江對教育的重視,不只在質量上,而是著眼於細節,處處體現溫度。

讓有溫度的教育轉化落地,離不開教師的付出和奉獻。濱江區以建設一流教師隊伍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教育最強區的創建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發現“最好的老師”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畢業以後,寧波慈溪人胡央波選擇去了濱江。

這個年輕人,碩士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現在,她在國信嘉園幼兒園(臨江分園)做中班老師。“快畢業時,濱江教育局到學校組織校招”胡央波說,他們特別熱情地介紹了濱江的情況,我可以作為優秀人才引進到濱江。

事實上,訴求“最好的老師”,已經成為濱江多年來建構教育的一部分。優秀教師是一種稀缺資源,區教育局副局長傅天健表示:

濱江不僅需要引進經驗豐富的頂尖教師,更需要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搶佔高校優秀畢業生尤為必要。“我們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繼續提升人才比例,擴大直接考核引進重點師範院校和重點大學優秀畢業生力度來尋找‘最好的老師’”。“像專赴高等院校上門招聘等做法,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優秀畢業生來濱江。”

楊夢倩是作為優秀畢業生引進到丹楓實驗小學教語文的。在濱江,作為“最好的老師”的後備軍,越來越多優秀的應屆畢業生選擇留在了濱江——2012年以來,通過直接考核、上門招聘等多種方式,共引進優秀教師1486名,其中在職教師726名,優秀畢業生760名。

而截至目前,2018年引進的379名教師中,直接考核招聘的有300人,比例高達79.2%。其中,應屆畢業生256名,佔比67.5%。在應屆畢業生中,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有110名,“雙一流”高校畢業生78名,省優秀畢業生60名。

培養“最好的老師”

張嬌鎣成為丹楓實驗小學新教師的一年來,幾乎每個週末,都會有不錯的培訓課程等著她,“教學實踐、專家授課等豐富的培訓能讓我快速進入角色”。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據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姜向陽老師介紹,該區對新入教師的培養,主要通過四類課程培訓——教師專業精神、教育管理智慧和課程教學智慧,“讓新入職教師喝好‘頭口水’。”學前教育管理中心教研員董英姿說,通過引入“雙導師制”,可以讓新教師與校內和校外的導師“結對子”,通過一日活動觀摩、開設示範課等形式,快速提升教學技能。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江南實驗學校的王芳老師是張嬌鎣的外援導師,在“2018桃李春風”的微信群裡,六人組成的“小班”交談正酣,“導師會經常帶我們參加一些教研活動和觀摩會,當我遇到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難題時,她也會及時給予指導。”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此外,不少學校在培養新教師,促進隊伍專業成長方面還有不少嘗試——今年暑假,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教師在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培訓,請來專家智囊團主講,並進行觀察研討名師課例等教研活動;丹楓實驗小學則是通過“以會代訓”,成立互助小組等形式,將教師培訓融入平時教學之中。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不惜投入、辦好高標準培訓,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時,濱江為加強教師梯隊建設,助推濱江教育師資力量的可持續發展,濱江還發布了“雁陣計劃”——建立從“優秀級”“中堅級”到“卓越級”的教師成長體系和從“集中辦班”“委派培養”到“特級教師定向培養”的培育網絡。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除了專業培養,濱江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在最近的教師節慶祝大會上,高新區(濱江)近400位教師獲得了表彰,其中85名優秀校(園)長和優秀人民教師獲得了每人10萬元的獎勵。今年8月,區教育局還將部分優秀教師的事蹟輯錄成集,編撰成《有情懷的教師》一書,為詮釋“潛心立德樹人”這六字再添典型示範。

留住“最好的老師”

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高新区(滨江)以一流师资办一流教育

胡央波剛到濱江時,還是個“一窮二白”的應屆畢業生,隻身到濱江就業,“家人不太放心”。

根據人才補貼政策,領到2萬元的安家補貼,對剛畢業的她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更讓她驚喜的是——2017年10月,她申請了人才公寓,並拿到了公寓的鑰匙,“房租只要600多元,解決了租房不小的壓力。”她說,在學校,能實現自己教書育人的願望,下班後,偶爾還可以到江邊“最美跑道”鍛鍊身體,生活舒適安寧,她決心紮根濱江,“父母也很贊成我的打算”。

“真正要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就要出真招實招”,傅天健表示,留得住“最好的教師”,除了安家補貼和人才公寓外,接下來還需要不斷完善教師激勵制度,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更大的平臺,確保全區教師工資全市領先,增強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