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辦世界最好 中醫藥大學

爭辦世界最好 中醫藥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友廣場與博物館。

爭辦世界最好 中醫藥大學

王省良。

作為新中國最早創辦的4所中醫藥高等學府之一,她已走過一甲子的歷程。2015年來,在廣東“雙高”大學建設項目支持下,學校發展取得新突破。

頭頂國醫大師“搖籃”的光環,手捧中國中醫藥瑰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該校如何在新一輪“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的工作中“秀”出風采?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說,學校將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科研、團隊和平臺建設,奮力向實現建成世界最好的中醫藥大學的目標邁進。

“雙一流”大學

入選“登峰計劃”,意味著該院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在“雙高”大學建設進程中步入發展“快車道”的有力證明。

2015年,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和中藥學3個主體學科經過廣東省嚴格的擇優遴選程序脫穎而出,成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經過三年建設,學校取得不少成績。“2017年9月,我校中醫學學科被教育部列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繼臨床醫學2016年7月進入ESI全球前1%後,2018年1月藥理學與毒理學也進入ESI全球前1%;SCI論文數量和質量不斷突破,平臺建設不斷完善……”王省良如數家珍。

全球化人才

支撐國際化平臺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廣州中醫藥大學如何把握歷史機遇有所作為?王省良透露,廣州中醫藥大學已與澳門科技大學著手共建粵港澳中醫藥防治腫瘤轉化醫學研究聯合實驗室,並獲教育部批准。該實驗室將以腫瘤的中醫藥防治為重點,緊密結合臨床,開展轉化醫學研究。

這些年,像這樣的平臺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國際中醫藥轉化醫學研究所、華南針灸研究中心、創新中藥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這些平臺匯聚人才等資源,助力高校加快發展。筆者留意到,其中不少平臺融入了國際化元素。如最新成立的中藥國際轉化平臺便攜手美國六所大學以及中國香港、澳門的幾所大學建成。

國際化平臺需要天下英才的支撐。王省良說,近年學校深入貫徹人才強校戰略,全力引進海內外優秀人才,人才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陳永君博士是該校全職引進的首位海外留學人員。2016年,陳永君入選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在這裡,我感受到良好的氛圍,這給了我強大的動力,使我的業務能力和政治素養得到快速提升。”如今,陳永君已受聘擔任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華南針灸研究中心副主任,對未來的工作充滿幹勁。

王省良說,該校迄今全職引進各層次杏林學者60餘人、兼職引進杏林講座教授和客座教授近100人,為高校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

廣中醫人成為

科摩羅“驅魔人”

非洲科摩羅被稱為“月亮之國”。這裡曾遭瘧疾肆虐,是來自中國廣東的抗瘧團隊,幫助科摩羅迅速驅逐了瘧疾這個“魔鬼”。當地人至今仍常說起中國專家,他們正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李國橋、宋健平和他們的團隊成員。

這些年,廣中醫人前赴後繼,踏上抗擊瘧疾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廣東省政府的支持下,青蒿素複方快速清除瘧疾項目先後於2007年、2012年和2013年在科摩羅所屬的莫埃利島(3.7萬人)、昂儒昂島(32萬人)和大科摩羅島(40萬人)實施,有超過220萬人次參與該項目。

2014年,科摩羅實現瘧疾零死亡,瘧疾發病減少為2142例,比2006年項目實施之前下降98%。李國橋、宋健平等也因此被授予該國“總統獎章”。

這得益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後方”強大產學研鏈條的有力支撐。該校與廣東新南方集團成功研製出的第四代青蒿素複方——青蒿素哌喹片(中文名:粵特快®,英文名:Artequick®),如今,粵特快®已在22個瘧疾流行國家上市銷售,幫助這些國家的百姓擺脫瘧疾的困擾。

粵特快®在國際上的推廣應用,是該校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的代表性案例。如今,該校科技開發與產學研合作工作穩步發展,承擔橫向項目130項,金額2300萬元。

■訪談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

引“當打之年”賢才

予學校發展後勁

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廣州中醫藥大學有何計劃與思路?學校如何善用人才資源,發揮傳統學科特色,更好地創新發展?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表示,奔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標,學校更看重人才的後勁,“大學的發展不可一蹴而就,積澱更重要”。

南方日報:在新一輪“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工作計劃中,廣州中醫藥的計劃和藍圖是怎樣的?

王省良:針對一流學科建設的要求,我們初步形成了《一流學科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0年)》等。我們提出要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傳承創新優秀文化、著力推進成果轉化。也提出了五大改革任務,包括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實現關鍵環節突破、構建社會參與機制、推進國際交流合作。

我們的近期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以中醫學為龍頭的中醫藥重點學科群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整體辦學實力大幅度提高,體現辦學水平的可比性指標達到國內一流大學相當標準。中期發展目標是,到2030年基本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並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為“健康中國2030”建設作出重要貢獻。遠期發展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中醫藥優勢重點學科綜合實力及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進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學校辦學綜合實力進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南方日報:人才對高校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人才引進思路是怎樣的?

他們都是“當打之年”的青年才俊。學校支持他們,在五年或十年便會看到成果,為學校發展提供強大後勁和新動力。如果為了短期效益,或許挖幾個“傑青”湊數就可以了,但這沒有意義。大學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積澱。

南方日報:我們留意到這些年學校很注重對外交流合作。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王省良:中醫藥要走向世界,一定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我們要把全世界最先進的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的理念都帶回來,提高我們的辦學水平。我們對外交流並非盲目,主要以美國、澳洲為主。我們還在跟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籌劃在深圳辦廣州中醫藥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深圳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目前正在等教育部批覆,計劃打造一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創新的研究型學院。

南方日報:在創新驅動的大背景下,中醫藥這棵“老樹”如何發“新芽”?

王省良:傳統學科不意味著不能創新。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也是在傳統醫學影響下運用現代科學做出來的。我們既要傳承也不能忘了創新。中醫藥首先要把它“傳下來”,同時你也要懂現代醫學、科學的方法。

數讀廣中醫

中醫學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兩所中醫藥高校之一,也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唯一一所省屬高校。

擁有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5個。有國醫大師3名。

通訊員 肖建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