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文同的竹林

岳定海 

那一丛凛冽的竹林“疑风可动”,蔚然挺立在盐亭永泰的山丘、草坡、平坝与河水边,与长风絮语,与流水亲近,与庄稼相偎,与农舍环绕……我多次来过永泰,陪人来过,单独来过,在此盘桓多时,不想离去,不忍离去。记得去年我与成都几位爱好历史的作家在初冬的永泰丘陵考察文同墓地,一位李姓作家在墓前默默地瞻仰,过一会儿才庄重地说道:“没想到中国画竹大师文同的墓地在此。”其时斜阳寒彻,金光迸射,漏出沉闷的云层闪烁在萧疏的田地与经霜的植物上,四周肃然,衰草含烟,似乎向中国竹文化最为珍贵的源头盐亭永泰致以敬意。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永泰这个地方藏龙卧虎,它在唐高宗时期出了个宰相叫李义府,李宰相从这片僻然的乡野起步,通过天资、勤奋与忠诚,一路颠簸着奋斗进高堂之上。他在任时干了三件大事足可青史留名,一谓举荐武则天当皇后,尔后武氏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二谓重编《姓氏录》,以抬高寒门庶族地位,打击关陇门阀势力。三谓反对“齐梁艳体”,世人称赞李义府的文风‘好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本来说的是文同,我拐个弯把李义府表扬几句,因为李宰相的故里距文同故里不到半里路,此荒凉田丘竟出一宰相一画家,这就很惊世骇俗了。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文同于北宋(1018)年间出生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他被朝廷委派干了几任县官,世称“清廉”。然而文同最大的成就是画竹,顺带写诗,艺术书准都达到古今书画界的极致。以今天珍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那副誉满天下的文同《墨竹图》为例,此竹以简笔画成,呈现渐次转细的S形动势,在寒山瘦水处一枝崛起,其生命律动与苏轼对文同画竹“瘦节蛟蛇走”的点评是一脉相承的。在这里,文同透过浓淡墨色的交叠,制造出深色叶面遮住浅色叶面的空间幻觉,正如苏轼所言:“以墨深为面,墨淡为背,自与可始”。(文同,字与可),在这幅让人眼前一亮的《墨竹图》上,画家运笔不疾不徐,叶片锋锐流畅,突出的小竹枝,充满张力,为后世推崇。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细察中国这一丛竹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那首老得掉牙的民歌《弹歌》里,我读到仅八个字的远祖劳作之形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竹子在中华民族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里,滾动起伏,绿浪涌天一一从远山到近水,从树林到农家,竹林像中华文化的守夜人,送走暗夜,迎接拂晓,把风骨铭刻在养育它的土地上。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公元前251年李冰任四川太守时,他便带领民众修筑了世界上第一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其中使用大量竹子制作世界上古老的自来水管,古时称“笕”,用于灌溉,濡养水气淋漓的“天府之国”。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汉代的人们已用竹绳打出深度达1600米的盐井。早在9世纪的中国就用竹造纸,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竹枝是上等材料。晋·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義之等名流在兰亭那天“修禊”,留下千古绝唱。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我心仪的魏晋年间有七个文人名士实在奇伟挺拔,《魏氏春秋》曰:“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遥想七贤长啸山林,让人神往。竹子还被古人赋予一个作用叫竹报平安,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那么青梅竹马呢?呵呵,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古人对金石丝竹的注释是这样的,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庄子·骄拇》:“多于聪者,乱五声,谣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也。”如果有人要赞美人类的大德大善大美,那么“岁寒三友”松竹梅当列首席,松与竹是越冬而不凋亡,梅是浴寒照开繁花,其品质被悠悠岁月与苍茫人间所敬仰。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再说文同,他在北宋某年画的这丛竹,是世间精气神的铮铮再现,与王義之笔下那大片竹子与李白高歌的那蓬竹林是一以贯之而长垂日月而不衰的。文同对世上的贡献不仅是绘了这一竿崛立的墨竹,他还因此沧桑劲竹创造出三个成语:《胸有成竹》《成竹在胸》《不屈不挠》,这枝竹这三个成语,在多艰的人生之路为探索者呈现竹子“凌云,虚心,气节”三大宝贵品格,而为后世效仿。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记得儿时我在老家盐亭还看见在县城“猫儿嘴”之峻峭山岩被先人凿出四个簸箕大的楷体字“胸有成竹”,以激励故乡百姓,缘此前行。我还要讲述一下文同与北宋全才苏东坡的关系。苏东坡系四川眉山人,文同与苏东坡是表亲家,苏轼弟弟苏辙的儿子娶了文同的女儿叫喜上加喜,因此两家不但情同手足,而且同为“竹痴”,那句被广泛传扬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作者苏东坡在这里既是自况,也是赞誉表亲家文同的。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史载苏东坡画竹,广受文同影响,文同对其授以技法,苏东坡乃虚心习之。史料记叙文同任洋州(今陕西洋县)太守时,面对满山满谷竹林而喜不自禁。某日,文同吃竹笋下饭正咀嚼得津津有味之时,收到书童呈上的苏东坡信札,信中苏东坡除了向这位敬重的表兄照例嘘寒问暖外,还附首一诗:

汉刀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

文同读罢诗句,忍俊不禁,喷饭满桌。他常慨叹有如此亲家,“清贫太守”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文同时言:“世无知己者,唯子瞻(东坡的字)识吾妙处。”苏东坡也多次深情讲述:“与可于予亲厚无间,一日不见,使人思之。”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文同曾送东坡一帧墨竹册页,次年正月,61岁的文同奉调出任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不幸病逝于赴任途中的陈州(今河南淮阳)驿舍,东坡得知噩耗,以手摩挲画册,挥泪不止,并写下纪念文同的名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被历代传颂。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文同在绘画史上首创不施勾勒的写意墨竹图轴与“胸有成竹”理论,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自北宋以降,苏东坡,郑板桥,李觯,吴昌硕,齐白石等均师从文同技法画竹,在日月长河形成以宗师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为中国灿烂夺目、生生不息的艺术宝库里再添骄人珍品。

我多次默想时回忆永泰那丛高雅、遒劲、凌寒并占尽山野风流的竹林,它是属于文同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因而独步天下!


文同的竹林——盐亭籍作家岳定海


公元2017年11月16日原创于绵阳市南山郭玉读书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