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12次手術戰勝腦癱正常上學,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剛剛在手機app看到一個新聞,感動又心酸。

故事的主角是12歲的西安男孩楊硯希,幸運又不幸。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愛他如命的外婆,不嫌棄腦癱而且先天白內障的他,砸鍋賣鐵不放棄給他治療,9年的時間花了200萬給他做了12次手術,因為治療及時和不曾間斷的康復訓練,竟然奇蹟般地治好了他的腦癱;不幸的是,除了腦癱,他還有先天性白內障,左眼已經完全失明瞭,右眼裝的是晶體,勉強能看見一些,而生他的父母,因為他的腦癱在他1歲半的時候就已經離婚並且幾乎對他不管不顧。

9歲男孩12次手術戰勝腦癱正常上學,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9歲男孩12次手術戰勝腦癱正常上學,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看著記者採訪的照片,9歲的孩子雖然看不見,但給人的感覺依然是溫暖而善良。小編相信:這一定是外婆給他的巨大勇氣!我們也希望,硯希的眼睛也能儘快治好,再次創造奇蹟。而透過硯希的案例,我們也來一起探討下: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事實上,從新聞媒體的一些報道來看,腦癱並不一定影響智力。除了上文的楊硯希,湖北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農民詩人餘秀華,也是一個腦癱者。當你看著《活著》裡頭那些爆發力非常、令人瞠目結舌的文字,你肯定不敢想象她是一位腦癱患者。臨床統計,大約有70%左右的患者智力發育會受到影響,但是天資聰穎的腦癱者也不乏其人。事實上,腦癱更多的是影響運動系統。我們先看腦癱下的定義。

腦癱是指一組由於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損傷,引起的運動和姿勢發育持續性障礙的綜合徵,主要特徵表現為肌肉控制失調引起身體運動困難和體位困難,運動和姿勢異常。所以,新生兒腦癱的早期症狀主要表現就是餵養困難,吸吮及吞嚥不協調,護理困難,頻繁吐沫。

9歲男孩12次手術戰勝腦癱正常上學,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問題一、腦癱是由什麼因素導致?

專家指出,腦癱發生的原因比較複雜80%以上的病兒可追查出較明確的致病原因,但仍有20%左右患兒發病原因不清楚。具體致病因素,有父母親吸菸、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陰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先兆流產或服用避孕藥治療不孕的藥物、保胎藥等。同時,嬰早產、難產造成的嬰兒頭部損傷、窒息、早產兒低體重、病理性黃、出生後腦部感染都可能導致腦癱。

9歲男孩12次手術戰勝腦癱正常上學,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問題二、腦癱能否預防?

首先,健康狀況不好時不要懷孕!懷孕前一定要進行風疹免疫,一定要吃葉酸;懷孕後,產檢一定不要落下。難產的因素要排除,該剖宮產時不要固執己見;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孕媽,應積極治療;保證營養,保持心態,避免早產。

其次,寶寶出生後,要重點保護未成熟兒、窒息、重症黃疸嬰兒,並進行及時的診治。有條件的,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為嬰兒進行三聯疫苗、脊髓灰質炎、風疹或結核的免疫接種;學會識別腦膜炎的早期症狀,如發熱、頸硬、嗜睡等,一旦發現,及時治療。

9歲男孩12次手術戰勝腦癱正常上學,腦癱真的影響智力嗎?

問題三、腦癱能否治癒?

事實上,楊硯希的故事是個奇蹟,因為大腦不能更換和修復,所以手術並不能治癒腦癱。手術能起到的作用是,矯正腦癱者肌肉的攣縮和肢體變形、整復脫臼、固定關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兒的殘疾狀態。最好的腦癱治療方式是鼓勵兒童在良好的體位下,堅持進行運動功能的康復訓練。楊硯希就是手術+康復訓練創造的奇蹟。

之所以今天特別講腦癱,是因為我國的腦癱患病率平均為1.96‰,是繼小兒麻痺症控制後的一個主要肢體致殘性疾病。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會碰見一個或兩個腦癱兒。很多人因為存在誤解和偏見,就歧視腦癱兒、排擠腦癱兒。希望看了今天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成見,給腦癱患者多一點關愛。腦癱≠智力低下!!

文章篇頭提到的楊硯希,小編在網絡上看到,他不願意接受捐贈,想用歌聲眾籌。可是我找不到相關的眾籌鏈接,如果讀者朋友有剛好知道的,麻煩在留言板留言告知小編,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