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种植大户“退租”现象严重,老农透露真相!

国庆假期恰值农村秋收的季节,在北方绝大多数的村庄,农民都在忙着掰玉米、收花生,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然而,一些承包大户却早已按耐不住,纷纷表示不愿意再承包土地了。对此现象,专家表示不能理解,为啥在拿着国家高额补贴的情况下,种粮大户还要解除承包关系呢?有老农说出了真相,无非是以下3个方面。

第一:种植成本一涨再涨

老王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今年承包了160多亩地种植花生和其他一些经济类型的农作物。然而,仅仅是农药、化肥等等这些农资用品的成本就已经让老张捉襟见肘,就更不要提人工成本了。在种植成本一涨再涨的情况下,种植大户的利润也是一降再降,甚至赔钱。所以,老张心想,辛辛苦苦一整年,到头来也赚不到几个钱,倒不如转行算了。6月份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8.37(以2015年为100),虽然同比高3.71个点,但比1月份下跌了7.98个点。2018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裕,多数农产品价格呈持续下降走势。

秋收之后,种植大户“退租”现象严重,老农透露真相!

第二:产量低、价格低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种植大户,单单有种植的经验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让农作物的产量达到目标的期望值。然而,在现象生活当中,有些种植大户虽然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但是依然没有系统的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而且,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农作物的收购价是比较低的,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管理,最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是不愿意再继续承包土地的。稻谷、小麦受最低收购价下调影响,价格稳中有跌。6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每斤1.23元,比1月份跌5.4%,同比跌3.9%;晚籼稻1.30元,比1月份跌5.1%,同比跌5.1%;粳稻1.49元,比1月份跌1.3%,同比跌3.2%。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19元,比1月份跌7.0%,同比涨1.0%;优质麦每斤1.29元,比1月份跌8.5%,同比涨0.2%。

玉米消费旺盛,价格总体先涨后跌。6月份,产区玉米批发月均价每斤0.89元,环比跌0.5%,比1月份涨0.8%,同比涨7.7%。去年秋季玉米上市后价格保持强势,主要原因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下游需求被充分激活,产需开始出现缺口。

秋收之后,种植大户“退租”现象严重,老农透露真相!

第三:没有销售渠道

对于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等基础农作物的粮食大户而言,倒是不怎么发愁粮食的销量问题,倒是对于那些种植经济作物比如辣椒、白菜等等菜类的粮食大户而言,就比较担心销路的问题了。而且,市场一直在变化,今年种植这个赚钱,到了明年就不一定了,而农民又没有这个能力来做出预判,所以,倒不如不参与了,不承包土地了,也就不用日日夜夜为种什么、怎么卖而犯愁了。

秋收之后,种植大户“退租”现象严重,老农透露真相!

的确,正如老农说的那样,种植大户虽然有补贴可以领,但是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而且,通过近两年种植大户的净收益来看,有大多数的种植大户是不怎么赚钱的,甚至是赔钱的。所以,在不赚钱的情况下,种植大户坚持“退租”倒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退租之后的土地该怎么办呢?或许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最后,拿着高额补贴,种粮大户却要坚持“退租”,为何?老农说出真相!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