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無須擔心社保改「稅」,多繳社保並不吃虧


人民日報:無須擔心社保改“稅”,多繳社保並不吃虧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個稅法,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並明確設立抵扣機制,讓很多人著實高興了一番。本想著手裡的錢袋子終於能鼓一些了,但近來網上卻盛傳,社保繳費新規將導致費額提高,與個稅減少的部分相抵消後,有一些人拿到手的工資會不升反降。還有機構預測企業與個人將補繳共計近2萬億元社保,超七成的企業日子將難過了。社保繳費新規是怎麼回事?這些議論是真的嗎?

社保新規將導致個稅調整後到手工資反而變少?

真相:大多數人不會出現社保繳費大幅增加的情況,就算按實際收入多繳了社保費也並不吃虧。

人民日報:無須擔心社保改“稅”,多繳社保並不吃虧

網上流傳的一張個稅調整前後的“收入表”顯示,降稅之前到手的工資還有4625元,降稅之後只剩4080元了。這是怎麼回事?

且不說這張對比表在計算方式上存在不少錯誤。單說網上流傳的這張“收入表”裡聲稱,降稅前的繳費基數是最低工資,而降稅後的繳費基數是實際工資。這個說法就明顯有誤。

目前的繳費標準是怎樣定的?一般來說,各地以統計部門發佈的上一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以基數的300%作為上限,60%作為下限。對大多數人來說,上一年月平均工資都在這個區間裡,所以繳費基數就是自己的實際工資,不存在“按最低工資繳費”一說。

只有收入落到這個區間之外的人,才按上下限作為基數來繳費。有的地方把這個基數下限設置成了“最低工資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實際收入剛好是最低工資標準的人,才按最低工資繳社保。對大多數人來說,既然不存在“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社保”,也就不可能出現社保繳費大幅增加的情況。

一些人真正擔心的是,從明年起社保繳費交給徵收能力明顯更強的稅務部門後,企業偷奸耍滑的空間會被大大壓縮,從而將壓力傳導到普通員工身上。

對於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在稅前工資沒變的情況下,降稅後,到手工資大多是增加的。此次個稅改革,廣大納稅人都能夠不同程度享受到減稅的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

當然,有一些企業耍花招、做假賬,隱瞞實際工資水平,將社保繳費按最低工資標準或基數下限繳納,甚至不繳社保費。社保費改由稅務機構全額徵收後,個人承擔的社保費將與工資收入嚴格保持一致。原來少繳或不繳社保費的勞動者在剛性徵繳的影響下,實際收入可能確實會減少一些。但這不是個稅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對此前一些企業錯誤做法的糾偏。

對勞動者來說,按照實際收入多繳了社保費,也並不是吃虧了。到手錢變少了,也說明公司為你繳納的五險費用也相應升高了!這些多繳的費用的受益人,最後還是你!社保被低繳對個人來說是損失很大的,只有合規繳納,對自己的將來才能有比較好的保障。社保繳費基數提高,社保待遇自然會水漲船高,長遠來看是划算的,這將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權益。

追繳開始,企業與個人將補繳共計近2萬億元?

真相:稅務部門與人社部門強調穩定為主,不強調強化徵管。

近日,江蘇一家企業被責成補繳十年社保費約200萬元,引發多方關注。

此前,我國各地社保費的徵收機構並不一致,有些是由稅務部門來徵收,有些則是由社保部門來徵收,這為企業欠繳、少繳提供了“方便”。未來由稅務部門接受社保費用徵收,企業將會失去在兩個部門給職工申報不同工資的“操作空間”。

不少企業開始擔心在強大的稅務部門徵管下,會被要求追繳以往欠費。有機構預測,在徵管體制改革後,企業與個人將補繳共計近2萬億元。

真的會有如此大的動作嗎?有地方稅務人士透露,目前稅務部門與人社部門強調穩定為主,並沒有談論強化徵管。實際上從明年開始,像社保繳費登記、變更信息、人數等仍由人社部門負責,稅務部門只負責社保費的申報和徵收,對社保費的稽查暫未確定。因此社會上擔心明年開始徵管大幅加強並沒有道理。

當然,隨著社保繳費新規的實行,通過稅務部門徵收之後徵繳的強制性會更強,將能夠有效避免欠繳、逃繳等行為。比如,近期黑龍江省稅務局等有關部門就已經發文表示,從8月1日起,組織全省基層單位開展基本養老保險費徵繳專項整治行動,要將勞務派遣公司、物業保安公司、建築施工企業、季節性用工較多企業列入重點,依法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嚴厲打擊應參未參、應繳未繳行為。

30%的利潤要沒,超七成的企業日子將難過了?

真相:2015年以來,我國先後4次降低社保費率,有關部門也在考慮繼續降低社保費率的問題。

明年1月1日起,社保費將改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有人解讀,這將加重超過七成企業的負擔。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數據,企業繳納社保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只有27.05%。言外之意,超七成企業繳納社保不合規,這也就是“超七成企業將加重負擔”的來源。更有專家估算,新政策至少將增加企業30%成本。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這裡需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第一,針對社保費的政策並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徵管方式。

社保費為什麼要改由稅務統徵?《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說得很清楚,要調整優化稅務機構職能和資源配置,增強政策透明度和執法統一性,統一稅收、社會保險費、非稅收入徵管服務標準。所以企業社保繳費的變化,實質上不是哪個部門徵收的問題,而是社保繳費規不規範的問題。

第二,徵管能力增強後,國家會統籌考慮,根據實際調整。專家表示,稅務部門負責徵收社保費之後,徵管能力確實會增強。但國家層面會考慮企業負擔實際問題,在當前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企業負擔飆升的情況。目前社保繳費究竟是什麼樣的現狀?不按規定繳費,到底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如果規範之後徵收率明顯提高,那是不是社保費還有下調的空間?國家會統籌考慮,在紮實調研、精確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

實際上,我國社保費率已階段性降低。2015年以來,我國先後4次降低社保費率,總體社保費率從41%降到37.25%,減少企業成本約3150億元。今年,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繼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稱,自今年5月1日起,繼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有專家透露,有關部門也在考慮繼續降低社保費率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