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沒有很多錢,我也可以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口頭禪,你有沒有口頭禪呢?又或者說你內心有沒有一句話是經常無故冒出來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你有認真思考過經常無故冒出來的這句話對於你而言到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即使我沒有很多錢,我也可以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為什麼你總是想到這句話而非其他的,它究竟是如何在你的腦海中形成,又是如何影響你的,對此你可能會很不屑,認為不就是一句話而已嘛,至於這樣大驚小怪嗎?但是你知道嗎?很多人的一生就僅僅為了一句話而活,經常無故冒出來的那句話也許就是你生命的遭遇。

我們來說一個例子

小琪是我的一個來訪者,在我們數十次的諮詢過程當中,她經常說要是我有很多錢就好了。而且,我觀察發現每次遭遇不順或者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她就喜歡這句,要是我有很多錢就好了,在諮詢的過程中,如果一個人經常重複同一句話,那麼諮詢師會很警覺的意識到這句話,對來訪者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很有可能這句話甚至是這個來訪者某種生命的隱喻,於是我試圖和小琪探討這句話對於他而言到底有什麼意義,你經常說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多錢,這句話對你來說有什麼特別含義嗎?我試圖喚醒小琪潛意識裡的某種記憶,有誰不喜歡有很多錢嗎?小琪反問,那你有沒有因為沒有錢,有過什麼不太好的體驗,我繼續問,那簡直太多了,小姐感慨道,小琪出生在一個父母身體都不健全的家庭,這個事實引發的計生事實,但是家裡的經濟條件。也比較拮据,小琪回憶說自己從小就是學校裡的特困生,為此她經常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和老師及同學們的關係也弄得很糟糕,這小琪的記憶裡同學們經常欺負他,比方說在課桌上畫線不准她過界,如果過界了就會推開她,比方說如果和同學發生了爭執,老師一定叫她去辦公室裡進行批評教育,而非爭執的另一方幼小的心裡,她堅信這一切的不公平待遇都是源於家裡的貧困,她總是幻想如果我有很多錢,他們就不敢這樣對待我,這個信念並沒有停止與童年,而是伴隨著小琪長大,比方說家庭聚會的時候,表兄妹們的日子都過得比較好,小琪就會覺得自愧不如,然後心裡想要是我有很多錢就好了,同時聊天的時候呢,小琪業經常能從對話當中。別人對自己的嫌棄,然後又想,如果我有很多錢,他們肯定不會嫌棄我這個核心信念,像一堵牆將小琪撕裂成幻想和現實兩個部分,

現實中的小琪就是經常能從各種比較中看見對自己的不滿幻想的部分呢,則是總是憧憬著有很多錢的話就可以拯救我情結。

即使我沒有很多錢,我也可以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個詞兒是心理學家榮格首先在心理學領域提出來的,它的具體含義,各個流派都有不同的解釋,在榮格自己看來,情節是一種無意識的組合,是人關於觀念情感意念的綜合體,最終會通過人的語言行為等方式表現出來,毫無疑問,對於小琴來說,我想要很多錢,就是他自己某種情結的外化,在小琪根深蒂固的觀念裡自己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批評,被親戚嘲笑。被同事數落,所有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自己家裡沒錢,自己很窮,她家也像其他家庭一樣富裕,那麼她應該就能受到更好的待遇,她的成長經歷中也會有很多快樂的回憶,說到這兒你可能會好奇小琪家裡到底有多貧困,是屋頂殘垣的家徒四壁,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飢餓,還是衣褲縫縫補補幾十回,這些都不是小琴的家裡,雖說談不上奢侈,但也不至於家徒四壁,母親有正常的工作,親戚也多少有些幫扶家庭,算是正常的工資階層,滿足溫飽之餘也可以偶爾提升生活品質,實行如此小氣為何還會體驗到自家的貧窮,進而希望有很多錢呢,答案在於曉琪的潛意識裡,她的自我價值在生命早期就被剝奪了,他體驗不到自己的價值就好。空心人到處在找我到底是誰的答案,終於在學校教育中的遭遇讓出有自我意識的小琪發現,好像有關自己的秘密,那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原來我也是個窮人,原來我不被大家喜歡就是因為沒有錢,原來只要有錢了所有人就會喜歡我了,小琪相信自己的價值完全等於金錢的價值,所以為了更好的體驗到自我價值,他就拼命寄希望於自己變成一個有錢人,每每在現實中遭到挫折,他就會讓自己活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在那個世界裡她是一個富婆,她可以對別人指指點點,她可以揚眉吐氣,他再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再也不用忍著內心的委屈不發,很顯然對於小學而言,有很多錢我才有價值,是一個錯誤的核心信念。

而造成這個核心信念的成因不是他家庭貧困,而是她父母親的人格。

小琪的母親是一個比較挑剔性格嚴厲的女人,對待小琪的方式以指責打罵為主,在小琪的記憶裡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會一巴掌打到我的頭上,除了有個暴力的母親,小琪還有一個軟弱的父親,因為自己身體殘疾,父親經常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滿傾瀉給小琪,小琪說每次聽到他和我抱怨我都想逃開,在這樣一個三口之家建立規則的父親是缺位的,溫柔慈愛的母親是缺失的,本該在愛中健康成長的小琪,無奈被嚴厲忽視,委屈包裹著,除了惴惴不安,除了迷失錯亂,你還能要求一個孩子怎麼辦呢?在後續的諮詢當中,我讓小杰嘗試了一下角色置換,假如你的班級上除了你是一個特困生,還有另外一個特困生,她總是以微笑示人,對待人也很有禮貌。或者問題也很謙虛的跟同學請教,放學的時候也會主動邀請同學一起回家,你覺得你會討厭她嗎?你會嫌棄他是一個特困生嗎?你會因為他貧困就瞧不起他們,小琪想了想說不會,我覺得他挺好的呀,我又問,同樣都是特困生,你為什麼覺得他挺好的,覺得自己很糟糕呢,小琪沒有回答我這個問題,而是在我對面默默的流淚。

在那次的諮詢結束之後,小琪說他理解了,即使我沒有很多錢,我也可以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小琪生命的咒語看似被打破了,但是或許他不知道,那只是他黑暗的深井中被悄悄照進的一束光距離,她內在世界的天朗氣清,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在等著她,讓人值得欣慰的是好在已經照進了一束光,在你的人生中脫口而出的口頭禪是什麼呢?你覺得這句話。對你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