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那個年代,一般家庭都不算很富足,麥當勞作為“洋快餐”在當時代表著無比的高端、洋氣。舉個例子吧,在外面吃普通快餐平均只要6~8塊的水平,而麥當勞一份套餐就要二三十塊甚至更貴。(是的,按消費能力和物價水平來說,十幾年前麥當勞的售價比現在還要高)!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麥當勞早餐全餐

我還記得十幾年前,麥當勞就有出了這款名為“早餐全餐”的東西。在街邊吃個早餐物價普遍是3-5塊吧,而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豐富的“全餐”,賣的是26塊!(如果哪個同學帶了這個全餐回學校,一定會吃得特別優雅,特別慢,不知不覺間會引來圍觀和羨慕。)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兒童生日會

在當年,對於工薪家庭來說,去麥當勞過生日會,顯然是不現實的。別說請客了,哪怕是一個人去吃,也必須是重大事件或生日的犒賞。考一百獎勵一頓套餐,考雙百獎勵開心樂園餐,這是屬於80後和90後的集體記憶。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而能在麥當勞過生日會的孩子,肯定都是上天的寵兒!這些孩子一般家庭環境都挺好,平時買零食跟不用錢似的,想吃啥有啥。他們還會大方分一些給身邊的朋友,是班裡的萬人迷。每到生日,他們的家長就把關係好的同學們招呼到麥當勞,一群饞逼前簇後擁著主角湧入兒童樂園。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家長會跟服務的小姐姐再三確認:“這些夠嗎?別餓著孩子。”還會溫柔地問我們:“不夠還有,想吃啥告訴阿姨哦!”當時簡直覺得這位阿姨是天使,溫柔又美麗,自帶光環。

壽星頭上的金色皇冠熠熠生輝,在他們身上總能看到比同齡人更多的自信。而被招待的孩子則更多是默唸著感謝土豪賜予我的巨無霸、麥樂雞塊和薯條。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孩子彷彿暫時成為了世界的中心,在整個餐廳伴唱的Happy Birthday to you(生日快樂歌)中,不知覺間體驗到了上流社會初級階段。

以前的麥當勞呀,有個職位叫做粉紅特工,她們會在有人過生日時快速變裝,用豐富的經驗扼制住熊孩子們的破壞力。現在也有類似的職位,不過統稱“麥當勞姐姐”了。

她們還會準備各種小遊戲和兒童趣味答題競賽,把最簡單的謎題留給當天的主角,讓小金主全方位地體驗人生贏家的滋味。至於不解風情搶答的,明年別人吃漢堡的時候只能嘬手指頭了。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麥當勞姐姐

當年的小孩子,分三個類型:1、在麥當勞舉辦過生日會的;2、被邀請去過別人的麥當勞生日會;3、最多隻是旁觀/聽說過麥當勞生日會的。

不少網友都表示:總感覺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小朋友,長大了也會比較自信,受到更多的關注和疼愛,更容易發展個性。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以前過生日我爸會帶我去麥當勞,給我點一個大份套餐,自己去馬路對面買個煎餅,我問他為什麼不吃,他搖搖頭說吃不慣。”

“小時候媽媽跟我說第一次來月經就帶你去吃麥當勞,來月經變得一點都不嚇人,反而有點饞。”

以前太窮,節衣縮食兩星期才能去麥當勞打牙祭,處於身體發育期的青少年永遠也吃不飽,吃完一份套餐連可樂裡面的冰塊都要嚼乾淨,看著空空如也的餐盤卻總是意猶未盡。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吃麥辣雞翅不啃脆骨的朋友小時候肯定都沒虧過嘴。

為了增加飽腹感,有的機靈鬼研究出一盒薯片蘸8袋番茄醬的餿主意。最後前臺小姐姐實在忍無可忍,看見我們就說醬沒了。

到了初中麥當勞成為了學生間的江湖,引發過各種愛恨情仇。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櫃檯前經常會和教育你們少吃垃圾食品的班主任不期而遇。

“我至今都沒搞懂麥樂雞要設計成5塊,而不是4塊或者6塊,我和表弟經常因為最後一塊的歸屬權大打出手,過一會兒有會因為一個圓筒和好,小孩的感情就是如此變幻莫測。”

在麥當勞請女神吃一頓是無數男孩的初次約會,餐桌情商決定了二人能否走下去。要把兩盒薯條一起倒在餐盤上,土豆味的曖昧空氣在兩人之間遊蕩,誰也不捨的吃下最後一根。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這樣的,後半輩子註定單身了

雖然和好多女生在麥當勞互訴衷腸,卻沒有留下一個愛的結晶。只有在雜物箱裡吃灰的開心樂園餐玩具見證過這段朦朧戀情。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麥當勞叔叔那張蠢臉,是我們逝去的青春。

當年這些玩具不僅是財力的象徵,更是毅力和恆心的證明。

小學班裡最有錢的小李擁有一整套機器貓玩偶,每天放學總是招呼幾個女生去他家看。如果誰得到了他沒有的稀缺款,後半個月飯都不用愁了。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有人攢齊這一套了嗎?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產品經理總能通過少兒頻道精確地把握未成年人的時尚潮流,用一波又一波玩具收割童年和家長的錢包。

以前麥當勞有個吃套餐集郵戳的活動,攢5個郵戳可以換一個腕帶,攢五個腕帶能換一塊電子錶,班裡有個女生連吃了一個月,終於換了一塊膠皮味的破錶。

她到現在都沒瘦下來。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大概就是這麼個傻玩意兒。

狡猾的麥當勞還學習了小浣熊乾脆面的發售策略,不同地區按照比例派送玩具,這也就是他媽為什麼你永遠也找不到最後那一款。

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麥當勞抱有天然的親近感,麥當勞叔叔就是不少孩子童年的陰影,那張鬼畜的臉活像一個變態殺人魔,膽小的孩子們都投入到了隔壁慈祥老大爺的懷抱。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Why so serious?

今年25歲的Jessica分享了關於麥當勞的恐怖回憶:“只有我覺得麥當勞叔叔很嚇人嗎?生日那天我把酸黃瓜挑出來了,他一直死死盯著我,我看不到那張白色鬼臉背後的表情,只記得晚上夢見他對我說:你不喜歡吃酸黃瓜所以我換成了挑食小孩的手指頭!”

上世紀cult風的宣傳畫根本不像餐飲企業,反而像艾德伍德垃圾電影的海報,電視廣告更是用麥當勞叔叔詭異的動作和驚悚的笑聲把小朋友們的食慾變成了尿意。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真是挺詭異的,小朋友並不會喜歡…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我聽到你點吮指原味雞了!

麥當勞進入中國市場的定位是“西餐”,儘管現在被當做國外的沙縣小吃,但當年餐廳內還會配備服務員指導用餐姿勢,點麥香餅還會給顧客配刀叉,儼然是一種騙傻子的行為藝術。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增加儀式感是提高生活品質最省錢的方式。

麥當勞早已不是上個世紀優雅高貴的西餐廳,變成了年輕人在凌晨之後應對飢餓危機的最快手段,再也沒人拿它當好東西了。

那個滿臉油彩的怪叔叔被吳亦凡悄悄取代,和奶昔大哥一起活在了舊時光的結界裡。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新生代代言人吳亦凡

回看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年代,魔幻而又不真實。那個時代彷彿一場盛大的宴會,漫天飛舞傳遞愛意的短信,十指間溝通心靈的QQ,一切都是令人興奮的,麥當勞迎來送往,出入其中的還是同一批人。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每天都能吃麥當勞!”是我小時候的夢想。現在長大了,發現不知不覺間,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了,但是我們也早就忘了。是啊,我們長大了,不想要了,所以實現了也並不高興——因為麥當勞已經不再像童年那樣散發著“上流社會”的光環。也許,我們想要的變得更高級了,也許,我們已經不再有夢想了。

當年在麥當勞過生日的土豪孩子們,現在還好麼?


大家好,我是美食家陳紀華!

平時會給大家帶來美食推薦、生活技巧,最新資訊~ 初來乍到,喜歡我的可以點上方【關注】。

關於麥當勞、肯德基這些曾經是“土豪才吃得起”的洋牌子,你有什麼回憶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而當年能在麥當勞過生日的那些人,你還記得嗎,有聯繫嗎,他們現在,過的還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