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技巧」初中政治問答題解題方法大全,現在看還不晚!

「解题技巧」初中政治问答题解题方法大全,现在看还不晚!

「解题技巧」初中政治问答题解题方法大全,现在看还不晚!

問答題技法一

觀點一:主觀題的答題思路

1、一般思路:讀題→審題(審設問、審主體、審材料)→聯想(教材知識、時政知識)→撰寫提綱→答案要點(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

2、審題要求:

(1)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範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認識;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分清題幹要求答題的類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樣體現)。

(2)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麼——從解讀設問和材料中獲取。

(3)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一是為了正確聯想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麼;三是關鍵的句子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的正確與否。

3、答題要求:

(1)聯想相關知識:通過審設問明確要考查的知識點或知識範圍,然後通過審材料,確定要調動和運用哪一個,或哪幾個知識點。

(2)擬寫提綱:通過審題,明確了答題的類別、設問的主體,以及考查的知識範圍和題意後,在草稿紙上擬寫提綱,不求寫出每個要點的完整意思,只求寫出提示性的字或詞,然後依據提綱逐條寫出答案要點。

(3)組織答案要點:整個答案必須是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的有機結合,但每個答案要點不強求三種語言結合,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兩種語言的結合。

A.主觀題審題過程要注意“六部曲”:

a、看:看設問。看設問的範圍(法律、國情);角度(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b、抓: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中心意。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來抓。

c、領:領悟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考什麼知識原理。

d、聯:緊扣題目的材料聯繫相應的教材術語和時政術語。

e、列:列出答題綱要,即把相關題目設問所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時政知識等按先後列出要點。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倒推重審題,注意題分值(看分作答)

B.主觀題答案組織要注意“六個化”:

a、解題過程程序化:每答一題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來進行;

b、答案組織要點化:每個要點自成一點,自成一理;

c、答案表述術語化: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闢術語;

d、答案結構邏輯化: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後、微觀、宏觀等邏輯關係;

e、答案編寫完整化:聯繫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最新觀點進行創造性答題而爭取加分(內在美);

f、字跡書寫整潔化:要注意改卷老師的心理,以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觀點二:非選擇題的一般答題方法

1、審設問:審知識範圍、審題型、審限制要求

2、審材料:分層、提煉、概括,提取有效信息,聯繫教材知識

3、作答案:答案要點化、表述術語化、結構邏輯化、書寫整潔化

問答題技法二

觀點一:意義類主觀題答題對策:

1.根據主題分析意義。即分析設問中的事件或措施對誰有意義

2.尋找角度分析意義。即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意義

3.迴歸教材分析意義。即把試題與課本知識聯繫起來尋找思路

4.要遵循由小到大、由近及遠、有微觀到宏觀、由直接到間接的原則

觀點二:談作用、影響、意義

意義型的設問有“積極影響”、“經濟、政治意義”、“意義”等。

基本思路:

“意義型”主要是針對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麼意義來設問,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首先要明確有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社會意義。還有對個人、國家、社會的意義。

答案要點要緊緊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和題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有些題目作答時必須結合黨和國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從現實意義角度考慮。這類題目可以套用“有利於……”“體現了……”“是……的需要”“促進……”“推動……”“保護……”等。

問答題技法三

觀點一:為什麼(原因)類:

【題型特點】: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麼說”,“為什麼要”等形式呈現。

【解題技巧】:初中思品一般按照“必要性+重要性+意義”作答。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展開說明。

觀點二:簡要說明……這樣做的道理?為什麼要樣做(說)?(理由)

解題方法: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間接、有秩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

基本思路:

是什麼?為什麼?(一般答題時側重於為什麼)

①是什麼——材料中的具體做法(多用於進行設問轉移)

②為什麼——原因+意義或不這樣做的危害

問答題技法四

解演繹題要講骨肉相連:

演繹題是近年來中考思想品德試卷材料分析題中出現的一種新題型,之所以稱為新題型,並不是說以前沒有,而是指在中考中不常出現,大多是作為高考題型。演繹題,實際上是相對於歸納型材料題而言的。歸納型材料題,往往要求學生閱讀材料,並根據材料信息得出結論。與此相反,演繹型材料題則是在設問中先呈現觀點或結論,然後要求學生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說明材料體現的觀點,即說明材料與觀點的關係,演繹題在設同中最明顯的標誌是“如何體現”。如何反映”“怎樣得出”等字眼。此類題型的設計重在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是考試中失分較多的主觀題之一,特別是在沒有經過相關訓練的情況下表現尤為明顯,學生不是答不中要點、答不全面,就是根本不知如何回答。

實際上,此類題型儘管“形散”(材料的選取越來越多樣化、新穎化),但“神”不散(答題的規律和套路不變),只要認識這種題型的設計思路,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諸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通常情況下,包括演繹題在內的思想品德主觀題大多使用“逆向推理”的思路設計,即先明確要考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材料的選擇與整合。這樣,材料的選擇帶有明確的方向性,也就使大多數呈現的材料能夠比較集中地反映要考查的知識點,只不過有的材料對知識點的呈現是顯性的,有的是隱性的,不易察覺。所以,告訴學生所給材料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善於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是解決主觀題的一個突破口。

在實際教學中,我還發現,如果單純用方法說明方法,效果不太理想,每次遇到同類型問題時,學生又忘得一乾二淨了,而重新“炒冷飯”,學生能真正聽進去的內容也不多。

這也是有的老師經常抱怨“明明講了n次的題型,怎麼一轉眼就忘了”的原因所在。因此,解題方法除了要講究科學性之外,還要注意趣味技巧,要讓學生不容易忘記,最好能起到“一兩撥千金”的效果,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融科學性與趣味性於一體,促使學生會學、善學、樂學。

“骨肉相連”是我在實踐中總結的解決演繹題的方法,實施下來,效果不錯,不僅使學生深刻領會到演繹題的解題方法,而且避免了“炒冷飯”的無奈,生動形象,簡單易記。

所謂“骨”,就是指題目所給材料的中心句或者主旨旬,要抓住材料的“主心骨”,區別於題目所給的其他材料,因為有的材料是背景性、介紹性的,甚至有的材料是干擾性的;而“肉”是指設問中所要體現的觀點或內容。嚴格來講,演繹題必須有“骨”有“肉”,要“骨肉相連”,有“骨”無“肉”或者有“肉”無“骨”都不能得分。也就是說,只有材料呈現而沒有觀點說明,或者只有觀點說明而無材料輔助都不能得分,只有將材料和觀點對應才行。

具體到解題步驟,我歸納為三步:

第一步,知“肉”,即首先讓學生在課本中找出設問所體現的內容(這是相對於開卷考試而言的,而對於閉卷考試,則要求學生首先知曉設問所體現的觀點的具體內容),即上文所說的“肉”;

第二步,取“骨。’,即要找出材料中的主旨句、中心句,必要時還要對所給材料進行梳理、概括,;

第三步,“骨肉相連”,即要將取好的“骨”與沒問中的“肉”進行比對和聯繫,使“骨肉相連”,從而使材料能夠體現並反映觀點,形成一一對應的關係。

【試題掃描】

(2011·江蘇省蘇州卷·31)某校九年級(2)班同學準備召開一次關於“民族問題”的主題班會,他(她)們通過各種途徑蒐集到如下材料:

在新疆烏魯術齊市“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期問,很多維吾爾族群眾挺身而出,主動營救和保護漢族群眾;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我國《選舉法》規定:“全國少數民族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應有代表一人。”

問:材料是如何體現我國民族政策的?

【解析思路】

首先,在審題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確此類題屬於演繹型材料分析題,在設問中最明顯的字眼就是“如何體現”,即要求說明材料如何體現所給觀點。下面,我們用“骨肉相連”法來解析:

第一步:知“肉”。先讓學生把設問中“肉”的部分(即所要體現的觀點)寫出來,也就是知曉我國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即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步:取“骨”。帶著觀點分析材料,找出能體現觀點的材料之“骨”來,即找出材料的中心句、主旨句。如果還是覺得有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材料是由幾句話組成的,講了幾層意思,刪繁就筒,刪去無足重輕的“枝葉”,剩下的大多就是材料中的主旨句。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採用“反向推理”來找材料中的主旨句,即先明確觀點,然後帶著觀點分析句子,找出材料的“主心骨”。通過閱讀材料我們可以發現,本題材料的“骨”是:(1)新疆“7·5”事件期間,維吾爾族群眾主動營救和保護漢族群眾;(2)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3)全國各少數民族至少應選舉一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三步:“骨肉”相連。將從材料中取出的“骨”幹句與“肉”觀點進行剝比和聯繫,由此形成一一對應的關係, 即什麼“骨”幹句對應什麼觀點。具體到本題,即“骨”一“新疆‘7·5’事件期間,維吾爾族群眾主動營救和保護漢族群眾”對應的是我國的民族團結政策;“骨”——“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對應的是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骨”“全國各少數民族至少應選舉一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對應的是我國的民族平等政策。

第四步:形成答案。在確認對應關係正確的情況下,形成本題答案。即:①材料中“全國各少數民族至少應選舉一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體現了我國的民族平等政策;②材料中“新疆‘7·5’事件期問,維吾爾族群眾主動營救和保護漢族群眾”體現了我國的民族團結政策;③材料中“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體現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問答題技法五

觀點一:看法、認識、啟示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題型特點:看法、認識、啟示類題型往往通過一個(或幾個),案例、一組(或幾組)數據、一段(或幾段)材料的展現,重點考查學生能否從提取的信息中悟出道理,得出體會,受到啟迪。

設問方式:①“這給我們什麼啟示、啟發”;②“談談你的看法、體會、認識”;③“你從中悟出什麼道理”;④“如何認識……、如何看待……”;⑤“如何分析這一現象”等等。

例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雲以其對“炭/炭複合材料”發明的傑出貢獻,榮獲了連續6年空缺的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這個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週末和節假日幾乎都在實驗室度過。當實驗一次又一次遭遇失敗時,他不退縮。在科研經費有限和設備落後的情況下,肯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他從心裡迸發出一個誓言:“中國人不僅應自行研發新產品,而且在技術上要爭第一。”凝聚20年的心血,中國飛機依賴進口剎車片才能“落地”的歷史被改寫。

(1)、請你列舉黃伯雲艱苦創業的兩個表現。

(2)、請你談談對上述材料中“誓言”的認識。

(3)、你打算怎樣用實際行動向黃伯雲學習?

解題思路:理解、認識、啟示類的題目可按照“示—理—啟”的解題思路作答,也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作答。

1、“示”即展示(是什麼)。主要是指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點,也就是“材料所反映的內容”。主要通過“讀”來完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讀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確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現象和問題;二是讀懂設問的指向和規定,明確設問要求回答的啟示。

2、“理”即道理(為什麼)。即“材料反映的內容”的依據、原因、重要性(必要性)、不做的危害性等。

①依據。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理論根據(包括路線、方針、政策、國策、戰略、原則、原理、法律、法規等)。

②重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③必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現象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導致的消極後果。

3、“啟”即啟發(怎麼辦)。即政府、社會、學校、公民、青少年等準備怎麼做、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主要通過“提”完成。“提”就是根據所找出的現象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後在這方面應該怎麼做。這是解好試題的落腳點。解答時,應注意運用“應”、“要”、“堅持”、“必須”等詞語,以體現答題的針對性。

按照這樣的解題思路,在回答本題第一問時應注重“示”(是什麼),分析黃伯雲艱苦創業的表現;第二問注重“理”(為什麼),應找出黃伯雲發出自行研發新產品“誓言”的依據;第三問從“啟”的角度談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參考答案:(1)黃伯雲艱苦創業的精神表現在:①週末和節假日幾乎都在實驗室度過。②當實驗一次又一次遭遇失敗時,他不退縮。③科研經費有限和設備落後的情況下,肯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

(2)從“誓言”可看出:①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②科技創新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標誌,科技進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④增強民族創新能力關係到中華民族的興衰存亡。

(3)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使自己成為創造型人才。①要刻苦學習,努力探索,實踐創新,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習慣。②要勇於質疑,勇於向傳統挑戰、向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③要培養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能力和創新的思維能力。④牢記歷史使命,承擔社會責任,從祖國的需要出發,選擇成才目標。⑤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和祖國興衰榮辱聯繫在一起。

觀點二:認識(評價)類:

【題型特點】:

此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重大的社會現象,然後要求用所學的知識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析(評析)某一現象”等。

【解題技巧】: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闡述道理”——“明確做法”的解題思路來作答,也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麼”——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麼”——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

依據——是說(做)這件事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理論依據;

重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必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說(做)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條件,使做這件事成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會導致怎樣的消極後果。

“怎麼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準備怎樣做此事,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觀點三:啟示類:

【題型特點】:一般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為背景,要求談談該事例、事件的啟示,如“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或“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等,重點考查能否從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強調回答問題要有針對性。

【解題技巧】:回答此類題目,一般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材料說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們應該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偏重於回答“怎麼辦”,答案一般寫明知識點,做到觀點材料的結合即可,不必詳細展開去分析。

問答題技法六

啟示(告訴…道理、體現了哪些觀點)、警示等

基本思路:

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或“談談你的體會”,或“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等,重點是考查考生能否從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體會,受到啟迪。

這類問題的解答對策是:

啟示是從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經驗、教訓,而警示則側重於從反方面行為中認識其危害並應吸取的教訓,其語言表述多為“應該……”,有部分題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麼”,然後再在此基礎上回答出怎樣學習好的或摒棄壞的(針對材料中得到的經驗、教訓,應怎麼做?)。

問答題技法七

觀點一:結合材料,談理解、認識、感悟、感想、體會

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對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認識)”,或“談談你對某某問題的認識(理解)”,或“談談為什麼要怎樣”等,重點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對問題思考的深度。

這類題目解答對策是:

先對材料進行分層並概括出每一層的意思,明確它屬於哪個問題(即“是什麼”),然後結合課本內容回答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即“為什麼”)“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即“怎麼做”)。在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時,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聯繫教材,思維要發散,角度要多樣。

基本思路: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以下思路具體怎麼展開,應以教材知識為依據,不宜生搬硬套。

①是什麼——現象+本質(材料說明什麼問題)

②為什麼——原因+意義

③怎樣做――分清角度;國家、社會、公民、經濟活動參與者、青少年……(要點的組織視分值的多少而定)

觀點二: 材料說明、反映了什麼?(體現了哪些觀點?)

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上述材料說明(表明)了什麼?”或“上述材料反映(體現)了什麼?”等,多用於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這類試題的解答對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講述的是什麼問題;再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即通過什麼反映了什麼。

基本思路:現象本質

①材料本身說明的問題是什麼?

(怎樣做+直接對應+適度發散(視分值而定組織答案時往往是這種現象或行為的意義)——

②透過材料的現象揭示的本質問題或觀點是什麼?

問答題技法八

觀點一:評析題型的解題技巧

題型特點:評析題即要求根據材料對材料中的觀點進行評價分析。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明辨是非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全面分析的能力。要答好這類試題的關鍵在於理清思路,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設問方式:①上述材料的言行正確嗎,為什麼?②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論進行評判。

解題思路:“性質判斷—理論依據—後果影響—表明正確的態度和行為”

①明確對象,即抓住材料的人物,緊扣其言行;

②確定角度,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不要遺漏;

③運用書本知識,尋求理論依據,如:從公民與法、國情、道德、法律、責任、成才規律、人才標準、公民與集體等角度進行分析,角度不能重複,不能生搬硬套;

④逐句分析或逐個分析。

下面結合例題,談談這類題型的審題與組織答案的方法。

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許多學校的學生中,也出現了“手機族”。校園裡,朗朗的讀書中經常夾雜著此起彼伏的手機聲。而有許多同學對手機的檔次要求,也越來越高,你的是“彩玲”的,我就要“拍照”的,更有的同學上課也發起了短信。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同學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花點錢享受也是應該的。”

材料中這些同學的言行對嗎?為什麼?

例題分析:該題既要對同學的“言”進行分析,又要對同學的“行”進行分析,主要涉及對九年級基本國情、合理消費和艱苦奮鬥等知識的考查。考生應先針對材料進行必要的發散思維,如從公民與法、國情、道德、公民與集體等角度多分析,尋找判斷依據。

答案組織:

第一步,性質判斷:材料中這些同學的言行是錯誤的,這是盲目消費、奢侈浪費的不文明行為,也是不珍惜父母勞動成果的表現。

第二步,理論依據:這些同學的消費觀念,不符合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違背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

第三步,後果影響:不利於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利於青少年成長和成才,敗壞了校園風氣,高消費會導致盲目攀比,甚至會誘發違法亂紀行為。

第四步,表明正確的態度和行為:我們應該提高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以學業為重,要學會合理消費,並注重精神消費和綠色消費。

觀點二:案例評析類:

【題型特點】:此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法律案例,然後要求用所學的知識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或評析,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你的看法”“簡要分析(評析)”等。

【解題技巧】:按照“判斷表態”——“法律依據”——“材料分析”——“指出結果”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觀點三:行為評析

基本思路: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步驟:

1.找準行為

2.行為定性(一般從法和德的角度進行評價定性)

3.尋找依據(不正確行為----違反了什麼法律、原則、沒有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正確行為----符合哪些法律、原則、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

4.後果(正確行為---帶來的影響;不正確的行為---危害)

5.應該怎樣做

①單個人物(或一類人物)單一行為評析。

②單個人物(多種行為)或多個人物(多種行為)評析。

基本思路:側重是什麼、為什麼。

步驟:

A、仔細閱讀題幹,找準、找全行為和人物。

B、針對每種行為進行具體行為定性,說明依據點到為止。

問答題技法九

中考觀點評析題解法探析

【題型特點】

觀點評析類試題。就是要求考生對考題材料涉及的問題進行評析、評述、評價、評說的一類開放性試題。這類試題的針對性較強,它要求針對材料中的特定現象、問題和觀點發表議論,有的放矢;其論辯性也較強,它要求在作答時觀點鮮明,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毫不含糊,具有論辯的鋒芒。這類試題旨在考查考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判斷、分析、論證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各地20 11年的中考試題談談這類試題的解法。

【分類解析】

一、評析個人型

這是評析類試題的主要類型,也是各地中考試題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題型。它可以分為評析言論(或觀點)型、評析行為(或做法)型、評析言行型等三種主要形式。

1.評析言論(或觀點)型

例1.(20 11·雲南昭通)雲南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走了……生前他帶領大家植樹造林7萬多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 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綠色天地,使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他奮鬥一輩子,掏心扒肺讓老百姓的日子富起來,自己卻兩手空空,把價值幾個億的森林送給大山裡的群眾。

有人認為他傻,他這樣的人生沒有什麼意義。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請簡述理由。

解析:言論除了有正確言論、錯誤言論、正誤混雜言論之分外,還包括觀點片面型等類型。解答這類評析題的第一步,要對材料中人物的言論或觀點進行對或錯的正確評價,只有評價正確,才能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論證。第二步,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論證。應力求做到分析論證條理清楚,論證全面、深刻、有說服力。解答本題時,首先要根據所學知識對觀點作出正確的判斷:楊善洲的身上集中體現了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這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是值得學習和弘揚的。然後再結合人生的價值、承擔責任的重要意義綜合闡述理由即可。

答案:略。

2.評析行為(或做法)型

例2.(2011·山東濟寧)魯寧的一天:早晨,魯寧讓媽媽多給點兒零花錢,媽媽說不要亂花錢,魯寧很不高興,摔門而去……課間,魯寧看見同桌的日記本,出於好奇,便偷看起來,這時,同桌一拳打了過來……放學後,魯寧拿著新買的有嚴重質量問題的書包要求商家退換,店主告訴他,售出商品,概不退換,魯寧只好自認倒黴……

請你評析魯寧這“倒黴”的一天。

解析:解答這類評論題,首先要對材料中人物的行為或做法進行合法或違法的性質判斷,也就是要準確對行為或做法進行定性。然後聯繫所學知識,對行為或做法進行分析,說明合法或違法的原因。一般應指出,該行為或做法符合或違背哪些法律規定,維護或侵犯了公民的什麼合法權益等。

解答該題時,需要對魯寧這一天的行為分別進行評價,既不能有所遺漏,也不能籠統地進行評價,否則評價就不夠全面和具體。魯寧摔門而去,他的做法讓父母傷心,是一種不孝敬父母的行為;魯寧偷看同桌日記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魯寧同桌揮拳相向的行為侵犯了魯寧的生命健康權;魯寧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認倒黴的行為是錯誤的;店主拒絕退貨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然後再結合所學法律知識闡述理由即可。

答案: (1)魯寧摔門而去,他的做法讓父母傷心,是一種不孝敬父母的行為。(1分)他應該多和父母交流溝通,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1分)

(2)魯寧偷看同桌日記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1分)魯寧同桌揮拳相向的行為也是違法的,侵犯了魯寧的生命健康權。(1分)

(3)魯寧自認倒黴的行為是錯誤的,作為消費者,應該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分)店主拒絕退貨的行為是違法的,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或依法求償權)。(1分)

3.評析言行型

例3.(2011·廣西桂林)小汪打算購買一部數碼相機,同學勸他買價格便宜的“山寨”數碼相機,對同學的勸說小汪強烈反對,並理直氣壯地反問:¨山寨說白了就是剽竊,買山寨的不就等於協助竊賊嗎?”(注:“山寨"一詞為時下流行語,泛指那些以低成本生產出的主流品牌的仿製品。)

請簡要說明材料中小汪的言行所蘊含的法律知識。

解析:這種評析題是評析言論(或觀點)型和評析行為(或做法)型這兩種形式的混合,屬於言論和行為混合型,其解答方法與上述兩種形式基本相同。本題實際上是言行評價型試題的變形。解答本題時首先要對小汪的言行作出正確的判斷,然後再聯繫所學法律知識進行說明。可按照“公民的智力成果權受法律保護、購買‘山寨’產品的危害、如何維權及正確做法”回答:生產“山寨”產品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智力成果權;購買“山寨”產品會助長侵權行為,我們每個社會公民都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答案:【1】公民的智力成果權【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生產“山寨”產品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智力成果權。

【2】購買“山寨”產品會助長侵權行為。

【3】保護智力成果權,有賴於公眾的維權意識。作為一個公民,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二、評析社會型

這種類型的評析類試題較少,主要有評析社會現實型、評析社會事件型、評析社會現象型等幾種形式。

1.評析社會現實型

例4.(2011·廣東廣州)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

《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於2011年4月1日起施行。依照《規定》,廣州的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垃圾分類將貫穿於垃圾產生、投放、收運和處理的全過程,廣州成為國內第一個立法實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2011年該項工作的目標是,力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50%,資源回收率達16%,資源化處理率達90%.末端處理率確保在75%以內,無害化處理率達85%。2012年廣州將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系統。

在記者採訪中,不少居民坦言不清楚如何做,垃圾分類意識並不強,習慣很難一下子改變;目前尚有部分街道沒有配備足夠的分類垃圾桶;城管雖然已經編印派發了6萬冊《垃圾分類手冊》進行宣傳,但對於接近1500萬人口的廣州可謂杯水車薪。

作為國內第一個立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的廣州市民,你對這一新事物的認識和態度是什麼?請據此寫一篇小評論,題目自擬,不少於300字。

解析:解答這類評析題,要按照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認真閱讀材料,深刻感知材料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問題。第二步,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理性思考,找出問題產生的原淵。第三步,指出問題的嚴重後果或危害性。本題在書寫小評論時,要緊緊圍繞“立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這一事件去寫,且要做到運用思想品德學科知識,理論聯繫實際,題目要有新意、觀點新穎、文采優美。

答案:略。

2.評析社會事件型

例5.(2011·福建泉州)時事新聞我點評2011年3月26日晚,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活動拉開帷幕,中國和其他133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個地標性建築、近10億人展開熄燈接力。北京時間20時30分,隨著八達嶺長城、東方明珠等諸多城市標誌性建築熄滅燈光.我國86個城市的眾多社區、企業、學校熄燈一小時。

——摘自2010…2011學年度《時事》(初中版)第6期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新聞材料進行點評。

解析:解答這類評析題,首先要關心事件的發生,對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瞭解。因為社會事件往往是當時的重大熱點問題,如果不關心事件發生時的情況,對事件瞭解不全面,就難以進行深刻的評析。其次,結合所學知識,多角度進行評析。該題要求對“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活動這一重大社會事件進行評析,可結合所學知識對舉辦該活動的意義和應持的做法等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論證:“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活動的目的在於喚起人們節能環保的意識和責任感;我們要不斷提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自覺養成節能環保習慣。

答案:略。

三、價值判斷型

該試題是一類包含個人價值趨向,包含一定的價值判斷或者行為選擇.要求學生予以分析判斷,指出觀點正確或錯誤,並且簡要說明理由的試題。解答這類試題應該注意以下二點:第一,審清題意,作出“正確判斷。首先要認真讀透題目內容,瞭解題目的價值取向,對題目所給的行為作出“準確的價值判斷.即判斷正確或錯誤。第二,迴歸教材找依據。此步驟的關鍵在於找出並找準“所給行為”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運用所學教材相關知識回答時.還要注意正確運用政治術語,切忌答題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第三,此類題日一般會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地位”和“作用"(或成就、意義、好處、危害)等方面做文章,要注意從以上幾個方面組織答案,答案切忌冗長,一般結合分值,兩句即可。

例7.(20 11·山東德州)價值判斷(下列各題的敘述中,都包含一定的價值標準或者是行為選擇,請予以判斷,在括號內寫明“正確”或“錯誤”,並簡要說明理由。)

1.駕駛摩托車的李某將正常騎行同家的中學生王瑞撞傷。因醫藥費支付問題,雙方發生爭執,王瑞家人盛怒之下將李某打傷。

判斷:

理由:

2.杭州網民陳某,因在網上散佈有日本地震引發核汙染影響我國海域的謠言,引起市民恐慌。造成惡劣影響,受到法律制裁。

3.20 10年山東省關停了7家落後產能企業。

4.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

解析:該題為我們呈現了4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要求考生作出正確的或錯誤的判斷並說明理由。此題主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彰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如:依法維護合法利益,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等,較好地發揮了品德教育功能。例題1中王瑞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沒有依法加以維護,而是“盛怒之下將李某打傷”,不但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而且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是錯誤的。例題2杭州網民陳某散佈日本核汙染影響我國海域的謠言,損害了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是正確的。例題3種山東省關停了7 O家落後產能企業,正確處理了經濟發展與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關係,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正確的舉措。例題4中主要闡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因而也是正確的。然後再同歸教材,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綜合作答。

答案:1.判斷:錯誤。

理由: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當依法加以維護,而不能採取非法手段。

2.判斷:正確。

理由:陳某散佈謠言損害了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理應受到法律制裁。

3.判斷:正確。

理由:山東省正確處理了經濟發展與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關係,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判斷:正確。

理由:民族精神對內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的作用.對外具有展示民族風貌的功能。

問答題技法十

漫畫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漫畫題寓意深刻,形式活潑,且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性。解答好漫畫題主要做到“三步走”:

①析漫畫,點本意

首先,要觀察漫畫的寓意;其次,觀察漫畫的標題,這是溝通漫畫與教材的橋樑;再次,觀察漫畫中的文字。

②連教材,覓“結合”

試題在書外,理論在教材。在觀察漫畫的基礎上,聯繫教材的有關內容,多角度進行分析,尋找漫畫與教材的結合點,這是解題關鍵。

③組答案,亮觀點

針對漫畫所反映的問題,抓住漫畫和教材的結合點,亮出觀點,組織答案,這是解答漫畫題最重要的一步。

對於考試中經常出現的漫畫問題,大家都怎麼解答的?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一類問題進行解題方法的分析!

一、漫畫題的總體思路:

1、解題順

序:漫畫表意→漫畫寓意→命題者意圖;初步明確命題者是想針砭時弊、揭露問題還是想弘揚正氣、展示成就等。

2、畫面解讀:“人”、“物”“事件”及其相互關係,整個畫面呈現的色調是健康積極或是頹靡消極,是正面肯定還是反面諷刺。

3、漫畫中的文字:文字對解讀漫畫起著提示、補充、說明、深化的作用,特別是漫畫的標題往往對漫畫意圖和主旨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4、反對不讀漫畫,只看題肢本身正確與否的錯誤做法。

二、漫畫選擇題的特點

1、從題幹構成上看:

漫畫選擇題題幹一般由三個要素構成:漫畫(包括漫畫中的文字)、說明性文字(漫畫標題)和選擇要求。

2、從題肢類型上看:

題肢部分一般有兩種類型:單項型題肢和複合型題肢。

3、從試題特點看:

漫畫形式新穎別緻、構思精巧;漫畫內容反映現實、寓意深刻;漫畫取材廣泛多樣; 考核目標以哲理為主;難度係數一般較高,往往是本套試卷的壓軸題。可見,漫畫選擇題具有“新、活、精、巧、深、難、全”的特點。

三、漫畫選擇題的解讀程序和過程:

先審題幹→再辨題肢→幹肢相連、依幹求肢

1“先審題幹”

就是分析漫畫的主旨,瞭解命題的意圖,弄清選擇的要求。審題幹就是對漫畫、說明性文字、選擇要求三部分分別審讀和全面綜合審讀。著重考慮以下四要素:

(1)漫畫表意:即畫面直接反映的表層意思 ,即能讀出感性信息;

(2)漫畫寓意:既藉助畫面反映出來的隱藏在漫畫表意背後的深層次的道理,它是漫畫中心意圖所在;寓意要靠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必須對漫畫進行分析和綜合,實現由此及彼、由表入裡的飛躍;

(3)漫畫所涉及的相關學科知識:解題離不開學科知識,因此在弄清漫畫表意和寓意的基礎上,必須迴歸學科知識。

(4) 選擇要求:題幹中的選擇要求即題眼,十分簡練,往往是一個短語。選擇要求不同,對題肢的取捨標準就不同。例如:“漫畫表明”與“漫畫中的某一事物表明”、“漫畫能反映的道理是”與“漫畫不能反映的道理是”、“漫畫體現的哲學道理”與“漫畫體現的經濟學(政治學)道理、以上這選擇要求中,由於用語不同,表達的意思就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審讀“選擇要求”必須格外謹慎、嚴格區分,最好是“咬文嚼字”,以明確選擇的要求。

2“再辨題肢”

就是要弄懂每個題肢的內容、含義、正誤、角度以及題肢間的聯繫。正向選擇一般要排除錯誤題肢、與題意明顯無關的題肢和不符合選擇要求的題肢,留下備選題肢。

3“幹肢相連、依幹求肢”

就是把題乾和備選題肢聯繫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選出正確的題肢,這是解題的最後一環:(1)與題幹明顯無關或與選擇要求不符的題肢肯定不選。

(2)本身正確且與題幹有關的題肢存在選與不選兩種情況:與題幹有直接關係的正確題肢應選;與題幹僅有間接關係的正確題肢不選。

(3)本身錯誤但符合漫畫意圖和選擇要求的題肢,應該入選(一般是反選)。

問答題技法十一

如何解答中考思想品德簡答題

一、簡答題的題型特點

簡答題是近年來的中考思想品德常見的題型之一,題目設計靈活,角度多變,源於教材,高於教材,活於教材。從形式上看,大多采用設置情景材料的方式,聯繫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重點和熱點問題,體現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從命題形式上看,一般要求從三個角度回答:“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所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基本理論等基礎知識的認知、理解和運用,通常要求學生運用課本知識對所提問題作簡明扼要的回答。

簡答題,顧名思義就是對問題進行簡要回答。其題型特點有:

1.回答要準確

它要求考生在答題時,體現一個“準”字。

2.答案要清晰

考生組織答案要思路清晰、邏輯嚴密,體現一個“清”字。

3.答題要全面

答題角度要面面俱到,體現一個“全”字。

4.語言要簡練

語言敘述要求簡潔明瞭,體現一個“簡”字。

二、簡答題的解題步驟

簡答題的解題步驟一般包括:

1.要認真審題,準確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確考查的知識點以及能力要求具體要求為:首先要在認真閱讀情景材料的基礎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幾層意思,然後歸納出各層意思所提示的中心意旨。其次要明確題目的設問角度,抓住設問中的中心詞並將之具體化,準確把握設問中所要求回答的是屬於“是什麼”“為什麼”還是“怎麼做”。

2.鏈接教材作比較,找依據,釐定答案要點在審題的基礎上,要從材料中“折射”出理論依據,

即課本在這個問題上所運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確定答案要點。

3.運用書本知識解決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即運用課本所講的理論依據簡明扼要地分析說明材料中所反映的系列問題,精確地組織答案。

具體要求包括:

①問什麼則答什麼,不必小題大做、畫蛇添足,更不能“韓信點兵”;

②一問一答、一問一段,格式規範,切忌列清單;

③觀點齊全、準確、簡要;

④切忌含糊其辭和口語化,注意運用專用術語;

⑤根據分值控制答題層次及答案要點的個數;

⑥注意文字簡練準確,有條理,言簡意賅,不拖泥帶水。

三、簡答題的分類解析

依據不同的標準,簡答題可分為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簡答題,又有各自不同的解題技巧。比如,依據問題提出的形式可分為直問式簡答題、分步型簡答題、辨析式簡答題、演繹式簡答題、啟示類簡答題、認識式簡答題、自問自答型簡答題等;依據題幹情景材料的設置又可分為情景探究型、時政材料型、案例啟示型、漫畫設計型、圖示圖表型等。本文著重以第二種分類的五種情況為主,結合2011年全國各地中考典型試題對簡答題的解題技巧作一分析。

「解题技巧」初中政治问答题解题方法大全,现在看还不晚!「解题技巧」初中政治问答题解题方法大全,现在看还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