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100多年前,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这种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新表现形式,给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当人们看到大银幕上的火车呜呜进站的时候,无不吓得纷纷逃离,这就是纪录片的真实。现在不论是哪个视频网站,排在目录最后的八成是纪录片,因为关注度低,纪录片成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种艺术题材。在如今商业片大行其道的时候,更是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气定神闲的看一部纪录片,它就像一对矛盾体,所展现的东西离我们很近,可自己却离我们很远。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社会的反映离不开纪录片,历史的见证离不开纪录片,甚至对自然界的科普也离不开纪录片。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都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我上网一查,国内有无数纪录片堪称佳作,在你百无聊赖的时候不妨找几部独享,在你悠然自得的那一刻,愿你会喜不自胜,思绪飞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豆瓣评分9.5以上的国产佳作!

最后的棒棒 (2015)

豆瓣评分:9.7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癸巳岁末,几个佝偻背影即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了自己的追寻——辉煌与尴尬,艰韧和无奈,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如果国宝会说话 (2018)

豆瓣评分:9.6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河西走廊 (2015)

豆瓣评分:9.6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纪录片《河西走廊》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 西部 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贯穿全篇的主题。


人间世 (2016)

豆瓣评分:9.6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人间世》是一场以医院为拍摄原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通过全景化的纪实拍摄,抓取一般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还原真实的医患生态,人性化展现医患关系、全民参与、全民讨论的电视新闻纪录片。希望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应社会变革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生死连 (2012)

豆瓣评分:9.6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1985年12月2日,中越边境防御作战期间,老山前线一场被称为现代丛林作战经典战例的“122”战斗打响。执行这次战斗任务的是某部“双大功七连”52名突击队员。25分钟的战斗,11人牺牲,百分之七十负伤。

20多年后,李玉谦开始寻访“122”战斗的亲历者。在他的摄像机镜头里,多年来默默承受战争带来的肉体和心灵创伤的参战老兵们,回忆起当年的生死约定、生死与共,追念逝者,感怀生活。参战老兵们的战友真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参战老兵们的个体命运,折射出20余年间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


武之舞 (1995)

豆瓣评分:9.6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古代侠士,多为善武重义搏命者,浮生于乱世,名噪于道衰;或立捐躯忘亲之志,或结生死与共之情,故以信义显名于天下,以勇武取重于诸侯。 遥望古时,先有《汉书》、《史记》为侠列传,后有唐诗百首颂其英姿。时至近代,国人承传侠义小说之正脉,创作出自立于世界影坛的中国武侠电影。其间固有妖孽滋生,神怪泛滥,然而后世来者竟侠电影中发扬华夏志士崇侠尚义之武风,挥写民族英豪彪炳千秋之正气,使中国武侠电影终成世界银海一道璀璨风景!


角逐超高空 (2016)

豆瓣评分:9.6

最是夜深人静时,不如独享纪录片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一支代号为“543”的神秘部队,这是毛主席一生中接见过的唯一一支整建制部队。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立下了如何的功勋,才能获此殊荣?主创人员历时近10年,查阅了几十万字历史资料,走访台湾、美国、北京、西安、内蒙等地,先后对岳振华、张建华等20余位空军地导部队战斗英雄,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原官员、台湾“黑猫中队”飞行员叶常棣和张立义等30多位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采访,拍摄积累了6000分钟珍贵影像素材,编辑形成200分钟的纪录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