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100多年前,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這種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加工與展現的新表現形式,給了那個年代的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當人們看到大銀幕上的火車嗚嗚進站的時候,無不嚇得紛紛逃離,這就是紀錄片的真實。現在不論是哪個視頻網站,排在目錄最後的八成是紀錄片,因為關注度低,紀錄片成了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種藝術題材。在如今商業片大行其道的時候,更是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氣定神閒的看一部紀錄片,它就像一對矛盾體,所展現的東西離我們很近,可自己卻離我們很遠。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社會的反映離不開紀錄片,歷史的見證離不開紀錄片,甚至對自然界的科普也離不開紀錄片。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都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我上網一查,國內有無數紀錄片堪稱佳作,在你百無聊賴的時候不妨找幾部獨享,在你悠然自得的那一刻,願你會喜不自勝,思緒飛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豆瓣評分9.5以上的國產佳作!

最後的棒棒 (2015)

豆瓣評分:9.7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改革開放之初,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一個特殊的行業——山城棒棒軍。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數十萬棒棒大軍不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年代。癸巳歲末,幾個佝僂背影即將道別正在消逝的行業,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開始了自己的追尋——輝煌與尷尬,艱韌和無奈,他們的人生無須評說,他們的故事值得銘記。


如果國寶會說話 (2018)

豆瓣評分:9.6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目光跨越八千年,攝製組足跡遍佈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五十餘處考古遺址,千餘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河西走廊 (2015)

豆瓣評分:9.6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紀錄片《河西走廊》以位於中國西部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的黃金段——河西走廊為講述對象,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現了從漢代開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連接的中國 西部 的歷史,以及它對中國歷史和文明進程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是貫穿全篇的主題。


人間世 (2016)

豆瓣評分:9.6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人間世》是一場以醫院為拍攝原點,聚焦醫患雙方面臨病痛、生死考驗時的重大選擇、通過全景化的紀實拍攝,抓取一般觀眾無法看到的真實場景,還原真實的醫患生態,人性化展現醫患關係、全民參與、全民討論的電視新聞紀錄片。希望通過觀察醫院這個社會矛盾集中體現的標本,反應社會變革期,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艱難前行,通過換位思考和善意的表達,展現一個真實的人間世態。


生死連 (2012)

豆瓣評分:9.6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1985年12月2日,中越邊境防禦作戰期間,老山前線一場被稱為現代叢林作戰經典戰例的“122”戰鬥打響。執行這次戰鬥任務的是某部“雙大功七連”52名突擊隊員。25分鐘的戰鬥,11人犧牲,百分之七十負傷。

20多年後,李玉謙開始尋訪“122”戰鬥的親歷者。在他的攝像機鏡頭裡,多年來默默承受戰爭帶來的肉體和心靈創傷的參戰老兵們,回憶起當年的生死約定、生死與共,追念逝者,感懷生活。參戰老兵們的戰友真情,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參戰老兵們的個體命運,折射出20餘年間中國社會的起伏變遷。


武之舞 (1995)

豆瓣評分:9.6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古代俠士,多為善武重義搏命者,浮生於亂世,名噪於道衰;或立捐軀忘親之志,或結生死與共之情,故以信義顯名於天下,以勇武取重於諸侯。 遙望古時,先有《漢書》、《史記》為俠列傳,後有唐詩百首頌其英姿。時至近代,國人承傳俠義小說之正脈,創作出自立於世界影壇的中國武俠電影。其間固有妖孽滋生,神怪氾濫,然而後世來者竟俠電影中發揚華夏志士崇俠尚義之武風,揮寫民族英豪彪炳千秋之正氣,使中國武俠電影終成世界銀海一道璀璨風景!


角逐超高空 (2016)

豆瓣評分:9.6

最是夜深人靜時,不如獨享紀錄片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一支代號為“543”的神秘部隊,這是毛主席一生中接見過的唯一一支整建制部隊。到底是什麼樣的部隊、立下了如何的功勳,才能獲此殊榮?主創人員歷時近10年,查閱了幾十萬字歷史資料,走訪臺灣、美國、北京、西安、內蒙等地,先後對嶽振華、張建華等20餘位空軍地導部隊戰鬥英雄,以及美國中央情報局原官員、臺灣“黑貓中隊”飛行員葉常棣和張立義等30多位重要歷史人物進行了採訪,拍攝積累了6000分鐘珍貴影像素材,編輯形成200分鐘的紀錄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