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製作影片時,內景拍攝需注意的問題

內景寬泛地講師指室內的場景,但通常把攝影棚內撘置的場景稱為內景。

撘景拍攝有諸多便利,比如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燈光師布光的餘地更大。

一旦決定撘景拍攝,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考慮怎樣撘景,怎樣佈景,具體會涉及下面這些問題:

1.場景應該是人物個性與心理動作的外延,好的美術師能夠讓觀眾通過這堂景,瞭解戲的氣氛、主人公的個性,使觀眾預感到將要發生的事情

2.追求實體效果中的逼真性

由於在拍攝過程中,要經常變換角度和景別,因此,在工藝製作上要做到儘可能逼真,以免穿幫。比如《冰山上的來客》中冰洞的場景是相當難搭的,在攝影棚裡不可能用大量真冰造一個山洞,因為高強度的照明會使冰塊迅速融化。後來美工師和置景工人用景片、塗料、裝滿膠水的塑料袋、白蠟等材料,巧妙地將一個以假亂真的冰洞呈現在觀眾面前,其精細程度,紀實是鏡頭拍到細微的局部也看不出假來。

3.內景能否拍的出色,關鍵問題還在於它能否給攝影師提供更多的拍攝角度。

這裡所說的角度是攝影師在取景框中能夠構成章法的藝術要素,美術師恰恰要在一個個狹小的空間中提供給導演處理蒙太奇句子以更多的藝術元素。

4.內景必須考慮到它與外景的銜接關係,這種連貫包括環境方向的一致性,色彩、景物、季節、氣氛意境等主體上的銜接、統一,真正達到合二為一的效果。

(內容來自陸紹陽先生的《視聽語言》(第二版),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