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1、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一直都有人說“讀書無用論”,明顯這是無稽之談。讀書怎麼可能無用,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顏如玉,自有黃金屋。

就如楊絳先生所言,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讀書利於更好的瞭解生活,而瞭解了人生以後才能讀得懂更多的書,書甜了,人生也就甜了。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2、剛開始是假裝堅強,後來就真的堅強了。

從假堅強到真的堅強其實就差幾個“假裝”,就如剛開始假裝不在意,因為擔心對方會察覺到會難受,後來就真的不在意了……不經意間,你習慣了假裝,不經意間,你已經堅強了,不經意間你習慣了孤獨,習慣了受傷害,一個人吃飯、睡覺、看電影……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3、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好記性始終不如爛筆頭,記憶有周期,但筆記不會,你保存著,隨時都可以翻來看看。你看到一個人光鮮亮麗站在舞臺上,受盡褒獎,你羨慕甚至嫉妒……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他這樣的人怎麼會成功,我看到他天天……你看得到的都是別人願意讓你看到的。記得在高三時候,班主任說,你們天天跟她一起玩,人家媽媽說了,她回家都學習到半夜。關鍵在於自己,成功的人背後的努力是可怕的。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4、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今天的成功者,過去都是一樣的——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從來都不是白吃的。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5、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好走的路都是平庸的人走的,獨木橋過去才是美景,佈滿荊棘的道路走過去或許會受傷,但走過去後就註定你已經強過許多人。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追求短暫的舒適,只會給你的未來帶來無盡的不適。狹路相逢勇者勝,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路在腳下,志在四方。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6、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現代年輕人的通病就是想得太多,凡事都還沒有做就問,失敗了呢?這個大問題擺在這,使人痛苦,使人焦慮。可是,面對這個問題,依然是想得太多,讀書太少。有時間不如讀讀書,不要浪費時間總是在想!

楊絳一句話指出現代人的通病,讀後如醍醐灌頂!

楊絳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錢鍾書夫人。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