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媽媽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不僅是一個人對情緒的管理、控制能力,也是指一個人擁有自信、樂觀的心態和麵對恐懼、挫折等一些情緒反應的程度。

自1990年情商的概念提出以來,許多領導者和教育學家視其為解決諸多社會問題的關鍵。高情商能幫助我們處理好各種關係,讓我們在很多場合都遊刃有餘,免於困境。所以高情商對一個人來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什麼樣的媽媽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那麼生活當中與那些高情商的人相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我先來說說我身邊的一個小故事:一次,我和一位同事被要求共同完成一個工作,我與他約定,我來完成前半部分,並在第二天上午10點前把完成的部分交給他。但我當天10點10分時,還在玩手機。這時,我收到了一條他的微信,上面寫著“我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工作。”看完這條微信,我才反應過來,工作還沒交接。

對於我的遲到,同事沒有用“你發遲了!”、“怎麼還不發過來?我等著呢!”之類的話,而是用他的工作狀態,委婉的指出我的錯誤,既沒有讓我感到尷尬,也很好的給我提了個醒,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的高情商讓我非常佩服。

由此可見,一個擁有較高的情商的人,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和工作當中,首先都會去尊重甚至去滿足對方的情感需要,讓身邊的人感到很舒服,同時自己也將會收穫更多。所以高情商的重要性就變得不言而喻了。

什麼樣的媽媽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很多父母也是尤為關心和重視孩子情商培養這件事。其實呀,情商絕對不是靠教出來的,它就是靠模仿和感受獲得的。因此對於那些想讓孩子擁有高情商的媽媽們來講,咱們得先自我評估下,看看自己平時在生活當中是不是一個擁有高情商的媽媽呢?或者是去想一想自己該如何在平時的家庭教育當中給孩子樹立一個高情商的榜樣呢?

我們首先來談一談:到底什麼樣的媽媽才能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

回答其實很簡單,也就是說高情商的媽媽才能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在一個家庭的家庭教育當中,父母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會相對更多,孩子最開始也是從大人身上不斷地學習和模仿生活當中的各種技能,比如:跟父母學說話呀、學習如何用筷子吃飯呀、如何自己刷牙洗臉等等,孩子的情商培養和模仿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所以擁有高情商的媽媽將會是孩子最合適的學習和模仿對象。

什麼樣的媽媽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做一個情感豐富媽媽:高情商的媽媽她的情感體驗一定是比較豐富,而且還很有層次。這樣的媽媽她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對於自己情緒的管理能力很做的很好,而且在生活當中也會自然而然流露出豐富的情緒出來,這時候孩子就會很好的去感知去學習媽媽的這種情緒管理,孩子就會在不斷感受這些情感得過程當中,潛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情商。

如果一個媽媽她的情感是很單一、很簡單的話,她在生活當中不是表現出開心就是暴躁、無聊等,孩子從這樣的媽媽這裡學到的、感受到的情緒也會是同樣的單一、粗暴,那這樣媽媽肯定是教不出高情商的孩子。

做一位自尊感非常高的媽媽:自尊感高的媽媽她能夠在生活當中她給孩子展現的是一個心理健康,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同樣也會接受別人不足之處的一個形象。讓孩子有安全感、歸屬感和成就感的一個媽媽。

什麼樣的媽媽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當然生活當中也不乏那些表現出暴躁、焦慮等情緒失控的人。媽媽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說明她的情緒管理能力可以說非常糟糕。說到底就是自尊感太低,根本不認可自己,也是不愛自己。也經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都會刺激到他敏感的神經。展現出來的就是自卑,或者進入抱怨者、受害者模式去迫害別人。你覺得這樣的媽媽會教育出高情商的孩子嗎?

成為一名感知力強的女性:感知力強的媽媽,不僅能體會到自己的情緒,還能觀察到別人的情緒。你會發現如果家裡有這樣的一位媽媽,那麼一家人每天的生活其實都是非常開心的。因為一位感知力強的女性能夠感受到她身邊親人的情緒,也能夠想象的到這些情緒背後可能會發生些事情,並隨之做出及時的調整。

那些永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說自己想說的話,但是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完全置之不理,這就是感知力缺乏的表現,他們的情商自然不會高到哪去,也很難去教育出高情商的孩子來。

什麼樣的媽媽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擁有較高的情商的優點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顯而易見,所以家長們也會很在意孩子從小的情商培養。說白了在培養孩子情商這件事情上面,實際也是對父母個人的情商有所檢驗和要求,家長在孩子面前展示出來的豐富的情感、高度的自尊感和較強的感知力都將會成為孩子學習如何去培養、提高情商最好的參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